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经济危机里咱宽松货币政策尾大不掉利害之有

(2023-03-10 14:20:49) 下一个

经济危机里咱宽松货币政策尾大不掉利害之有

                  2009年8月9日

何必

此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大张旗鼓地抬头……(略。)

中国就这么成了经济危机里全世界的倒霉蛋儿咧。

洋鬼子的中文媒体对经济危机还是不依不饶。

(何必注,略。)

老周发来的传统左派电子杂志的相关说辞。

(何必注,略。)

而洋鬼子中文媒体的如此内容,则也让人唏嘘不已。

中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时机不会早于发达经济体-报载

2009年 8月 7日

(何必注,略。)

嘿嘿。

虽然说,这只不过是个官方智囊机构的研究人员的说辞,但是,也代表了中国国内的流行观点。

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早于发达国家退出。

这意味着什么?中国还是要继续走依靠出口来支撑中国经济的道路。

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这种对外依存度,已经把中国死死地套牢在依赖国外市场上。

什么中国当局意识到,必须启动国内消费、拉动国内的内需等等的说辞,到现在怎么样了?事实证明,都是些个扯蛋的货色吧。

启动内需,靠什么?就靠那些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电脑下乡?以及在城市里进行的所谓以旧换新?所有这些,都是针对国民支出的千方百计。可是,这里面的前提和基础性条件,就是必须提供国民收入水平。而恰恰在这个输血和造血功能的恢复与建立上,中国当局只字不提了。

这就形成了,官方巧立名目想方设法让国民花钱消费,掏空本来就干瘪的腰包,而在提供增加收入、以及让国民没有后顾之忧的社会保障方面,却无所作为。

国家统计局一个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的数据一出,引得坊间一片哗然。人们纷纷大呼小叫工资“被增长”,群情激奋,使得原本就乱象频仍的中国更加蠢蠢欲动。国家统计局也史无前例地专门为了这个什么人均收入增长的经济数据遭到众口一词的质疑而召开新闻发布会来答疑解惑,创下了中国当局针对民间质疑赶紧公开巧舌如簧强词夺理的先例。

这反映出什么?实际上,绝大多数中国人没钱。没钱,哪你妈什么来消费?

这还不算。

经济危机咧,全世界都在谨小慎微,惟恐经济进一步恶化。

但只有中国,这时候却在口口声声“借着通货紧缩的有利条件加快资源价格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水资源价格大规模上涨,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天然气价格的大幅度上调,也指日可待;其他资源型物品价格的上涨,大势所趋。

中国方面在铁矿石谈判当中令人作呕的表现,将会使钢铁价格全面上升,而这将导致几乎所有工业品价格普遍上涨,并不是危言耸听吧。

咱们日常的呢?烟草税的增加,使得香烟价格上涨;白酒税的增加,使得白酒价格上涨,税务部门装玩儿,说酒类税收增加,企业不得将增加成本转移给消费者,而应该自己消化……普天之下有他妈这么不讲理的吗?增加了企业负担,还要规定企业必须把这种负担自我吞食,问题是,税务部门有什么资格、权力和手段来规定企业如此作为?企业又凭什么会自己承担?中国当局信誓旦旦,酒类税收只会增加高档白酒的价格,对于低端白酒不会有影响。真的吗?像俺这等每天晚上都喝半斤二锅头的主儿,早就看到,楼下的小店儿里,二锅头的价格标签还来不及更换,已经用圆珠笔抹去了过去的价格,写上了新的涨价后的数字,各种二锅头平均涨幅超过10%。比如,红星二锅头成箱价格从过去的72元到现在的86元,这个涨幅,连傻都知道吧。

其他的,超市和农贸市场里各式各样的粮食价格也在上涨,瓜果蔬菜的价格也是。

官方的统计数据当然对此置若罔闻,不会涉及。贪官污吏们面对媒体,还会继续掷地有声,中国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通货膨胀。

现如今,官方所有的话,都等同于说谎,无一例外。

无论什么事情,官方不表态还好点,只有官家一发言,民间就立马朝着反方向理解。凡是官方拥护的,民间就要反对;凡是官方反对的,民间就要拥护。

当局及其御用的那些个专家学者越是说没有通货膨胀,那就说明通货膨胀确确实实存在,这点,只要到门外去看看、或者听听人们的街谈巷议,就心知肚明了。

这是什么?抢钱哪。明火执仗,合理合法,不见面的洗劫,或者按照列宁所说,没收财产。

外部需求萎靡不振,回复到经济危机之前的出口水平遥遥无期,就打上了搜刮民脂民膏的算盘,

从这个意义上说,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为了加剧通货膨胀并借此抢劫国民寥寥无几的财富而为虎作伥的。

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早于发达国家退出,也就是告诉咱们,这种抢劫还会继续,并愈演愈烈。

对此,咱们除了洗白了脖子伸长了等着挨宰,还没有任何抵御或者反抗的方式和办法。

这就是身为狗娘养的中国人的无尚荣光了吧。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