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十岁被乳腺癌的经历(二)

(2018-03-23 12:14:12) 下一个

回家后开始查什么是DCIS,Google后的定义是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means the cells that line the milk ducts of the breast have become cancer , but they have not spread into surrounding breast tissue. 用医生的原话说,这是能够通过成像技术发现的最早期。癌细胞还在乳管里,没有扩散到周围血管和组织,所以预后才能100%。医生说我要感谢我的家庭医生在40岁就让我来做mammogram,再过一两年癌细胞就可能突破乳管了。她还说2015年的时候美国有了新政策,女性screening mammogram的开始年纪从40岁推到了45岁。如果我的家庭医生按照新的政策,我的癌细胞就可能invasive了,所以还是要感谢我的家庭医生。

但是医生怎么肯定我的就一定是DCIS呢?还是用医生的原话讲,mammogram成像上看到很多微小钙化点(micro-calcifications),每个人都有,大部分是良性的不是问题。但是当钙化点排成队,并且大小不一样的情况下,就基本上是DCIS了。我的患侧(左侧)是BI-RADS 5, 确定就是恶性的了。具体BI-RAD分级可以参考这里http://www.yxppt.com/html/20170629210433.html 。

钙化(calcifications)是乳管内或者小叶里增生的上皮细胞的尸体,上皮细胞由于各种原因加速增生和分裂后,由于没有足够的养分,部分细胞就会死掉,死掉的细胞在成像上就表现为钙化点。一般良性增生导致的钙化点都是很大的,没有分布规律的。而癌细胞导致的钙化点比较小,而且是大小不一的,一般呈现certain pattern,比如说呈现一条线就是DCIS。

大部分女人乳房都有钙化点,90%以上都是良性增生,只有很少部分是癌细胞的。癌细胞其实和一般细胞也没什么本质区别。一般经过是普通上皮细胞变成良性增生细胞,然后变成非典型增生细胞,然后被基因或其它未知(压力,食物,环境因素)诱发突变成分裂特别快的癌细胞。然后它们就开始大量分裂,部分死亡,再分裂,再死亡,最后导管支撑不住就invasive到导管以外,然后形成血管组织供它们继续分裂繁殖,这就是肿块了。当然肿块也有是良性的,所以biopsy很重要,能够知道病灶到底是良性还是癌症。

确定自己得了癌症后,我还想撑着。想等到biopsy结果出来后,再告诉家里人,免得他们担心。但是第二天就没撑住,哭着跟家里人说了。没想到家里人很镇静,跟我说医生说没事那就没事。他们的镇定给了我定心丸,让我没那么慌张了。但我十岁的儿子的第一反应是问我,你这病传染不。我告诉他说不传染,他就没事儿人似的打游戏去了,伤心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