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Bill Gates 北京演讲 以创新之力 应对全球挑战

(2023-06-15 04:52:45) 下一个

比尔·盖茨4年后首访中国:以创新之力,应对全球挑战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490580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 2023-06-15 澎湃新闻

时隔四年,比尔·盖茨再次来到了中国。

2023年6月14日晚,比尔·盖茨在微博更新了一条消息,他写道:我刚降落在北京,这是我2019年以来的首次访问。盖茨基金会与中国伙伴合作应对全球健康和发展挑战已经超过15年。我非常高兴能与中国的伙伴们见面。在减少儿童死亡和贫困方面,世界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全球危机却让这些进展受阻。

去年9月,盖茨在西雅图的家中通过视频接受了澎湃新闻的独家专访,分享了他人生下半场最大的“梦想”。

“我的余生将致力于那些导致不平等的事情,包括气候变化、疾病对妇女儿童健康带来的风险。这些问题挑战巨大,但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我们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他说。

在14日的微博消息中,盖茨再一次提及,“要解决气候变化、健康不公平和粮食安全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创新。从研发抗疟新药到投资气候适应性解决方案,中国在这些领域拥有大量经验。我们需要帮助全球更多人实现这样的发展。”

15日,盖茨基金会承诺未来五年向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提供5000万美元捐赠,北京市政府承诺提供同等规模的资金支持,清华大学也将继续在科研平台建设与共享、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GHDDI发展。这一承诺于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今日访问GHDDI之后宣布。在访问GHDDI期间,比尔?盖茨发表了题为《以创新之力,应对全球挑战》的演讲。

在演讲中,盖茨表示,科技创新可以帮助世界加速进步并应对当下最严峻的挑战,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集合全球智慧、经验与专长。盖茨基金会正与中国伙伴携手,为建设一个人人都有机会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生活的未来贡献力量。

比尔·盖茨发表演讲 盖茨基金会图

困难中仍保持乐观

在演讲中,盖茨首先提及了疟疾、结核病和被忽视的热带病等疾病严重影响着世界上最贫困的人口,但这些疾病往往不受医药企业重视。

“也正因如此,每当我畅想未来,想到你们如果能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去寻找解决方案,克服这些世界上最大的健康难题,想到你们由此可能创造的巨大影响,我都备感振奋。”他说。

距盖茨上次来中国已有四年之久,世界已发生巨变。与2019年相比,如今很多人对未来都更加缺乏信心。在过去四年里,全球经历了新冠疫情、传染病卷土重来、气候变化影响加剧以及部分地区的饥荒等等。应对这些挑战变得前所未有的紧迫。中国在减少贫困和改善全民健康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盖茨表示,希望看到中国在帮助全球,尤其是非洲国家应对这些挑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依然保持乐观,原因有两点:

“首先,如果我们回望过去的几十年,而不仅仅是几年,你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在全世界都把健康公平作为首要任务后,我们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展。我最喜欢举的例子是儿童死亡率的下降,因为我想不到有任何事比拯救儿童生命更加重要。”盖茨说。

1990年,全球有近十分之一的儿童活不到五岁,他们大多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且大多数死于可预防的传染性疾病。现在,仅仅过了一代人的时间,儿童死亡率就已经显著下降到二十五分之一,相当于每年有超过750万儿童的生命被拯救。

在同一时期的中国,儿童死亡人数更是下降了高达94%。简言之,历史已经表明,当我们设定远大的目标并为之全力以赴时,这些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自1990年以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大幅下降。

 

让盖茨保持乐观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科学技术在解决难题方面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潜力。mRNA疫苗技术使预防结核病和疟疾等疾病的疫苗成为可能。为了抗击这些疾病,我们需要更新、更好的预防工具。

“正如我曾经说过的,我坚信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进步将在卫生保健和教育等领域带来快速突破,使更多人能够获得拯救生命的工具和更好的发展机会。气候技术的创新——无论是更清洁的发电和储能方式,还是更环保的钢筋和水泥——将有望在确保人们获得充足且可负担的清洁能源的同时,推动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他说。

除此以外,还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将帮助我们应对当下的挑战。

世界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以气候为例,富裕国家几百年来的发展方式导致气候发生变化,但目前受到伤害最大的却是生活在低收入国家的人们,尽管他们对气候变化的“贡献”最小。这些低收入国家中还有很多在经历粮食危机,但造成这场危机的却是一场远在千里之外的欧洲的战争。

肯尼亚的小农户正在用抗旱玉米秸秆喂牛。

我们如何才能利用科学和创新的力量为进步提供加速度?

盖茨认为,答案是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日益复杂的挑战,为了未来人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我们必须汇聚全球范围内的专长。这意味着,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者都需要创新,都需要发挥人类的聪明才智。

政府、学术、商业和慈善组织等社会各界都必须参与其中,这些挑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这些部门各有所长。科学家们会有新的发现,而企业往往能将这些发现转化为实际可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政府可以确保这些解决方案惠及每一个人;慈善机构则可以在市场机制失灵时推动创新,将不同类型的机构汇聚到一起,共同造福大众。当这些不同的部门通力合作时,我们就能取得1+1>2的效果。

盖茨表示,中国的创新者在这些全球合作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在健康、农业、营养和减贫等方面拥有宝贵的成功经验可以分享。中国也聚集了大量人才。

中国助力全球根除疟疾

盖茨还谈了在他看来世界有望取得进步的两大领域:卫生和农业。

盖茨基金会的一项重要使命是在全球范围内消除疟疾。目前世界上每分钟都有一个儿童死于疟疾,但即便是如此骇人的数字也不足以说明疟疾的严重性,因为每年还有约2.5亿人因疟疾而身患重病。

目前绝大多数疟疾病例都发生在非洲,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情况并非如此。当时,中国每年至少有3000万疟疾病例,并有30多万人因此死亡。但是,得益于中国科学家取得的重大科研突破,中国的疟疾病例和死亡人数开始稳步下降。2017年,中国首次实现了零本土疟疾感染病例,并最终在2021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中国在2021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中国科学家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正在基于这一成功经验开发新一代的解决方案,助力全球根除疟疾。”盖茨说。

GHDDI正在开展的突破性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尤其令人关注的是GHDDI与疟疾药品事业会(Medicines for Malaria Venture)和疟疾药物加速器(Malaria Drug Accelerator)两家国际组织合作开发的一款临床前候选疟疾药物。虽然仍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但这一候选药物已经显示出不同寻常的前景。

此外,GHDDI与国际上的结核病研发组织也建立了重要合作,并开始产生令人激动的成果。GHDDI发现了一系列能与现有结核病药物产生协同作用的新型化合物,这意味着结核病的治疗疗程有可能大幅缩短,从标准的四到六个月缩短为仅需一到两个月。如果这些药物通过临床测试,将显著减少疾病传播,并降低疾病负担。

中国北京,GHHDI的科学家正在工作中

中非水稻科学家开展合作

“而真正让我兴奋的,是世界各地正在开展的全球健康前沿研发工作所能产生的聚合效应。创新者们越关注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有越多的人能有机会健康成长。”盖茨说道。

GHDDI专注于抗击疾病,而中国还有很多杰出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攻克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其他关键问题,比如帮助农民适应气候变化,并让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吃饱饭。

袁隆平的成就一直深深吸引着盖茨,他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农业和经济,还帮助养活了众多的人口。受他的工作启发,全球最重要的农业研究平台——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在水稻研究上投入了更多资金。袁隆平还培训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水稻科学家,让他们把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数十亿人因此得以生存和发展,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创新能与之媲美。”盖茨评价道。

如今,世界需要新一代的水稻品种。盖茨基金会一直在支持中国科学家培育能够经受恶劣天气考验(比如2014年菲律宾的台风)而茁壮生长的杂交水稻。巴基斯坦最近也开始种植新品种,产量提高了三分之一以上。

但由于各种原因,新水稻品种在非洲国家没能实现同样的普及。因此,基金会支持了中国和西非水稻科学家开展合作,不仅培育适应当地条件的新品种,还与当地伙伴合作,确保农民能够获得这些新品种,从而适应日益恶化的气候条件。目前在一些西非国家开展的试点项目表明,当地的粮食可以实现高达50%的增产。

中国专家和当地农民在尼日利亚阿布贾的项目示范种植点

盖茨认为,这个例子再次突显了伙伴关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中国团队和他们在水稻育种方面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这个项目不会成功。而如果没有非洲团队以及他们对当地农民和粮食体系的了解,这同样也行不通。这样的合作模式值得在世界各地推广。

“我希望你们听到这里时能够变得更加乐观,也希望大家都能积极思考自己能从哪些事情入手、与谁合作,从而催生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世界面临的最迫切的挑战。我期待看到GHDDI、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创新者在未来为推动全球进步做出贡献。”盖茨说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