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篇】俘知

(2023-10-28 14:52:04) 下一个

【原文】陈于世,皆可智。智莫知,知可俘,俘知知,有智之。

 

群书【释译】陈:陈列,意为展现

智:智慧,道理

知:知识,知道

意思是说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万物,都是可以靠我们的智慧了解的。智慧并不能随便说清,但知识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同时获得知识的方法本身就是种知识,也是一种智慧。

风之光注:

陈于世,皆可智。智莫知,知可俘,俘知知,有智之。

直译:智慧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世人都可以通过理解,感悟天地万物获得智慧。但是真正的智慧,是没法说清楚的,而知识是可以说清楚,一眼就能看到的。如果一个人能够领悟知识背后的知识,那么,这是有智慧的表现。

举个例子

什么叫知识,知识是智慧的表相,什么是智慧,智慧是知识的根本。

比如,天上的月亮有圆缺的变化,这个人人都能看到,这个叫做知识,那天上的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的变化呢?为什么月亮不会变成方形呢?能够知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有智慧的象征。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个就叫做,智慧。

 

【原文】常有迂者,爱知之知,知吾之知知他知知。

 

群书【释译】迂:迂腐

知:这里知,有动词也有名词。前一个知是动词,学习的意思;后一个知是名词,知识、学问。

有个迂腐的人,很爱学习知识。不但自学,还四处求学。

 

【原文】知知不知为吾之知,不识为他之知。迂者俘也。

 

群书【释译】这人不知道这些知识对他有没有用,也不知道对他人有没有用。不管有用没用,他把学到的知识全部背了下来。

 

【原文】识人而晃之,世皆其博,迂者之智非常人可达也。争而膜也。

 

群书【释译】晃:炫耀、显摆

博:博学

膜:膜拜

遇到人就显摆自己的学问,大家都感觉这是个神人、万事通。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于是大家争相膜拜他。

 

【原文】又有迂者,效迂之迂,偿俘之。众人皆笑。

 

群书【释译】又有一个迂腐的人,模仿他说话做事,试图获得一些东西。大家感觉太好玩了。

 

【原文】欲不知迂之迂俘,智于世人之知,溃为智也,其不识而!

 

群书【释译】欲:助词,却

溃:达到、成为

可是这第二个人不知道第一个人背书是受到大家认可的,“智于世人之知,溃为智也”,意思就是他不知道,第一个人成为智者,并不是他真正有智慧,而是他把背诵来的知识总结展示给世人看,所以他成为了智者。第二个人不明白这些,所以他很笨。

 

【原文】先迂者遇后,同乐之志。何其观载。众识之神之愚,皆谓圣人也。何其笑哉!

 

群书【释译】这两个“笨蛋”碰面,谈论着人生大事、共同志向,如遇知音。大家看到笨蛋与智者一起说道,也称第二个笨蛋为圣人了!太好笑了。

 

【原文】终日道,何其道。道消,归。无所得。众能炎也。识之相哉否?

 

群书【释译】天天讲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大家天天听,其实都在讲些什么呢?他们说完了,大家也听完了,却没有任何收获。这样真的有用吗?

 

【原文】识万千,吾识一,守一得一用一,足一矣!

 

群书【释译】万千世界都知道一些,还不如精通一点。听课,听他人讲述自己的观点,没必要一股脑的效仿,因为他人的经验不一定完全适合你。听到一句,明白一句,解了一句,用了一句,对你将来有用就足够了。

风之光注:

注意,这里的一,不仅仅是精通一点,更是指,知晓根本之道。万千知识,皆从一而生,故而掌握了一,就是掌握了根本之道,就可以根据事物的本质,推演事物的长远发展。

 

【原文】日而一,月而一,终一俘无。

 

群书【释译】无:这个是助词,“终一俘无”,是最终能获得的意思。

一天学一个对自己有用的,一年就是365个,最终你会成为真正的聪明人。学经也一样,能解开一个对你有用的,就很好了。四十九章经,不可能每一篇都精通理解。只要其中有一句你理解了,运用到生活中,就是收获。

风之光注:

每天都增加对事物的根本之道的理解,感悟,并且根据根本之道预测,改变,日日月月如此,那么最终必然就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