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绿杨堤畔赋初荷

(2023-06-12 07:28:42) 下一个

初夏风光,最是宜人。

温润的风,柔和的光,灿烂的叶,希望的果,构建岀一幅生机浓郁的图画,她在向人们昭示:这里曾经有过明媚的春,一定会有成熟的秋,更会有一个祥和宁静的冬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更替,昼夜循环,雪月风花,杏荷菊梅,各臻生命之极致,共呈造化之奇妙。

昔贤悲时序之易变,感生命之须臾,故常临风长啸,击节慷慨,“喜柔条于芳春,悲落叶于劲秋”。今日若有人尚怀斯情,日夕“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盖实为迂腐不化与时代而脱节也。生命有限,宇宙无尽,吾侪当效东坡,“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物我如一,天地有情!故吾辈于谋获稻粱之余,少作非分之念,“富贵非吾愿,故乡不可期”,且放浪形骸,流连风月,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堤畔绿杨,池中芰荷,观之无禁,赏之不竭。

初夏初雨,初荷并举;若杏为春帝,菊为秋魂,梅乃冬使,则荷当为夏之精魄也。吾爱莲荷,盖自于垂髫之年诵周敦颐之《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故是,花为君子者,唯莲荷堪匹!

又是一年孟夏季,玉峰山麓见初荷。                                                                                                                                                                                                                                                            

水自吴江,玉出昆冈,山川艈秀,无处不景。晨起,伫立池畔,清风如醴,柳丝拂面,水碧鱼游,初荷片片,几丛重叠处,竟有莲蕊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如娇羞的少女,满脸羞红,紧紧依偎碧荷,如出浴仙女,肩披绿衫,微微含笑,清秀雅洁。轻柔的风,碧静的水,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沁人,妩媚多情。夏日这浪漫的温馨,使人爱得心疼,促使人们对夏天的渴望,对圆满的寻求:“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吴中得初荷,自然就想起了薛昭蕴《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词为咏史,借越女西施故事,发历史兴亡之慨,悲伤凄婉,苍凉感喟,一咏三叹,发人深省。大抵世事难以逆料,人生自多遗憾;故前贤常有苍天之问,卑微如我者,徒发初荷之请,只见荷叶翠绿,莲花清丽,含笑伫立,娇羞不答!撩人处,几点杨花,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说是杨花,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说是莲花,当作怜花;悠悠一心,此情何堪?

佛曰:“万事皆缘”,信然。有缘即相见,无缘各西东;缘浅一别百年,缘深便俩心相知;既不可勉强,更不可强求。属于你的,不请自来;不是你的,转眼成空。卿既来矣,务必怜之珍之而呵护之。这种珍惜,是隐藏于内心深处的牵挂思念,而不是张扬于外的标榜夸饰。涓涓细流而日夕喧嚣的,那是小溪;汹涌于内而平静于外的,只有大海。伊人去矣,也应“辗转反侧”“寤寐思服”;尽管流年的小船划过尘封的心海,但依然可以“我寄愁心与明月”,“一片冰心在玉壶”,要知道,牵挂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还是仲殊《南柯子》最是动人心弦:“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词写的是初秋之荷,但似乎写的就是我在这个初夏早晨的孤独与惆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博主名字看错,抱歉,赞美篇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年初去看过一次夏荷,十里荷塘,芙蓉竟放,美不胜收。花葱心有闲愁,语更动人啊!赞美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