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春运高峰又一次来到啦

(2023-01-15 23:35:46) 下一个

春运高峰又一次来到啦

                                     2007年2月23日

何必

中国铁路节后春运第一次客流高峰预计今天全面到来……(略。)

火车上,一男一女萍水相逢,可是问题在于他们共处同一个卧铺车箱。开始当然很尴尬,但是很快,疲劳还是使他们各自睡着了,男的睡在上铺,女的睡在下铺。半夜,男的醒来,把睡在下铺的女的叫醒:“对不起,可是我在上面冻死了,能不能麻烦你给我再递一条毯子上来?”女的看着那个男的,眼光流动中,对那男的说:“我有个更好的办法,让我们假装是夫妻,怎么样?”男的一愣,但是随即答应:“好啊,太好了,我真没想到!”他明显有点兴奋得不知所措,“那么现在我们怎么做?”女的在铺上转了转身,面朝车箱壁,说:“你TM自己不会去拿呀!”

这春运高峰又一次到来啦。

每到春节,与全国人民相伴的就是这个挥之不去的春运噩梦。这个时候,除了被西方人称之为“掌管中国的500个家庭”的权贵之外,不管是男女老少灰白蓝领,都要面临着春运的折磨。像我这等过节哪儿都不去、在北京也还得遭受莫名其妙的恶心的主儿,毕竟也算是没有在春运方面添油加醋火上浇油,选择了闭门不出,也少了那份惨不忍睹的视觉刺激以及窝心的感触。

可以说,这春运集中反映出改革开放的所有成就。自从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红卫兵全国大串联所形成的火车拥挤景象起,到现在已经历时41年。红卫兵那年代我还刚刚上小学,现在已经是接近50岁的人了,我们总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伟大祖国的变化,可惟独这春运却是让人添堵了一代又一代的龌龊。

人们纳闷,委府的治理怎么就从来不针对这旅客运输?公路治理超载,成为交通部财富的来源地,可只要到了客运方面,凡是接地跑的就都是超载治理方面的盲区,不管是城市的公共交通,地下铁路,还是公路长途客运,抑或是铁路客运,超载无处不在却被当局视若无睹,任凭超载现象经年累月存在,折磨着国人的身心,借此提醒全中国的男男女女们,什么叫做物权高于人权,以及为什么《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被坊间简称作“机动车负全责”条款)在中国能够惹起那么巨大争议的公共意识水准及其所对应的中国特色。

在中国拿人不当人,这种对于生命的漠视最突出地就表现在中国对货运超载真刀真枪、但却对客运超载置若罔闻上。改革开放取得了让全世界目瞪口呆的成就,可就这春运像是一块被嚼得稀烂的口香糖贴在改革开放的成果上面死活摆脱不掉。《中国改革》杂志2006年第三期介绍,2000年,铁路每公里要承担3026万吨的运输量,是法国的7.9倍,德国的7.8倍,美国的2.7倍。我国铁路完成货运量、客运周转量、运输密度均居世界第一,但人均铁路长度只有5.5厘米。 

可就这副模样,人家铁道部却莫名其妙地从巨额亏损突然间变成了巨额赢利地界儿。媒体介绍,铁道部1999年才开始扭亏,盈利5000万元,2000年与2001年的盈利都是5亿元,利润率只有3%,而资产利润率更是仅有0.46%。2006年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刘志军的报告显示,2003年以来,铁路运输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3年为1485亿元,收取建设基金410亿元;2004年运输经济效益1794亿元,收入建设基金446亿元;2005年运输经济效益2032亿元,建设基金473亿元,这一增长速度被称为“是我国铁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怎么样?就像变戏法似的吧。这凸显出,在中国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什么荒诞不经都会层出不穷吧。

杨帆至少6年前在其“启动内需的关键在于克服垄断”一文中指出,1988年全国行政事业收费总额415亿元,1992年增加到600亿元,1996年增加到1958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0%。1996年的收费,经中央批准的562亿元,经地方政府批准的949亿元,各类基金、附加总额2172亿元(不包括社会保障基金1041亿元),其中仅附加在价格上,或者随价格征收的电力建设基金、三峡工程建设基金、铁路建设基金、邮电附加费、电话初装费、水运货运附加费等几项,即1000亿元。各项收费合计4100亿元,相当于当年财政收入的50%。(杨帆、卢周来主编《以民为本  关注民生》第139页)而这篇文章问世以来,中国的垄断有着日益增强的势头,财政收入增长率比起经济增长率要翻番,与之相对应的,却是人们收入水平所呈现出来的低迷涨幅。

人家铁道部每年制造着春运的全国性麻烦,并且依靠着这种死皮赖脸,降低着中国经济的运行效率,使得铁路运输逐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将人力和货物运输的压力转移给包括公路、水路和航空,客观上加剧了公路超载的状况,成全出铁道部帮助交通部(当然也包括民航)获取不正当收益的奇怪局面;而铁道部更是凭借着运力旷日持久的紧张而绑架公共利益对国家进行要挟索要越来越多的网开一面的种种优惠。去年6月23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介绍,(何必注,略。)

而这种局面却依然是在路网管办不分、铁道部集投融资者、项目评估者、建设者、经营者、管理者、仲裁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等先天不足的缺陷的情况下产生的。媒体曾经惊异到,铁路投资将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行业”?北大教授龚六堂、周春生预计,在未来几年里,以房地产、汽车行业为重点的投资需求受到了土地、能源等因素的制约,依靠发展房地产业和汽车产业来促进经济增长难以为继。“十一五”期间将转向以铁路建设为龙头带动其相关产业的投资建设。铁路建设将创造大量需求,包括钢材、通信钢纤、供电线缆、控制设备、信号设备、电气化变压器等,可以替代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对吸收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就在这每年一度的春运又一次形成高峰之际,外电报道,中国铁路投资成为全世界的最大亮点。洋鬼子怎么说?中国的铁路建设是全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的项目,比起仅次于之的美国历史上的铁路建设来,中国官方的信心十足,具有长期性。耐人寻味的是,外电没有忘记津津乐道,中国目前的铁路大规模建设,是全世界唯一的可以让世界上所有的铁路设施企业都能够分到一杯羹的地方。这告诉我们什么?全世界与铁路相关的企业都将从中国铁路疯狂中人者有分来者不拒利益均沾,这个巨大的黑洞将形成对全世界相关企业的支撑。而在权力制约方面形同虚设的状况里,其中的设寻租空间简直又是个古今中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腐败圣地。

北京理工大学胡星斗给我发来了他所撰写的四个建议书:“关于分拆中央电视台或者另建央视二台、国家电视台的建议书”、“关于分拆垄断企业、提高资源税标准、取消‘税后利润不上缴’规定的建议书”、“关于对监督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对竞争部门取缔专营垄断的建议书”和“关于撤消铁道部、科技部,成立海洋部的建议书”。这最后一个与铁道部相关的内容看上去颇为有趣。

关于撤消铁道部、科技部,成立海洋部等的建议书

胡星斗

(何必注,略。)

胡星斗(他也每天能够看到我的稿子。顺便在此再度询问列位,如果不想收到我这高密度的垃圾邮件,只要通知我一声,我就不再发送,并对忍受我骚扰而致歉。)也算是才华横溢的高产学者了,而且关注的领域很多,在比如中国的二元社会、户籍制度、迁都……并有胡星斗中国问题学的专项讨论。

这个建议书里,涉及到了铁道部的去留问题。实际上,有关铁道部划归交通部的呼吁并不是现在才有。只不过,开篇里铁路春运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的现象,更加毒化着原本就岌岌可危的社会风尚,也使得铁道部更加地万夫所指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还是抛弃那些宏大叙事,来看看民间对于与时俱进中国特色中的春运是如何赞不绝口。

温铁军转发王绍光找到了有关春运的词。

沁园春  买票

(何必注,略。)

现在火得发紫的郭德纲有了语录:我买50辆好车--奥拓、奥拓、奥拓……!用铁丝镖起来,开起来跟火车一样!

要是我说,还不如把这劳什子火车之间的挂钩脱开,让满世界看看,中国的火车开起来像奥拓一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