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人们盼望会议取得突破却无视帝制下国有企业根本不存在的残酷现实

(2023-12-16 16:45:35) 下一个

人们盼望会议取得突破却无视帝制下国有企业根本不存在的残酷现实

                                                           2013年11月5日

何必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9日~12日在京召开,国资国企改革迎来新动向……(略。)

国有企业再一次成为焦点了不?

李延明发来的图文并茂。

(何必注,略。)

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文字。

(何必注,略。)

老左派电子杂志的相关说辞。

(何必注,略。)

来自俺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白祖诚老先生发来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呵呵。

随着三中全会召开日期的临近,对这个会议能够涉及到什么样的领域、会在什么样的地界儿出台改革措施,各界议论纷纷。其中,有关国有企业改革,也成为热闹非凡的话题。

对此,就如同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下同)在所有事务上都无法达成共识取得一致一样,在国有企业问题上,各方还是各说各话鸡同鸭讲。

左派和毛派主张公有制,加大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右派则主张私有制,将国有资产私有化,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甚至将国有资产分配给国民。

如此争论,由来已久,三十多年,如假包换。

在几乎所有中国事务领域,左派和右派都针锋相对,互不相让。(除了最近的转基因问题等。这个变化非常有趣。当然喽,如此话题另当别论,于此不赘。)不管是对老毛的评价上,还是对外交往上,抑或国有企业上,都是如此。

国有企业问题,是邓小平改革以来的一个老生常谈的事儿咧。国有企业改制,最初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当然是首先出现在经济学家行列里。

在杨帆的界定之中,中国的经济学家分为主流和非主流,实际上,主流就是自由派或者右派,非主流则是杨帆、左大培、张宏良(虽然后来杨帆对宏良兄恨之入骨,呼吁官方将宏良兄锒铛入狱)等左派。

杨帆自己也承认,自由派经济学家在治学方面比左派要严谨成熟得多。

自由派经济学家看来,国有企业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所有权问题。所谓国家所有,当国家抽象为一个虚无缥缈的法人之际,这种所有权虚置也就不在话下。自由派看来,如此所有权虚置,造成了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不在场,也就势必导致管理者缺位,而管理者缺位,让国有企业的效率惨不忍睹,人浮于事,机构臃肿,产品和服务质量低下并且不断跌落,腐败丛生,所谓的共和国长子,占据着人财物等各个方面的优势,享受着特殊待遇,形成了特权,却占着茅坑不拉屎,途耗资源,造成人财物资源的大量无端浪费。改变这一切的方法,就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彻底改制,将国有企业产权私有化,引入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并且打破国有企业共和国长子的形态,去掉国有企业所具有的政策得天独厚的优待,铲除国有企业对诸多资源的垄断状况,让国有企业、私有制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平等竞争,并且在竞争过程中依靠法治而不是政府的政策,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优胜劣汰,让起点公正和过程公正来实现程序正义,由此达到实体正义。

对此,左派当然你死我活咧。在左派看来,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有别于资本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本质特征,就是国有经济比例的居高不下,并且节节攀升,计划经济对市场经济的优越性,让政府可以对经济进行有条不紊的干预,避免经济的周期性起伏跌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并且,国有企业制度,可以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展现和发挥共同富裕的作用,避免贫富差距产生和扩大,实现国民财富的公平分配,向着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目标迈进。

由此可见,左派和右派在国有企业问题上,是无法达成一致的不?

国有企业话题,在朱镕基时代才开始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朱镕基进行的国有企业改制,由于牵扯到的城市人口巨大,因此影响面也非同小可。朱镕基铁腕改革,按照厉以宁的股份制路线,让大量中小国有企业消失,造成了6000万国有企业工人下岗,通过买断工龄、内退等方式,让国有企业工人一夜之间变成了失业者。

这种变化,实际上就是我党及其委府的一次背信弃义,一次法律上的违约行径。

国有企业工人,都是老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将国民经济成分改成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主要所有制形式,并且以包括各种所有制形式企业在内的单位来对城市家庭进行生老病死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全过程抚养和管理,所有的社会保障都是通过单位来提供和完成的。单位和家庭,是老毛时期国民存活的单元,以至于有人将如此形式称之为城市居民的“单位所有制”。这种所有制,是老毛时代社会保障方面的“低水平、广覆盖”路线的存在方式。国家通过提供生老病死的全过程保障,来换取单位里的劳动者的低水平收入的经年累月。也就是说,国家与劳动者形成契约,劳动者接受低收入,国家则提供生老病死的基本保障。

但朱镕基打破了这一切。劳动者低收入没有任何补偿和赔偿,国家则通过国有企业改制消除了对劳动者生老病死提供基本保障的承诺。

朱镕基的对国有企业的改制,是一个国家权力背景下的大规模违约行动。

国有企业劳动者,一夜之间从国家的债权人变成了债务人,顷刻之间一无所有。

并且,由于国有企业改制涉及人数如此之多,牵扯到的家庭如此之广泛,意义非凡,源远流长。

此次国有企业改制,不仅仅造成了6000万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更是消灭了中国的产业工人阶级。如此,产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乃至六四的主力军被彻底干掉咧。也因此,中国发生革命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这也是朱镕基国有企业改制的一个始料未及的政治结果。换句话说,朱镕基的国有企业改制,歪打正着,成为我党及其委府苟延残喘的一个护身符,

朱镕基的国有企业改制,成为当时一个巨大的社会乃至政治问题。由于大量劳动者下岗,带来了社会动荡的风险,失业率激增,社会矛盾尖锐激烈。而国有企业的低效和慵懒,造成挥之不去的亏损,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堪重负的拖累和压力。

朱镕基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以扭亏为盈为目标的。

在国有企业改制上,朱镕基与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等一样,都是采取了先易后难抓大放小的策略。改革先找突破口,找最薄弱也最容易取得突破的地方开始。朱镕基消灭了中国大量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剩下的则是为数不多的大型国有企业。

这番改制,大量消灭了国有经济。国有资产比重大幅度下降。

胡温时期,由于胡锦涛打左灯向右转的基本路线,国有经济比重节节攀升,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并且盘踞着国民经济的若干领域的垄断地位。

如此状况,并非胡锦涛的社会主义信仰,只不过是既得利益集团通过国有经济来中饱私囊的一次财富再分配。江泽民朱镕基时代,已然政令不出中南海,到了胡锦涛任上,眼睁睁看着官僚体系日益庞大,国有经济滚雪球日益扩张,无官不贪,胡锦涛无可奈何,并且通过胡海峰等子女也加入到了这个以国有经济为冠冕堂皇的名义对国民肆无忌惮的搜刮民脂民膏强取豪夺之中。

到了习李任上,对国有企业的改造,再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三中全会上,国有企业改造再一次成为对此次日的会议能够出台重大举措期待里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

国有企业的话题,太老生常谈,太沉甸甸咧。

蒋洁敏被查办,是国有企业一个最突出的例子了吧?

现如今的中国,什么红顶商人啦、政商之间的旋转门啦,五花八门,别出心裁,层出不穷。

官员与商人之间走马灯式的没有任何阻隔和障碍的角色转换,让委府官员和国有企业官员之间的角色互换成为常态。

并且,通过经年累月的投机钻营,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已经全部被官员所垄断。蒋洁敏事件里,央视乌龙球丑闻,就是在蒋洁敏东窗事发后央视微博出现对周永康调查的内容。这折射出周永康家族对中国石油行业垄断的基本状况。

而最近李小琳花枝招展身着贵重皮草服装参加妇女大会被人们谈天说地劈头盖脸冷嘲热讽,则折射出李鹏家族对中国水利电力行业的垄断,以及人们对此的耿耿于怀。

于是乎,国有企业问题,也就与腐败有着千丝万缕并且越来越密不可分的关联。

对此,老左派和毛派们认为,腐败只不过是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重要的是保存并扩大国有经济的比重。

如此论调,本末倒置颠倒黑白到了让人目瞪口呆的地步吧?这也极大地削弱了老左派和毛派的道义程度,老左派和毛派越来越为人不齿,在国有企业里的腐败问题上的如此立场,实在令人作呕。对于老左派和毛派如此说辞,俺当然不屑置辩。王八蛋呗。

耐人寻味的是,老毛时期全民所有制,后来就被只字不提咧。

这个转变,是1994年的事儿。全民所有制,被国有制取而代之。

看起来,这是个简单的变化,但却意味着一个巨大的骗局。

全民所有制,国民财富全民所有。国家所有制,财富国家所有。

现如今的中国,国家意味着委府,委府意味着官员。

于是乎,国民财富经过这么一个转变,就成为国家名义下的委府财产;而在权力没有受到任何制约的情况下,也就为官员中饱私囊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乃至文化上的通道和依据。

由此可见,又是一次国家对国民的违约。

从前面自由派以及左派对国有企业(当然,不仅仅是国有企业,在所有领域都是如此)性质的界定以及问题解决出路上可以看出来,全部都建立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

问题马上就出来了。

中国的国有企业(当然,也包括其他所有领域)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西方式理论解决的么?

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存在么?

中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体制?

帝制。

这点,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咧。

于是乎,帝制之下,可能存在国有企业以及国有资产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连天下都是皇家的,哪儿来的什么国有资产以及国有企业?

也因此,俺早就说,中国根本不存在什么国有化、国有制、国有资产、国有企业,而只存在官有化、官有制、官有资产,官有企业。

老毛革命,将私有财产以社会主义的名义充公,邓小平改革,以市场化名义将国有资产私有化,被官员中饱私囊,六十年来,就干了这么两件事。

中国的国民财富,经过老毛和老邓,从国民处转变为官员的私有财产。

如此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的问题也就非常简单咧。

国有企业的问题,根本不是西方社会主义或者资本主义语境下的现代企业,而是皇家领地。

更可怕的是,当皇帝消失并且混迹于沉沦为官僚体系之中的一员之后,国有企业也就成为官僚体系对国民经济进行洗劫以及官僚体系内部财富分配的中转站,成就了李鹏、周永康、江泽民、邓小平、胡锦涛、温家宝等等的富可敌国,以及越来越多的国民一贫如洗,中产阶级销声匿迹,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官员成为富豪的代名词,国有企业成为贪官污吏洗钱的通道。

如此,现如今人们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热切期待,就是文不对题。

所谓股份制改造,像郎顾之争时的科龙电器那样,兴起新一轮的MPO,也就是新一轮对国民财富的巧取豪夺。

由是,问题也就变得简单明了吧?帝制之下,根本不存在什么国有企业;所谓的国有企业改造,无非又是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的别出心裁。

习特勒、李疙瘩肉在国有企业问题上对朱镕基的模仿,已然没有产业工人阶级的情况下,只能是官僚体系新一轮的分肥。对于习李来说,江朱胡温洗劫之后,巧立名目后来居上,才能进入富豪排行榜。

舍此无他。

他妈的。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