正文

《黄帝内经》精读141一145

(2023-11-02 12:29:04) 下一个

刺疟篇第三十六(一)

1

 

【导读】

      一、详细讨论以针刺方法治疗各种疟疾,并对疟疾症状做了具体描述。其中虽着重用针,但也提示对于正气虚弱的病人,有时不宜用针,宜用药物治疗。

      二、论述了疟有六经疟、五脏疟、胃疟等十二种,并说明根据经络脏腑的体系而加以鉴别,临床上掌握了这些发病规律,便于做出恰当的治疗。

      三、指出用针刺治疗疟疾,须根据疟疾发作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特别要注意在疟疾发作之前,或发作时最先感觉到症状的部位进行针刺。

 

 

【原文】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hè]熇[hè]暍暍【1】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yì],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2】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

【原文通解】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hè]熇[hè]暍暍【1】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

【1】暍暍(yē):形容热势极盛。

足太阳经的疟疾,使人腰痛头重,寒冷从脊背而起先寒后热,热势很盛,热止汗出,这种疟疾,不易痊愈,治疗方法,刺委中穴出血。▲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yì],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3】,【2】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

【2】郄中:委中穴。

   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膝后区,腘横纹的中点,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分布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主治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操作方法为直刺1~1.5寸。

【3】惕惕然:恐惧的样子。

足少阳经的疟疾,使人身倦无力,恶寒发热都不甚厉害,怕见人,看见人就感到恐惧,发热的时间比较长,汗出亦很多,治疗方法,刺足少阳经。

【译文】

      足太阳经的疟疾,使人腰痛头重,寒冷从脊背而起先寒后热,热势很盛,热止汗出,这种疟疾,不易痊愈,治疗方法,刺委中穴出血。

      足少阳经的疟疾,使人身倦无力,恶寒发热都不甚厉害,怕见人,看见人就感到恐惧,发热的时间比较长,汗出亦很多,治疗方法,刺足少阳经。

3

【原文】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1】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2】。  

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大息【3】,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4】。

  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5】,刺足厥阴。

【原文通解】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1】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2】。

【1】洒淅:恶寒的样子。

【2】跗上:指冲阳穴。

足阳明经的疟疾,使人先觉怕冷,逐渐恶寒加剧,很久才发热,退热时便汗出,这种病人,喜欢亮光,喜欢向火取暖,见到亮光以及火气,就感到爽快,治疗方法,刺足阳明经足背上的冲阳穴。

 ●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大息【3】,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4】。

【3】大息:即太息,叹息。

【4】即取之:此下应有“足太阴”三字。

足太阴经的疟疾,使人闷闷不乐,时常要叹息,不想吃东西,多发寒热,汗出亦多,病发作时容易呕吐,吐后病势减轻,治疗方法,取足太阴经的孔穴。

  ●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

足少有病的疟疾,使人发生剧烈呕吐,多发寒热,热多寒少,常常喜欢紧闭门窗而居,这种病不易痊愈。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5】,刺足厥阴。

【5】悒(yì) 悒:不畅快的意思。

足厥有病的疟疾,使人腰痛,少腹胀满,小便不利,似乎癃病,而实非癃病,只是小便频数不爽,病人心中恐惧,气分不足,腹中郁滞不畅,治疗方法,刺足厥有病。

【译文】

足阳明经的疟疾,使人先觉怕冷,逐渐恶寒加剧,很久才发热,退热时便汗出,这种病人,喜欢亮光,喜欢向火取暖,见到亮光以及火气,就感到爽快,治疗方法,刺足阳明经足背上的冲阳穴。

  足太阴经的疟疾,使人闷闷不乐,时常要叹息,不想吃东西,多发寒热,汗出亦多,病发作时容易呕吐,吐后病势减轻,治疗方法,取足太阴经的孔穴。

  足少有病的疟疾,使人发生剧烈呕吐,多发寒热,热多寒少,常常喜欢紧闭门窗而居,这种病不易痊愈。

     足厥有病的疟疾,使人腰痛,少腹胀满,小便不利,似乎癃病,而实非癃病,只是小便频数不爽,病人心中恐惧,气分不足,腹中郁滞不畅,治疗方法,刺足厥有病。

 

刺疟篇第三十六(二)

4

【原文】

肺疟者,令人心寒【1】,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

  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2】,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3】,刺足太阴。

  肾疟者,令人洒洒然【4】,腰脊痛,宛转【5】,大便难,目眴[xuàn]眴[xuàn]然【6】,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胃疟者,令人且病【7】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8】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9】出血。

【原文通解】

 ●肺疟者,令人心寒【1】,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1】 心寒:张介宾:“肺者,心之盖也。以寒邪而乘所不胜,故肺疟者令人心寒。”

肺疟,使人心里感到发冷,冷极则发热,热时容易发惊,好象见到了可怕的事物,治疗方法,刺手太阴,手阳明两经。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

心虐,使人心中烦热得很厉害,想喝冷水,但身上反觉寒多而不太热,治疗方法,刺手少有病。

  ●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2】,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2】苍苍然:苍苍,深青色。苍苍然,形容面色。

肝疟,使人面色苍青,时欲太息,厉害的时候,形状如死,治疗方法,刺足厥有病出血。

  ●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3】,刺足太阴。

【3】鸣已汗出:张介宾:“寒已而热,则脾气行,故肠中鸣,鸣已则阳气外达,故汗出而解也。”

脾疟,使人发冷,腹中痛,待到发热时,则脾气行而肠中鸣响,肠鸣后阳气外达而汗出,治疗方法,刺足太阴经。

  ●肾疟者,令人洒洒然【4】,腰脊痛,宛转【5】,大便难,目眴[xuàn]眴[xuàn]然【6】,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4】洒洒然:形容寒冷的样子。

【5】宛转:难以转侧。    

【6】眴[xuàn]眴[xuàn]然:视物不清 的样子。

肾疟,使人洒淅寒冷,腰脊疼痛,难以转侧,大便困难,目视眩动不明,手足冷,治疗方法,刺足太阳、足少阴两经。

  ●胃疟者,令人且病【7】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8】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9】出血。

【7】且病:应为瘅病。

【8】支满:指胀满,有支撑感。

【9】横脉:指足内踝前横行的足太阴经脉。

胃疟,发病时使人易觉饥饿,但又不能进食,进食就感到腕腹胀满膨大,治疗方法,取足阳明、足太阴两经横行的络脉,刺出其血。

【译文】

肺疟,使人心里感到发冷,冷极则发热,热时容易发惊,好象见到了可怕的事物,治疗方法,刺手太阴,手阳明两经。

  心虐,使人心中烦热得很厉害,想喝冷水,但身上反觉寒多而不太热,治疗方法,刺手少有病。

  肝疟,使人面色苍青,时欲太息,厉害的时候,形状如死,治疗方法,刺足厥有病出血。

  脾疟,使人发冷,腹中痛,待到发热时,则脾气行而肠中鸣响,肠鸣后阳气外达而汗出,治疗方法,刺足太阴经。

  肾疟,使人洒淅寒冷,腰脊疼痛,难以转侧,大便困难,目视眩动不明,手足冷,治疗方法,刺足太阳、足少阴两经。

  胃疟,发病时使人易觉饥饿,但又不能进食,进食就感到腕腹胀满膨大,治疗方法,取足阳明、足太阴两经横行的络脉,刺出其血。

5

【原文】

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五胠俞【1】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2】。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

        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凡治疟,先发如食顷【3】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4】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原文通解】

●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

治疗疟疾,在刚要发热的时候,刺足背上的动脉,开其孔穴,刺出其血,可立即热退身凉;如疟疾刚要发冷的时候可刺手阳明、太阴和足阳明、太阴的俞穴。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五胠俞【1】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

【1】五胠(qū)俞:肤,腋下胁上部位。五肤俞,脊背上五脏俞穴的两旁,靠胁部的五个俞穴:魄户穴、神堂穴、魂门穴、意舍穴、志室穴。

如疟疾病人的脉搏满大而急,刺背部的俞穴,用中等针按五胠俞各取一穴,并根据病人形体的胖瘦,确定针刺出血的多少。

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2】。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

【2】井:经脉所出的孔穴,是为井。即四肢最远端的穴位。

如疟疾病人的脉搏小实而急的,炙足胫部的少有病穴,并刺足指端的井穴。如疟疾病人的脉搏满大而急,刺背部俞穴,取五#俞、背俞各一穴,并根据病人体质,刺之出血。

  ●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

如疟疾病人的脉搏缓大而虚的,就应该用药治疗,不宜用针刺。

凡治疟,先发如食顷【3】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3】如食顷:一顿饭的时间。

大凡治疗疟疾,应在病没有发作之前约一顿饭的时候,予以治疗,过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时机。

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凡疟疾病人脉沉伏不见的,急刺十指间出血血出病必愈;若先见皮肤上发出象赤小豆的红点,应都用针刺去。

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

上述十二种疟疾,其发作各有不同的时间,应观察病人的症状,从而了解病属于那一经脉。

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4】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4】盛经:血盛的经络。

如在没有发作以前约一顿饭的时候就给以针刺,刺一次病势衰减,刺二次病就显著好转,刺三次病即痊愈;如不愈,可刺舌下两脉出血;如再不愈,可取委中血盛的经络,刺出其血,并刺项部以下挟脊两旁的经穴,这样,病一定会痊愈。上面所说的舌下两脉,就是指的廉泉穴。

【译文】

      治疗疟疾,在刚要发热的时候,刺足背上的动脉,开其孔穴,刺出其血,可立即热退身凉;如疟疾刚要发冷的时候可刺手阳明、太阴和足阳明、太阴的俞穴。如疟疾病人的脉搏满大而急,刺背部的俞穴,用中等针按五胠俞各取一穴,并根据病人形体的胖瘦,确定针刺出血的多少。如疟疾病人的脉搏小实而急的,炙足胫部的少有病穴,并刺足指端的井穴。如疟疾病人的脉搏满大而急,刺背部俞穴,取五#俞、背俞各一穴,并根据病人体质,刺之出血。

  如疟疾病人的脉搏缓大而虚的,就应该用药治疗,不宜用针刺。大凡治疗疟疾,应在病没有发作之前约一顿饭的时候,予以治疗,过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时机。凡疟疾病人脉沉伏不见的,急刺十指间出血血出病必愈;若先见皮肤上发出象赤小豆的红点,应都用针刺去。上述十二种疟疾,其发作各有不同的时间,应观察病人的症状,从而了解病属于那一经脉。如在没有发作以前约一顿饭的时候就给以针刺,刺一次病势衰减,刺二次病就显著好转,刺三次病即痊愈;如不愈,可刺舌下两脉出血;如再不愈,可取委中血盛的经络,刺出其血,并刺项部以下挟脊两旁的经穴,这样,病一定会痊愈。上面所说的舌下两脉,就是指的廉泉穴。

 

    刺疟篇第三十六(三)

6

【原文】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痠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héng]痠[suān]痛甚, 按之不可,名曰胕髓【1】病,以鑱针【2】针绝骨出血,立已。身体小痛,刺至阴,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原文通解】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

 ▲凡刺疟疾,必先问明病人发作时最先感觉症状的部位,给以先刺。

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

如先发头痛头重的,就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

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

先发倾项脊背痛的,就先刺颈项和背部。先发腰脊痛的,就先刺委中出血。

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痠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

先发手臂痛的,就先刺手少阴、手阳明的十指见的孔穴。先发足胫#痛的,就先刺足阳明十趾间出血。

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

风疟,发作时是汗出怕风,可刺三阳经背部的俞穴出血。▲                

 ●?[héng]痠[suān]痛甚, 按之不可,名曰胕髓【1】病,以鑱针【2】针绝骨出血,立已。

【1】胕髓:胕,通附。胕髓,指邪深藏于骨髓。

【2】镵(chán)针:古时九针之一,头大而锐。

小腿疼剧烈而拒按的,名叫腑髓病,可用#针刺绝骨穴出血,其痛可以立止。▲

身体小痛,刺至阴,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

如身体稍感疼痛,刺至阴穴。但应注意,凡刺诸有病的井穴,皆不可出血,并应隔日刺一次。

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疟疾口不渴而间日发作的,刺足太阳经;如口渴而间日发作的,刺足少阳经;温疟而汗不出的,用“五十九刺”的方法。

【译文】

      凡刺疟疾,必先问明病人发作时最先感觉症状的部位,给以先刺。如先发头痛头重的,就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发倾项脊背痛的,就先刺颈项和背部。先发腰脊痛的,就先刺委中出血。先发手臂痛的,就先刺手少阴、手阳明的十指见的孔穴。先发足胫#痛的,就先刺足阳明十趾间出血。风疟,发作时是汗出怕风,可刺三阳经背部的俞穴出血。小腿疼剧烈而拒按的,名叫腑髓病,可用#针刺绝骨穴出血,其痛可以立止。如身体稍感疼痛,刺至阴穴。但应注意,凡刺诸有病的井穴,皆不可出血,并应隔日刺一次。疟疾口不渴而间日发作的,刺足太阳经;如口渴而间日发作的,刺足少阳经;温疟而汗不出的,用“五十九刺”的方法。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一)

1

【题解】

【1】厥:逆,不顺的意思。

本篇是讨论寒热之气在脏腑之间互相移传而发生的各种病变。它一方面说明寒热之气厥逆,可以为患多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脏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脏腑有病,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变。

      厥,逆也、气逆也。本篇论述脏腑气逆所致的寒热相移各种病症,如痈肿、狂、鬲消、水、惊、衄、柔痓、肠澼、尿血等,故名篇。正如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所云:“末有‘故得之气厥也’,则凡寒热相移,皆气逆使然,故名篇。”

      吴昆《素问吴注》:“厥,逆也。气不顺其常道,转相移并,逆而为患也。”

      张介宾《类经十五卷·疾病类四十六》:“厥者,气逆也。此总结一篇之义,皆由气逆所致。”

      张志聪《素问集注》:“邪在脏腑气分,故外内相乘,则为寒热之往来;脏腑相移,则为寒热之气厥,此在气而不在经,故篇名《气厥论》。”

       高士宗《素问直解》:“五脏六腑,主十二经脉,一气运行,环转不息。脏腑不和则气厥,气厥则寒热相移。寒热相移,此皆得之气厥,故帝问寒热相移,伯举而论之,终言得之气厥也。”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厥者,逆也。本篇讨论寒热相移,皆由气逆所致,故名。内容讨论寒热之气在脏腑之间相移传化而发生的病变,它一方面说明寒热之气厥逆,可演变为种种疾病;另一方面又说明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一脏有病,可影响其他脏腑。”

2

【导读】

一、本篇是讨论寒热之气在脏腑之间相移传化而发生的各种病变。它一方面说明寒热之气厥逆,可以为患多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脏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脏腑有病,可以相互影响,互相传变。

      二、寒证和热证既有本质的不同,又相互联系,它们既可以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表现为寒热错杂的征候;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出现寒证化热、热证化寒。所谓寒热错杂,是指同一个时间内,病人身上,既有寒证的表现,又有热证的表现。

      三、这种寒热错杂,既可表现为不同部位的寒热错杂,如上寒下热,上热下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又可表现为同一个部位的寒热错杂,如寒热错杂于中焦之心下痞证。

      四、由于寒热错杂,在治疗时,就不能单用寒药或单用热药,必须寒热并用。如某些慢性胃病的心下痞寒热错杂于中焦的征候,就必须寒热并用,这样,才能达到寒能清热,热能散寒,达到热清寒散的目的。寒热转化是疾疴性质的转化,即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寒证可以转化成热证,热证可以转化成寒证。

     五、实质上这是阴阳转化在病理方面的具体体现。热证转化为寒证即“重阳必阴”“热极生寒”之意。寒证转化成热证,即“寒极生热”“重阴必阳”之意。无论寒热错杂还是寒热转化,都给临床治疗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根据疾病性质的改变,而改变治疗方药,这样,才能做到及时治疗。否则,固执一方一药,就会延误病情。

3

【原文】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2】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3】,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4】。心移寒于肺,肺消【5】;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6】;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7】,如囊裹浆,水之病也。

【原文通解】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2】者何?

【2】相移:相互转移。

黄帝问道:五脏六腑的寒热互相转移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3】,痈肿,少气。

【3】肝:《太素》《甲乙经》皆作“脾”。

岐伯说:肾移寒于脾,则病痈肿和少气。

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4】。

【4】隔中:病名,胸中隔塞,而见饮食入而复吐出。

脾移寒于肝,则痈肿和筋挛。肝移寒于心,则病发狂和胸中隔塞。

心移寒于肺,肺消【5】;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5】肺消:病名,消渴病的一种。

心移寒于肺,则为肺消;肺消病的症状是饮水一分,小便要排二分,属无法治疗的死证。

肺移寒于肾,为涌水【6】;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7】,如囊裹浆,水之病也。

【6】涌水:病名。张介宾认为系水自下而上,如泉之涌,泛于大肠。

【7】濯濯(zhuó):水激荡声,此指肠鸣。

肺移寒于肾,则为涌水;涌水病的症状是腹部按之不甚坚硬,但因水气留居于大肠,故快走时肠中濯濯鸣响,如皮囊装水样,这是水气之病。

【译文】

       黄帝问道:五脏六腑的寒热互相转移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肾移寒于脾,则病痈肿和少气。脾移寒于肝,则痈肿和筋挛。肝移寒于心,则病发狂和胸中隔塞。心移寒于肺,则为肺消;肺消病的症状是饮水一分,小便要排二分,属无法治疗的死证。肺移寒于肾,则为涌水;涌水病的症状是腹部按之不甚坚硬,但因水气留居于大肠,故快走时肠中濯濯鸣响,如皮囊装水样,这是水气之病。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二)

4

【原文】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1】。肺移热于肾,传为柔庢【2】。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3】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麋。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4】,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以谓之食亦【5】。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頞【6】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衊【7】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原文通解】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1】。

【1】鬲消:病名,膈消病。

脾移热于肝,则病惊骇和鼻衄。肝移热于心,则引起死亡。心移热于肺,日久则为鬲消。

肺移热于肾,传为柔庢【2】。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

【2】柔庢(chì):痉病的一种,表现为筋脉拘急,项背强直,发热汗出等。

肺移热于肾,日久则为柔庢。肾移热于脾,日久渐成虚损;若再患肠澼,便宜成为无法治疗的死症。

胞【3】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麋。

【3】胞:指精室和胞宫。

胞移热于膀胱,则病小便不利和尿血。膀胱移热于小肠,使肠道隔塞,大便不通,热气上行,以至口舌糜烂。

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4】,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以谓之食亦【5】。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4】虙(fú)瘕:瘕,腹部的积块。积块沉伏在内,成为虙瘕。

【5】食亦:病名。其证消谷善饥,而身体消瘦无力。

小肠移热于大肠,则热结不散,成为伏瘕,或为痔痔。大肠移热于胃,则使人饮食增加而体瘦无力,病称为食亦。胃移热于胆,也叫做食亦。

胆移热于脑,则辛頞【6】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衊【7】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6】辛頞(è):頞,指鼻梁。辛頞鼻梁内有辛辣感觉。

【7】衄衊(miè):衊,鼻出血之意。衄衊,皆指鼻出血。

胆移热于脑,则鼻梁内感觉辛辣而成为鼻渊,鼻渊症状,是常鼻流浊涕不止,日久可至鼻中流血,两目不明。以上各种病症,皆由于寒热之气厥逆,在脏腑中互相移传而引起的。

【译文】

       脾移热于肝,则病惊骇和鼻衄。肝移热于心,则引起死亡。心移热于肺,日久则为鬲消。肺移热于肾,日久则为柔庢。肾移热于脾,日久渐成虚损;若再患肠澼,便宜成为无法治疗的死症。胞移热于膀胱,则病小便不利和尿血。膀胱移热于小肠,使肠道隔塞,大便不通,热气上行,以至口舌糜烂。小肠移热于大肠,则热结不散,成为伏瘕,或为痔痔。大肠移热于胃,则使人饮食增加而体瘦无力,病称为食亦。胃移热于胆,也叫做食亦。胆移热于脑,则鼻梁内感觉辛辣而成为鼻渊,鼻渊症状,是常鼻流浊涕不止,日久可至鼻中流血,两目不明。以上各种病症,皆由于寒热之气厥逆,在脏腑中互相移传而引起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