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转发自公众号 “水解诸相” 原创文章《“马看到什么是由人决定的”(三) 》

(2023-11-11 13:14:56) 下一个

“马看到什么是由人决定的”(三)

水解诸相 2023-09-12 01:49

我们出生之后,幼年的时候看到什么是由抚养我们的人决定的,通常是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小学的时候,我们看到什么是由老师决定的。

 

一个人上初中之后就基本具备了独立自主的意识,这个时候如果想成为一匹千里马就要去寻找能够让自己看到千里以外的人。

 

正如荀子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司马迁写《史记》,模仿左丘明,左丘明让他看到了千里之外;韩愈写诗文,模仿司马迁,司马迁让他看到了千里之外。

就世间的学问而言,我比较推荐读人物传记。

 

能够被写入传记的人基本在历史的长河都曾经显赫一时,甚至彪炳千秋。他们的认知水平,他们的胆识,他们的创造力,必然非常惊人。

 

我们不一定会成为像这些名人、伟人那样的人,但是从他们身上熏陶到的气息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到我们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判断决定,因此让我们与众不同。

 

远的不说,近当代至少有三个人物的传记是必读的,一是曾国藩,二是毛泽东,三是邓小平。此三人对中国近当代的影响非常深远,在他们身上看到的东西足以让我们提升几个档次的认知。

 

当然,近当代还有很多有名的人物,统统都可以一读。

往古老去说,由入世到出世,那么又怎能不读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呢?

 

孔子让我们看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让我们看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让我们看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让我们看到......不读孔子就看不到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怎么处理。

 

老子让我们看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让我们看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让我们看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让我们看到......不读老子就看不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怎么处理。

 

释迦牟尼让我们看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让我们看到“一切法从因缘生”,让我们看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不读释迦牟尼就看不到自己的本性,看不到地球以外更广阔世界。

只要没遇到一个高人让我们看到某个领域,那么这个领域就会成为我们人生永远的盲区,那才是真正的文盲。

 

当然很多人会说,没看到的领域完全没有影响我的衣食住行,因此没有什么遗憾。当一个人这么说的时候,已经说明他不是千里马了,而是井底之蛙。

 

试举一例。

 

《黄帝内经》让我们看到人体气血的运行规律,《伤寒杂病论》让我们看到运用百草,合理配合,能够调理体内气血,让人恢复健康。

 

一个人如果没有让黄帝和张仲景带他看过一个中医的世界,那么他就会沉溺在B超CT的世界,沉溺在杀菌消毒的世界,沉溺在切割的世界,认为这就是医学的全部。一个人生活在这样的医学世界里,只会充满绝望。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是被动地由家人亲戚、老师朋友决定了我们看到什么,如果认知不高,情有可原。

 

成年之后,我们要对自己的全部行为负责,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去选择被谁决定我们看到什么。

 

当年我的中医老师曾经说过一个比喻:这个世界上的举重冠军也不可能把自己举起来,但是别人可以把他举起来。

 

是的,自力所不及之处必须依靠他力,他力才能让我们看到千里之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