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6年8/27-8/30谈话记录:谈师谈佛 | 诸宗般若差别(一)

(2022-06-11 17:07:07) 下一个

2016年8月27日
一、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839d06a90102wzrl.html?type=-1 
【俄媒】研究表明“真正的死亡”可能并不存在

 

 

2016年8月30日
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DAwMTI4OA==&mid=2650630689&idx=1&sn=d3bfab2585ce1d0df5f02c6c8aebc290&chksm=f42f52c6c358dbd024bd9a587bca858d536a66966199d9a96d8cd7b024d7bf5c640028dd7caf&scene=1&srcid=0830VWJZO7b0FmkOkW1bRj7R&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谈师谈佛 | 诸宗般若差别(一)

内容:敬礼诸佛正法佛子诸论师

一 论旨

近代学人将佛法视为学术,于是循世间学术观点,将佛法传播视为理论发展过程。实质佛法传播虽可分前中后期,而法义则实非依期发展而成立。

  如果认为佛法实经过千数百年的思想发展而逐渐成立,则佛所证即不能为“一切种智”。但事实上绝非如是。释迦说《阿含》(?gama)时,其所证悟决不止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及四谛、十二因缘;说“如来藏藏识”(tathāgatagarbha-ālayavijñāna)时,非不知有八识聚及诸心所;说《般若》(Prajñāpāramitā)时,亦非不知有“缘起性空”的中道。

  依藏传佛教宁玛派(rNying ma pa)的“九乘次第”教授(注1),一切佛法可归纳为九次第,即九个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都有说有修,但由于层次不同,其基道果便亦不同。初传大乘时传出的文殊师利不可思议法门(不二法门),法义太深,修习为艰,于是始横说竖说、深说浅说般若及法相。后代论师依个人修习演说法义,于是即成宗派。是故不但对一切经典需从实修立场理解,即于一切宗派的论典亦必须如是理解。

  因此我们对于在汉土及藏地发展出来的宗派,亦决不可忽视,认为非佛亲说、非印度直传。各派宗师根据当时根器建立修持法门,演说见地,即成各宗理论。如汉土华严说“十玄门”、藏地宗喀巴大士(Tsong kha pa, 1357-1419)依“中观应成派”(Madhyamaka-Prāsa?gika)见地建立次第,皆为适应当时根机而立论,此立论亦自实修而来,非架空而作思想发展。

  由发展观点来看般若,常常觉得混乱。学者会因此认为诸经论说般若有大差别。《般若》中固已对“般若波罗蜜多”时有不同的说法,而《维摩》(Vimalakīrti)、《华严》(Avata?saka)、《法华》(Saddharma-pu??arīka)、《楞伽》(La?kāvatāra)、《涅槃》(Mahāparinirvā?a)诸经,所说又似与《般若》有异。从而厘定诸经成立时期及发展倾向,遂兴诤论。

  今本论试由实际修持观点出发,比较诸宗演说般若的差别(而不是诸经的差别)。不将诸差别视为纯理论的思想发展,而视之为诸宗修行次第依据。此应符合佛法传播事实,盖有说必有修,决不能认为大乘佛法但有说而无修证也。

 

二 般若涵义

般若波罗蜜多(prajñāpāramitā)即是佛智(buddha-jñāna),即是诸佛所证的诸法实相(bhūtako?i),即是不二法门(advayadharmamukha),即是佛内自证境界(pratyātma-gocara)。(注2)

由佛智,可说为二谛;由实相,可说为诸法空性;由不二,可说为无分别;由佛所证境,可说为无所得。此即般若波罗蜜多的涵义。佛家诸宗派说般若皆不离此四内涵,仅于演说时有所偏重或建立。其所偏重与建立,亦必针对实际修持,非是空谈。此所以一切宗派皆修止观。(注3)

今即依上述四义,分见、修、行、果四科,依实际修习说般若种种差别。若能因此引起佛教学者重视,由实修立场出发,重新考察诸经论之偏重,及各宗修行见地差别,而不视为纯理论的思想发展,则于此末法时期,当能纠正有说无修无证之弊。(注4)

注释

1 我们相信此由印度阿阇梨传入的教授,而非西藏所自创,是故才有“古旧”(宁玛,rnying ma)之名。

2 此可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一:“世尊,般若波罗蜜是一切种智,一切烦恼及习断故。”(大正?八,no. 223,页302a。)﹔《大智度论》卷十八:“诸法实相,即是般若波罗蜜。”(大正?二十五,no.1509,页190a。)﹔同论卷十一:“是般若波罗蜜为不可得相。若有若无;若常若无常;若空若实,是般若波罗蜜非阴界入所摄。”(大正?二十五,no. 1509,页139c。)是即为不二法门﹔又云:“非有为非无为、非法非非法、无取无舍、不生不灭、出有无四句。”(大正?二十五,no. 1509,页139c。)是即为佛内自证智境界。

3 宁玛派所传龙青巴尊者(Klong chen rab’byams pa, 1308-1363)的《实相宝藏论释》(sDe gsum snying po don ’grel gNas lugs rin poche’i mdzod ces bya ba’i ’grel pa),即说佛所证的境界为“无有”(med pa)、“平等”(phyal ba)、“圆成”(lhun grub)、“唯一”(gcig pu)。下来所引此论﹐依郭元兴译本。颂云:“心界要门心要究竟义,无有平等圆成及唯一。”此中“无有”,即诸法空性;“平等”,即无分别;“圆成”,即无所得;“唯一”即佛内自证智(论中称为“自然智”)。此论即就此四者(称为“四金刚处”),论述“当下即是之实相”(无有);“无执无着之修行”(无分别);“自然安住之瑜伽”(圆成);“任运成就之法身”(无所得)。如是建立见、修、行、果。由此可知般若实为修行而建立,非徒为理论而已。又,近人渥德尔(A.K. Warder)所著《印度佛教史》(Indian Buddhism),以“瑜伽行中观”为中观思想对唯识思想的调和与折中。若明上述般若内涵,且能就见修行果的实修观点来考察,则当知“瑜伽行”实指修习,非仅指唯识学派。笔者于《宝性论五题》中,亦已引吉祥积论师的《说见次第》说明此点。

4 郑振煌先生译,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的《西藏生死书》(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全书即贯串了理论为修持而建立的观点,所以才会将生与死的过程,视为四个中阴。此书通俗地说明了宁玛派“生与死的禅法”,此禅法由持明事业洲(Karma gling pa)于十四世纪时传播,现传的“中有闻解脱法”即为其中之一分。笔者已将事业洲的法汇搜集齐全,参本丛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