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史海钩沉,家乡抗日英雄考

(2020-11-24 09:26:21) 下一个

史海钓沉,家乡抗日英雄考。

记日寇捕杀二十三人一案死难者——江南惨案之首汪学良先生。

近日笔者在翻阅民国档案中,偶然在已经泛黄的卷宗中,发现有关1943年发生在太仓的江南大血案部分材料,特别是遇难者汪学良烈士事迹历历在目,现将汪公生平丶遇害经过整理如下,作为日本侵华战争中一个个案丶惨案,谨献给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让后来的人牢记这段历史,勿忘国耻。

娄东一隅,代有俊杰。汪学良生于太仓沙溪一书香门第,生有异相,毛发皆白,目光短视,所以有汪白头之称(俗为社日所生),因而取马氏白眉之意,取名学良,字超常。

 

汪公幼承庭训,性刚毅,明礼力行,1925年毕业于省立太仓师范,时政治腐败,汪公怀革命大志,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先后在镇江,嘉定等地学校任教员,致力党务推展,教育兴革,始终无懈。1934年任沙小校长,潜心地方教育事业,八.一三事变后,召集同志,组织抗敌援会,训练士兵,刋行《血报》。

 

据我市革命前辈唐元同志(出生沙溪东市街)在回忆录中所述,当年在沙小读书听校长汪学良在周会上讲解时事,激起了不愿做亡国奴的思想,后来终于投奔新四軍,走上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1938年汪学良被日寇逮捕,后经营救幸免于难,然在太仓不能安居,去苏州教书,二年后返回沙溪创立私立明道中学(即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前身),期间又适去沪躲过敌伪特工站追捕。

 

作为一校之长,汪学良曾带着高度眼镜,高举国旗,一人游行沙溪街,呼吁抗日,描绘了一位民国乡儒的抗日图画,何等悲壮,令后人敬仰!

 

1943年9月9日,适逢明道中学校庆,汪校长当天在胡聚丰买了一坛陈年黄酒,(胡聚丰老板回忆因为是穷书生酒钱还是欠帐的呢)傍晚与学校同仁共庆,商讨兴教大业,抒发抗日救国情怀。

 

孰知,在步行回家的路上早已有便衣密探盯上,一席校庆酒竟成永诀宴,再也不能回明道中学上课了,由于叛徒郑风石出卖,1943年9月9日深夜被日军驻常熟宪兵队长人称常熟之狼米村春喜所部秘密逮捕,总共二十三人,被押至常熟监狱,其中六人释放,汪公等革命人士十七人,于1944年3月2日被日十三軍法庭判决处死,弃尸荒野,年仅37岁。

 

汪公殉难后,国民党人士陆京士丶狄膺等先后撰文加于褒扬。委员长亲题“英风烈绩”悬匾于大堂。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论其党派如何,热心地方教育,支持抗日救国,其爱国之心可见。

 

历史已经过去大半个世纪了,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在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在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当前和平发展的主题下,聚精会神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富民强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莼鲈之思 回复 悄悄话 此篇额曾高悬客堂间正中,为蒋手书,49后卸下翻转来做汰衣裳板,材质极其坚韧,日晒夜露毫发无損不知是什么树做的,后风声日紧不敢保留劈为柴烧,连搁篇额的二只木头座子也撬了下来,以免招祸,我清楚记得木座子用铁匠打的大铁钉所钉,不是洋丁,十分粗壮因为篇是硬色树份量很重,座子如不牢要跌下来的,座子上还掛着红绿绸虽已发黑仍依稀可辨,汪学良当时属社会賢达,且在江南大血案中主要人物之一,在常熟受尽酷刑,灌辢椒水,上老虎凳,狼狗撕咬,最后活埋並用消漒水消毁,据宪兵司令部附近居民所证言整夜里面传出鬼哭狼号般的嚎叫声,死得极惨,因而勝利后政府极为重视,原凶枪快于上海江湾,苦主均赴刑场观看,监斩官台上一字排开受害者的死人枯郎头。此照我曾看见过,现不知所踪。
莼鲈之思 回复 悄悄话 沙中百年(4年前)校庆,特晒沙溪明道初中(沙中前身)创始人汪学良校长遗照,以示敬仰与缅怀!
附:杀害汪学良校长之日本鬼子米村春喜伏法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