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佛学

本博客所有文章,均属于原创。对于佛学的研究,尚很浅薄。欢迎讨论,一起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文

以戒为纲

(2018-04-16 19:36:37) 下一个

大家好!上次我们讲了制戒的因缘。佛陀因为须提那事件而开始制定戒律。后来,又因为所发生的各种各种的事情,而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戒律。

其中在家人可以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或者六重二十八轻戒的优婆塞优婆夷戒。五戒是根本戒。能持五戒,就不会堕入三恶道,得生人天,但是不能脱离生死轮回。有十善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受持十善得生天道。有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有十重四十八轻菩萨戒。菩萨戒是诸佛的本源,菩萨的根本,是诸佛子的根本。此外还有三聚净戒,六种戒,也是菩萨所持戒律。

法有八万四千种,戒也有八万四千种戒。知之为法,持之为戒。法无处不在,戒也是无处不在的。因缘生法,因缘生戒。六凡四圣的十法界,越往上戒律越严格,心地越清净。越往上,贪嗔痴慢疑越轻淡,越往上越无我。十法界自己选择,十条路自己走,什么因种什么果。宇宙中的众生形类个别,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业而来。

佛说十善业道经中,佛告龙王,“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 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 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 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岂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 修习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 业,各自受报。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 养。”

你若不贪不嗔不痴就不会生于三恶道。若是没有争斗心,就不会生于阿修罗界。诸恶莫做,诸善奉行,就不会失去人身。修什么得什么。前生修福慧,福慧具足,就生到富贵家,一切顺利,健康长寿,相好庄严。前生如果不修福慧,就生到贫穷家,一生坎坷,身体多病,相貌丑陋,这就是因果。

修五戒十善,清净身口意三业,不贪,不嗔,不痴,才能生于天道。但是并不是生到每一层天。高层的天,需要禅定的功夫。

声闻界要修四谛法,要找到苦的根源。正如佛陀初转法论时,给五弟子讲解四谛法,五弟子立刻证得阿罗汉果位。

生往缘觉界,要观十二因缘法。把无明的根本找到,断掉无明的根。开启自性中的智慧。观花开花落,觉生命轮回无常之理。破掉无明,法身现出,就是辟支佛。

如何生菩萨戒呢?无我利益众生即是菩萨,有我利益自身即是魔。菩萨无我,断了世俗的束缚,没有小我的快乐,心安住于利益众生之上。菩萨度众生,还有众生的分别。到了佛的境界,在佛的心里,没有众生可度,因为佛知道,佛与众生一体无别,度众生也是度自己。佛是众生,众生也是佛。佛已经离开一切相。

怎样能生佛界?佛是觉,就是觉悟。能觉悟就是佛,不能觉悟就是众生。所谓“一念觉就是一念佛,念念觉就是念念佛;一念迷就是一念众生,念念迷就是念念众生;时时觉就是时时佛,时时迷就是时时众生。”你能觉悟自己所做的是颠倒事,就是佛;你不能觉悟自己所做的是颠倒事,就是众生。所以说佛和众生的界限,就是在觉和迷之间,要做佛?要做众生?在于你自己的选择。

八万四千戒,持一戒有一戒的利益,持十戒有十戒的利益。不持戒没有利益。

佛说十善业道经中,佛说了持十善戒,每持一戒的利益。佛说,“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 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 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 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 证清净大菩提智。

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諠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 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 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 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

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 共敬养。

复次龙王。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一、无损恼心。二、无嗔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 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无碍心,观者无厌。

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 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 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路在心中,路在自己的脚下。自己的路自己选择。一分诚心,一分利益,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修行于当下开始,持戒于当下开始。没有舍,也就没有得。有付出才有收获。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做的。十法界都在众生的心中。观照自己的心念,就知道自己在什么境界了。发愿早日成佛的同学,可以将自己每持一戒的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早日成佛,功德无量。

阿弥陀佛!感恩大家!祝大家早日成佛!早日解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