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居无竹——回乡纪之二

(2023-06-24 05:33:16) 下一个

居无竹——回乡纪之二

 

到望江楼,本打算梦回唐朝,通灵薛涛小姐,讨教点诗艺,要几页彩签。可恶的公园管理处却把一众古建筑,原味明清的亭台楼阁关闭,估计是维修。能观瞻的薛涛芳踪,区区两首五言,木板上,颜体书了,插在竹林间,倒也别致;还有一碑,某现代大师以半文半白语体所就,碑刻甚浅,模糊不清,没读完。

望江楼南门。中华园林,有门就有对联,像古希腊的门楣,总来点浮雕,不然,空荡荡,对不起这块宝地。对联曰: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巷?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雨,要平分工部草堂。这联显然有点过了。若论园林,杜甫那间秋风稍起便破的茅屋,即便雅言成草堂,无论如何也不及望江楼崇丽阁;但拔高薛涛与诗圣平分秋色,那是不知天外有天的营销手段。同样,把薛涛夸上天,说成天下第一女才子,他们可能没见识过"诗妓"(我的一篇小说名)鱼玄机。当然,才女嘛,没点貌,仅凭才华,还是有点吃亏,才貌双全,不弄出点风流韵事,对不起远播的艳名。于是把元稹拉郎配,明显传说成分大于事实,反正元稹也负了无数女子,多一个也无妨。中华大地历经沧桑,朝代更替,却没有历史。前朝数百年积攒的精华,后朝一把火,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出点文物,大家挤破头来争。文物古迹的地方主义盛行,与自己沾边不沾边,只要拉来,编些故事,修点仿古,便开始坐地收门票。

悻悻然,只好看竹。

看竹,其实是看人,按中华审美观。与其他文明泛神不一样,中华文明几乎所有精神活动都泛道德。写诗,最后通常升华归结到道德;画幅画,没有纯粹山水,乐山乐水,寄情其间。人文画,画其次,人文才是要旨。竹,秀丽雅致,疏影横斜,伴随清浅,总挂着湿漉漉的巴蜀雨滴。好端端的植物,因空心,被文人譬喻为虚怀若谷的道德模范。我老乡东坡先生也不例外,尽管他打造了一个中华古代最有趣的灵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是他老先生赋予竹的道德高地,但要信他你就天真了,他哪里舍得肉,非但不舍得,还研制出用自己名字冠名的一道名肉:东坡肉。

院内瞎转,东鳞西爪,获得些竹的印象。散生竹园,有来自中外各处的名竹600多种。幽篁万竿,葱茏蔽日。我最喜欢一种丛生竹,叫"匍匐镰序",细杆妖娆,叶密繁茂,天然美人相。转一大圈后,收获一堆竹的名称:观音竹、佛肚竹、人面竹,还有方竹、紫竹、琴丝竹等等。

薛涛爱竹,可这川西坝子,谁又不爱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