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祸国殃民的计划生育国策会继续风光无限

(2023-03-19 01:21:58) 下一个

祸国殃民的计划生育国策会继续风光无限

                    2009年10月28日

何必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我国目前失能老人已达940万……(略。)

呵呵。

计划生育政策,再一次被这么着提到了大庭广众之下。

计划生育政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货色呢?

咱们来看看相关的内容。

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BBC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来自我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而这里所引用的王鑫海,则直接发给我他的相关论述。其中有关十宗罪等的阐述更为全面。

(何必注,略。)

而大名鼎鼎的《大国空巢》的作者易富贤,也发给我相关的研究成果。

(何必注,略。)

呵呵。

易富贤还专门用邮递的方式,给我邮寄来了他的《大国空巢》。特此感谢。

实际上,现如今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只要认真关注中国的某一个事务,结果就会发现,我党就是个王八蛋。这种结论,适用于所有领域,无一例外。

由于经年累月兴办俺这每天一篇的“一个人的日报”,迫使我不得不将关注的领域拓宽,不仅仅在经济,而且也要涉及到其他地界儿,题材也较为广泛。而长年累月的关注,则看到了其中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以及中国当局政策的抱残守缺倒行逆施。

易富贤应该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最为系统而透彻的研究者了。他为了改变中国的人口政策,废止计划生育这个祸国殃民的“基本国策”,在美国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告诉我,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耗费在了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巨大工程上。

但是,他的市场推广方式,我却不以为然。他还是走上层路线,试图将《大国空巢》以及相关光盘等等递交给全国两会的所有代表和委员,希望从那里打开突破口。而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到底是些个什么德行样,咱们也都心知肚明。指望着这帮子狗娘养的就能够改朝换代,那才是等于让既得利益者平白无故放弃自身利益,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说句题外话。昨天,收到上海王炼利大姐的邮件,说不同意我在这里骂骂咧咧(但是在很多事务、包括对中国左右派的判断上,与我有着高度的一致)。萧功秦也曾经发来邮件,针对我在这里的污言秽语说,如果我不改变,那么他只好割爱了。其实,我也知道,骂骂咧咧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或者光彩的事情。但是,不骂骂咧咧又怎么样?与骂骂咧咧有什么样的区别?为什么网络上流行“草泥马”?人们在解读“草泥马”、“马勒戈壁”等等的流行时,都看到了越来越无可奈何的现实,以及除了骂骂咧咧之外,毫无其他办法,换言之,现如今的时局,距离咱们能够报效奉献建言献策已经越来越遥不可及了。在俺经历了今年的九一八事变(委府把我最后一个博客给强制性关闭并且连个理由都不给招呼也不打)的情况下,是不是骂骂咧咧,也就那个样了。其实,面对穷凶极恶的当局,以及急转直下的情势,骂骂咧咧还算是非常文明的一种方式,或者说,现如今的局面,最恰当的形容也就是骂骂咧咧了。

易富贤就像是个堂吉诃德,只身掌握长矛挑战风车。勇气可嘉,但效果实在让人没有什么可以乐观之处。

我也看到了国内的那些人模狗样的专家学者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相关论述,比如胡星斗,比如上海复旦的陆铭,等等。

耐人寻味的是,计划生育原本就是个国策,但对其发出声音的,还是中国独领风骚的经济学家,换言之,经济学家掌握话语霸权的局面,依然如故。

经济学家用已经让人不胜其烦的经济学原理,来推断计划生育政策的投入产出。

比如,陆铭就说,在计划生育语境下,人口数量与质量是有着替代效果的,换言之,如果增加了人口数量,那么质量就会下降。

这种结论简直太让人啼笑皆非啦。

俺认识多年的零点董事长袁岳,就是他家的老小。他曾经开玩笑称,如果计划生育,也就没有他了。

那些多子女家庭,谁他娘的也没有看到,最优秀的都是老大。

经济学家能够给出如此结论,真是让人感觉咱们的专家学者都他妈什么玩意儿。

陆铭还说,面对计划生育带来的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问题,可以用城市化和移民方式解决。而城市化,当然要破除令人咬牙切齿的户籍制度。

这些个老生常谈,咱们也耳熟能详了吧。实在毫无新意。

要不然说,经济学家有着普遍性的被社会抛弃的趋势,这也是大势所趋在所难免了吧。

本月26日起,北京电视台正在播出电视专题片,说的是中国的八零后现象。这个片子,从一开始就死乞白赖让我参与。该制片人走遍了中国相关研究机构,最后发现,真正对八零后能够说出子丑寅卯的,却是俺这个中国社会最底层的混混儿,而专家学者都只不过是瞄准了科研经费骗吃骗喝的主儿。

俺早就说过,八零后是个非常独特的、人类历史上任何其他群体都无法替代的人群。其独特,就在于这是个双重政策的产物,一是改革开放,二是计划生育。

而与计划生育所造成的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整整几代独生子女的同时,却对应着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政策性产生的强制性老龄化。

与八零后面临着同样尴尬的是,在迎接老龄化呼啸而至时,中国却与全世界所有国家不同,没有经历人口自然演变的过程,完全成为政策的牺牲品;麻烦的是,中国是未富先老,经济水平根本无法支撑一个巨大到了天文数字的老龄化群体的地步。

更为麻烦的是,如果咱们跳出经济决定论的视野,不说什么未富先老,而是看,中国所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治、教育、医疗……等等,全部都没有对老龄化的到来做好任何准备。

这与中国面对八零后所面临着的局势一模一样。

再说开去。中国的政策什么时候有关充分供给过?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六四之后从1991年开始的所谓第二次改革后,政策设计和供给就成为了一个非常让人抓耳挠腮的事情,委府权力无限大责任无限小,揽权卸责,作为公共品的政策供给付之阙如,这恐怕是尽人皆知的吧;特别是到了本届委府,意识形态(姑且还认为现如今的当局还有意识形态吧)向左转社会政策向右转(也就是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打左灯向右转”)的局势愈演愈烈,以至于人们越来越普遍接受,胡温实施的就是口儿犯的“空话政治”的判断。

俺早就说过,本届委府已经抱定了击鼓传花得过且过的路数,在任何基本政策方面,注定不会有任何本质性的改善和变更。即使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祸国殃民断子绝孙的政策,本届委府也断然不会进行一丝一毫的触动,“我身后,哪怕它洪水滔天”。

都他娘的是这样的主儿,这中华民族还好得了吗?

所以嘛,计划生育政策一定会继续风光无限滴。

至于说计划生育带来的亡国灭种的威胁,在那些裸体做官的掌权者看来,与丫挺的何干?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