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流音

心思所至,情绪缘起,感怀执念,聊以尽兴。
正文

圣诞随想

(2018-12-24 17:55:46) 下一个

 

圣诞随想

2018年12月24日

 

窗外又是熟悉的飘雪,夜又是熟悉的静。静静地看着夜色,思绪随雪花飘落,精美的六棱,晶莹剔透,宛若水晶。转瞬间被覆盖,再被覆盖,直到层叠得模糊了本来的形状。但精美依然。

 

自从伴随着第四纪的冰期及间冰期来到这个世界,人类便在基因中种下了对皑皑白雪的一往深情。即便从未见过冰雪,一旦得见,愉悦欢喜之情便油然而生。我喜欢雪,喜欢寒冬腊月的洁白,喜欢洁白中的宁静。雪花纷飞时,整个世界都会安静下来。安静中,我常常随了飘飞的雪花消融在无边的遐想中。

 

想那风雪漫天的夜色中,脚下是吱嘎的积雪,耳边回旋着“铃儿响叮当”;远处飘渺如雾里的教堂,灯火通明中传来阵阵祥和安神的歌声:

“Silent night, holy night / All is calm, all is bright…”

宁静柔和如融雪浸润的旋律把我再度带入那段童年时第一次遇到“圣诞”的情景中。

 

刚从幼儿园大班毕业,暑期里等着上小学。妈妈的单位就在家对面,有时带我上班,有时把我留在家里。我喜欢一个人在家里安安静静地看书。家里除了一大堆小人书(连环画)外,还有大书(小说)和小说类杂志。有时候,我也会钻到父母的床底,从纸箱子里翻看一些感兴趣的书,还有印象的一些书有《进化论》、《中国通史简编》、《大众哲学》、《诺桑觉寺》(注一)等。看是看不懂的,只因好奇而随意翻看着玩。最好玩的就是《进化论》,因为其中的插图和照片古怪又新奇,尤其那一排难分人和鱼的胚胎插图印象尤其深。

 

杂志里的故事好像都是苏联反特的,依稀记着《一颗铜纽扣》,还有潜艇里抓间谍的故事。版画式绘出的苏联水兵刚毅的面庞和海魂衫下健壮的身躯,那画面至今还会浮现眼前。“圣诞”这个字眼,就是在其中的一篇故事中看到的。记得看到“圣诞树”这几个字时还好一阵琢磨,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树。因为把“诞”字认成了“涎”字,总想知道与流口水有关的树是什么样。见到“圣涎节”,更奇怪怎么还会有流口水的节日。它们困惑了我很多年。

 

大学时,在O.Henry(欧·亨利)的小说The Gift of the Magi(《麦琪的礼物》)里遇到了Christmas。通过查词典,才把中文的“圣诞节”、“圣诞树”跟Christmas联系起来,总算是纠正了对“诞”字的误读和误解。说是耶稣的生日,依然一头雾水。那个时候,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比如端午节、春节的来历)还说不清楚,何况外国的宗教传统。再说,宗教依然属于迷信类,耶稣是何方神圣呢?印象里,没问过老师,好像同学之间也没有谈论。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对外日益开放,大连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富丽华大酒店开始以庆祝圣诞节的方式扩大影响。通过参加他们的活动及朋友引荐,认识了一些来自香港的高管,交往中随着他们进入《圣经》世界,这才对耶稣的来历有了认识。圣诞原来如此简单平凡:一位由圣灵感孕的平凡女人在随丈夫回乡登记途中生了耶稣,因客店太狭小,便将其用布包裹起来,放于室外的马槽里(显然,当时并非冬季)。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中国一个类似的传说,帝喾的元妃姜嫄因踩踏荒野里的巨足而感孕,诞下周朝始祖后稷,因疑不吉利,将其弃于街巷。但耶稣的平凡诞生却因东方来的三位贤人一句“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king of the Jews)的预言,便不再平凡。

 

圣诞虽不再平凡,但圣诞节来的时候,我们只是忙着买礼物,忙着用各种彩球、彩灯装点圣诞树,想的是圣诞老人(注二)。给孩子们讲圣诞故事,讲的是圣诞老人乘着鹿拉的雪橇在风雪中叮叮当当一路给孩子们送礼物。孩子们感兴趣的是红衣红帽白胡子的圣诞老人,是漂亮的圣诞树下一盒盒礼物,是一个给他们带来热闹和快乐的节日。

 

宗教式的圣诞节,还得在教堂里过。还记得第一次去教堂过圣诞节,虽然已久远,但却难以忘怀。那是一个雪花漫天的夜晚,踏着厚厚的积雪,随着友人和一群欢快地唱着“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的孩子们朝远处忽隐忽现的教堂走去。临近时,一阵清脆灵柔如轻歌剧般的女声徐徐传来:

“Silent night, holy night / All is calm, all is bright…” (注三)

 

那个晚上,夜色明亮。天与地在皑皑白雪中交相辉映,童谣与圣歌弥漫着幽静神秘而恍惚遥远的夜空。心静处,是雪花落地的悉悉簌簌。。。

 

-------------------

注一:《进化论》(达尔文)、《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大众哲学》(艾思奇)、《诺桑觉寺》(奥斯汀)。这些书后来都不曾再见。

注二:圣诞老人Santa Claus 来自 Saint Nicholas,一位秘密资助穷人的圣徒。因为第一次把钱从烟囱扔下时,刚巧落进挂在壁炉旁烘干的袜子里。于是,把袜子挂到壁炉边等待礼物落入便成了传统。资助穷人不留名也成为一种传统。

注三:今年刚好是童话般的圣歌Silent Night! Holy Night! 诞生200年,这是一首被誉为从奥地利向全世界传递和平信息的美妙歌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