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爱

与同仁分享人生感受,让桑榆之年充满阳光。
正文

姐姐的大半生

(2018-01-31 14:45:47) 下一个

                                姐姐的大半生

                                         (一)舍己救父

我家住在西北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叫东沟村,那里曾经是日本军、国民党、八路军三方争夺的“拉锯点”,村民日日在枪林弹雨中,饱受恐惧,逃亡,枪杀的战乱之苦。
1946年冬,八路军占领了山村,进行土地革命。当时为了激起山民的斗志,发动群众斗地主,分地、分房。根据拥有土地的多少,被划成地主成分的大大小小地主,有的被从山上扔下,乱石砸死;有的被吊挂在河西岸高大的白杨树上,一边用长绳将人往上拉,一边问:“看见老蒋(蒋介石)了吗?”若回答:“没有。”继续往高处拉,直到被吊挂的人,忍不住疼痛说:“看到了。”拉绳的人就松手。被吊挂的人从几丈高的白杨树上摔下来,没有一个能活下来的。我家也被划为地主成分,“扫地出门”,就是什么东西都不准带,家门被贴上封条。并将父亲揪到打麦场,准备斗争。
那时,有位八路军连长,看上了我姐姐。她有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双眼皮,算是山村的美女。可是姐姐还不满十七岁,她很害怕,因为当时称八路军为“共匪,”且谣传:“他们共产、共妻!” 家人迟迟不想答应。眼看父亲将被吊挂在白杨树上摔死,姐姐为了救父亲,含着眼泪答应了这门亲事。由于这连长的关系,才把刚刚吊离地面的父亲放下了。是姐姐在危难中舍己救了父亲,母亲紧紧抱住我姐姐痛哭。
订婚不久,未来得及完婚。国民党军围剿山区,八路军暂时撤退,山村被国军占领,还没有站住脚跟,就又被八路军击败。父母带着我们姐弟五个随着败军逃下山,投奔住在县城里的舅父家。一年后,县城被解放,那位连长已经升任团长。他寄来了身挎盒子枪,骑着高头大白马的英武照片,并告知要向上级申请结婚。因为姐姐出身地主家庭,政审没有批准,故此解除了婚约,那年姐姐刚满十八岁。

                                            (二)舍己救家

我们一家七口寄住在舅父家的三间破房子里,衣食毫无着落。
县城里有一家富户,育有一男四女,儿子在外地工作,老太太和四个女儿靠祖业几十亩地过活,生活富足。但是,这家人以“母老虎”出名。由于儿子不满意包办婚姻,常年在外不归。这母女五个,个个狠毒,百般打骂、折磨儿媳致死。老婆婆想给儿子再娶一妻,便托人到我家提亲,以一石粮食为聘礼。父母听说这家儿子知书达理,还算忠厚,但婆婆和四个女儿性恶,曾虐待死了儿媳。因此犹豫不决。姐姐亲眼看见小弟弟病重,因无钱医治而可怜地死去,又见父母整日为生计发愁,唉声叹气,低声下气向亲友求借。为一家人存活,她又一次狠下心,答应了这门亲事,去跳这火坑。于是,为家换来一石粮食。父亲用这石粮食,买了一头小毛驴,一盘旧石磨,开了个小磨房。为居民、学校的寄宿生磨面,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姐姐从此掉进了深渊。成婚之日,老婆婆的儿子被迫回家,晚上他告诉姐姐,他在外面已经成了家,因为害怕母亲生气、妹妹们责怪,才不得不有此应付。第二天,他便离开了家。
姐姐似乎是个被买来的使唤丫头。尽管她小心翼翼地伺候婆婆、小姑们,做饭、洗衣、端洗脸水、洗脚水,拼命干活,她们还不如意,总是恶言恶语拿姐出气,甚至打骂。那时,县城虽然已经解放,但是“婚姻法”还没有制定,姐姐只能默默忍受。熬到1950年,中国人民政府颁布了“婚姻法”,废除了买卖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姐姐遂办理了离婚手续,逃出牢笼,获得了新生,那年她二十一岁。
回家后帮助父母磨面,供妹妹们上学。

                                          (三)山村教师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需要各色各样的人才,特别是教师极缺。1951年暑假,县教育局招聘小学教师。姐姐小时候在山区读了四年小学。于是,她鼓起勇气要去参加考试。
那时,我正上小学五年级,她首先用我的课本复习了一至五年级的语文、算术。她感觉算术比较难,我就帮助她复习,教她学习没有学过的多位数乘除法,以及四则运算等等。就这样,她不分昼夜刻苦学习,竟然通过考试,被录用了,成为一名山村小学教师,她感到无比荣耀。全家也喜出望外。当时教师的工资是每月60斤小米,这对于她,对于我们家,已经是个不小的收入,能缓解家中的困境了。那年她22岁。
那年月,交通不便,从我们家到深山区,有七十多里路,每年寒暑假来回,全靠步行。山区的羊肠小道,更是步步维艰。特别在数九寒冬,她也必须蹚着刺骨的冰水过几道河,沿着深水潭边,仅有一脚宽的冰路,小心翼翼地走,却从不误教学。至今她说:“想起那时还有点儿后怕!”
山村学生少,一堂课要教一、二、三个年级的学生,有时还需要到另一个山村去代课。吃饭是自己上山砍柴,煮小米粥。尽管教学生活艰苦,但她感到很充实。忙碌一天,还要自学,备课到深夜,加上寒暑假她积极参加教师培训班,所以教学业务进步很快。因此,教学成绩突出,学区经常组织观摩她的课,也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她在山区教学九年,直至1960年方被调到县城周边的公社任教,那年她已经31岁了,还孑然一身。

                                      (四)沉重的选择

姐姐长期在人烟稀少的山村教学,一直未婚。1960年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转业军人,是另一个公社的教师。几次接触,她知道此人为了给前妻治病,倾其所有,还欠了许多债。前妻病故给他留下一双四五岁的儿女。姐姐被此人重情重义所感动,也见此人甚忠厚,便动了恻隐之心。她本是从苦中过来的人,虽然明知未来有艰辛,也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这位负债累累人的求婚,做出了沉重的抉择。
婚后,姐姐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和两个四五岁的孩子,默默地挑起家庭主妇的重担。她在教学之余,学纺线,织布,为孩子缝衣、做被至深夜,供孩子上学。
63年后,她先后生育两女一男。正逢国家天灾人祸,低标准,瓜菜代的灾荒年月。养育这五个孩子,何其艰辛。沉重的家务,加上自己节衣缩食,她全身浮肿,患上了严重的浮肿病,学校为此补给她的营养品——黑糖炒麦麸,但她舍不得吃,全孝敬了患浮肿病的老父亲。上有老,下有小,她曾几次病倒。但是,为了年迈的父母,为了孩子,她一次次硬挺过来了。生命何其顽强!我想这一切都来自爱的力量!

                                          (五)育儿理念 晚年之乐

姐姐为人随和又肯吃苦,是位贤妻良母。她尽己之力,安排好生活,让孩子吃饱、穿暖,能上学读书,对孩子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求孩子间相互关爱。孩子间的纷争,她很少过问。她说:“孩子的对错,在一念之间,他们自会化解,大人干预,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你看许多孩子做错了事,都怕告诉家长和老师,说明他们知道错了,不需要再过多的指责,说多了,反而引出他们的逆反情绪。” “孩子长大后,就更不能管的太多,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儿女自有儿女福,少管事,也落得自己清闲。”
她这五个孩子,大女儿、大儿子初中毕业,恰逢“上山下乡”,回城后,分别进工厂当了工人。两个小女儿和小儿子高中毕业,一个在银行,一个做安利经商,小儿子在县民政局工作。他们虽然同父异母,兄弟姐妹却亲密无间,相互帮助,先后成家立业,生子。他们同住在一个城市,都对姐姐恭敬孝顺。逢年过节,寿辰,她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外孙、孙子、孙女、重孙,十七口欢聚一起,这个大家庭何等的融融、喜乐呀!太让人羡慕了!
姐姐今年89岁了,她心胸开阔,身体健康,满面红光。她每天早晨、晚上坚持出外散步约8公里。她总是满面笑容,邻里人都夸她是个大善人。因为谁家婆媳或母子间有解不开的疙瘩,她总是耐心劝导,使他们和睦。她常说:“老人对孩子就应该尽其所能,有钱给钱,有力出力。你生他就得养,养大还要尽力帮,不能要求回报。做儿女的也应该感恩、知足,孝顺父母。不要与人攀比,向父母无限量地索取,永不知足,要靠自己的能力安排生活,尊老爱幼。”
姐姐她深懂人情世故,总是乐呵呵,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她常说的一句话:“知足常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