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爱

与同仁分享人生感受,让桑榆之年充满阳光。
正文

天启录 序言 ; (一)河洛写天意

(2017-03-29 15:11:25) 下一个

  

    天启录
                           
     天启者谓何?
      战国晚期稷下著名学者邹衍,善“谈天”,“尽谈天事”,“迂大而宏辩”,被誉为“谈天衍”。他还善“谈地”,有“大九州说”,甚是惊世骇俗,其言:“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九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学者考证为“八”之误),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稗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九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其谈何其神妙,居然符合世界地理大势的景况。其生活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那闭塞、科盲的年代,能大谈“天道”、“地道”,且尽揭示出其隐秘。其时,处一国尚多不知,况于海外?更何况于渺茫、杳眇之世界?只怕连“世界”这一笼统概念皆未闻,何至于荒诞狂想其概貌,乃至亲身尽瞰一般!岂非咄咄怪事,神奇之至?百思难解,唯归之于冥冥中万能神明的开启、昭示,盖言曰“天启”。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邶风。北门》)“天”者,是谓大德、大能无限之神灵,是掌管“天道”、“地道”、“人道”,全宇宙的主宰!“明明上天,照临下土。”(《诗。小雅。小明》),“自天祐之,吉无不利。”(《易。大有》)“天祚明德,有所厎止。”(《左传》)自古迄今,中华民族一直崇信、敬畏上天,虽经沧海桑田,时代变迁,感格之心、虔诚之意不减,故除岁新年大祭,四时八节纪念,遇喜庆感谢天,遭患难诉诸天,有愿望祷告天,诚信天高听卑,“天佑下民。”(《书。泰誓》)在人们观念中,始终认为天能降灾戾祸福,“泽沾地境,化充天宇。”(《宋书。乐志二》)能赐天禄、天福、天命、天运,“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禽娄上》)以故,“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国语。周语上》)“是以古先哲王畏上天之明命,循阴阳之逆顺,矜衿业业,惟恐有违。”(《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然则,这位大德大能、万事万物的天地真宰、宇宙真灵,究竟为何神明?在华夏这方圣土,自春秋战国以下,儒道盛行,儒家称天帝,《书。洪范》云:“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诗。大雅。生民》亦云:“以赫厥灵,天帝不宁。”;道家奉为天尊,最高贵的天神为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通称“玉帝”或“玉皇大帝”,他总管三界(上、中、下)和十方(四方、四维和上、下)、死生(胎生、卵生、湿盛、花生)、六道(田、任、魔、地狱、畜牲和饿鬼)的一切祸福。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入主中国,遂也崇信佛主,亦称天主。这“天帝”、“玉帝”、“天主”,究竟孰为崇高真神?或者宇宙中另有崇高的唯一真神?因为崇拜、敬畏,忌惮谈论,不敢寻究,至使上千年来于慌恐、沉迷中盲目敬拜。以故,尽管虔诚之至,焚香顶礼,祭祀隆重,四时必行,年年照常,而苦难无尽,灾祸频仍,得不令人疑虑,所拜祷并非真正主宰宇宙大德大能的真灵!
  勿庸置疑,冥冥之中必有一主管整个宇宙万象有序的升沉运转、天地万物正常的生存发展的真宰!这宇宙真宰必是创造天地、创造人类、创造万物的真主,他有大德大能,是无限智慧、神明之灵;他大慈大悲,是崇高仁德、博爱之神。这真宰为谁?参天地觅万宗,终于千古神奇的圣书《圣经》中获得了明确的答案,这宇宙唯一的真宰真灵,就是上帝耶和华!《圣经》中既详细记载了祂于“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之际,创造了天地,创造了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及天地万物崇高无尚的功业,也明确记载了祂差遣圣子救赎世人、身钉十字架的大慈大悲的圣德;祂自有永有,无比睿智、公允、正直、严明,无数的神迹确凿说明上帝耶和华就是宇宙唯一的真宰,祂就是人类真正的天父!
 天父何等的大德大能啊!“耶和华以智慧立地,以聪明定天。”(《箴言》39),“因为祂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诸天借耶和华的命而造,万象借祂口中的气而成。”(《诗篇》349.6);她的旨意行在天上,也行在地上,“耶和华从天上观看,祂看见一切世人。”(《诗篇》3413),“耶和华的眼目看顾义人,祂的耳朵听他们的呼求。”“义人的呼求,耶和华听见了,便救他们脱离一切患难。”(《诗篇》3515.17)。可悲啊,中华民族迷思已,远离了天父,故而患难重重。
  或曰:汝安知中华民族也为上帝耶和华所造人的后裔,应为耶和华的子民?从华夏民族古老的传说和遗风中寻觅到诸多朕兆,足以证明华夏族的祖先是亚当夏娃的后裔游离东徙的一支。姑举几例以明之。“盘古开天地”之说,何与《圣经》中描述上帝耶和华创造天地的情形大同小异?在蛮荒时代何得有如此神奇离异开天地之遐想!无非是其时的原始祖先闻先人传颂上帝创造天地的故事,好奇而相互传扬罢了。盘古或为“耶稣”的音转,耶稣与耶和华实乃一体也。“女娲造人”之说,实乃称颂人类的母亲夏娃造人。把上帝造人讹误为夏娃造人,且于流传中将夏娃音转为女娲。汉字中指事字“船”更有意思,“一舟八口”,难道不是指“诺亚方舟存活了八口人”,以志纪念诺亚方舟之事。古时有祀风尚,《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台,祭天也。”谓把玉帛、牺牲置于积柴之上,焚之升烟以祭天。这不就是《圣经》中所言的“燔祭”吗?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在在都显示了生活在赤县神州的原始人实乃东徙的上帝耶和华的子民。其后,繁衍为华夏民族,尔后又与其他东来各族融合,而为泱泱之中华民族。
 可叹中华民族远离了天父,后裔更迷失乃至背逆了天父。然而,天父并不因远离,陌生而悖逆,遗弃中华民族,而是数千年来始终眷顾着中华民族,“主上帝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启示录》--4)。 “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鉴察人的心腹》”(《箴言》2027),“祂喜爱仁义公平,遍地满了耶和华的慈爱。”(《诗篇》345)。自古迄今,上帝耶和华在中华大地,彰显了多少神迹,布施了多少慈爱!这里摭拾些须片段,编辑为十篇汇集成册,名曰《天启录》,奉献虔诚求信、敬拜真主者,以进一步认识真主的大德大能、大慈大悲。
  回归天父膝下,信靠天父的人,有福了。确如耶稣基督“山上宝训”教导的:“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上帝。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为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国的赏赐是大的。”(《马太福音》53--11
 
                                   
     《易。系辞上传》:“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乃言“河图”和“洛书”是天神的画图,天神的言语,是天神的启示,圣人从中颖悟、理解了天意,遵照天意治理天下。这也正如《圣经》记载:“上帝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中华民族号为“龙的传人”,因为始祖伏羲就是真龙。据记载,始祖伏羲乃“龙身人首”,威仪非凡,长发披肩,头扎银角,身披鹿皮,体高臂长,青面隆准;高颧深目,炯炯深邃,好一副威武的青龙形象,实乃青龙转世。
  伏羲氏为华夏人文始祖,是太古三皇(天皇、人皇、地皇)中的天皇。亦称宓羲、庖牺或羲皇等。中华民族尊称他为“龙祖”。
 相传,伏羲氏的母亲华胥氏游雷泽,见巨人足迹而奇之,遂履而行,因孕,怀胎十二载方诞。生成纪,胎甚巨,蛇身人首,金光护体;其时,惊雷阵阵,大雨滂沱。其日为阴历三月十八,俗谓“龙抬头”,故中原人有于次日祭祖风俗。
  起初,伏羲与女娲兄妹流落昆仑山,天荒地老,渺无人烟,孤苦伶仃,二人相依为命。为了繁衍子嗣,二人商议结为夫妻,祈天恩许,特拢两堆篝火,同跪地祝祷,曰:“上天如若不让人类绝迹,若要我兄妹结为夫妻,就让两堆火的烟聚拢纠合为一股;若不允结为夫妻,就让两堆火的烟远远分离!”刚祝毕,两股浓烟团团绞结为一股升腾。于是,兄妹结合,生有四子,长曰青干,次曰朱四单,三曰白大楠,四曰墨干。
 后伏羲氏带领族人东徙到渭水流域,沿途把四处游离、散乱求生孑遗的人们聚集为一个大部落,让四子分头带领人们向四方渔猎觅食。伏羲既为部落首领,诸事繁杂,年岁又高,他还忙中抽闲、拨冗腾身教众人春采野菜,夏出渔猎,秋摘果实,冬修梭标;他还用蓍草为人们占卜吉凶祸福,命运否泰。人们尊称他为“羲皇”或“皇羲”。皇,大也。
  在那远古蛮荒年代,不仅饥馑遍地,且灾祸不断。天有狂风骤雨雷电,地有山洪野火炎寒;狩猎每为野兽伤害,捕鱼常因急流陷溺;疾病疫疠时或发生,暴病身亡常接踵而至。羲皇与部众同历患难,共担忧伤,他日日忧心如焚,常年累月“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易。系辞上》),寻求解决苦难的办法、改变现状的途径。羲皇为考察山川地理形势,地貌物产,他沿渭水之滨东行,斩荆劈棘,餐风露宿;攀高冈,涉深涧,颠连顿踣,历尽劳苦艰险。他虽耄耋年迈,却怀着炽热的胞与之情、强烈的兼覆之志,刚强地迤逦前行。衣衫褴褛,手足胼胝,全然不顾;九死一生,在所不惜。他厚德载物,义高薄云,感天动地。天听四达,天鉴昭远;天祚明德,以赫厥灵。《圣经》明言:“耶和华的眼目看顾义人,他的耳朵听他们的呼求。”于是,天降异象,赐祯祥,以彰显“丕天之大律”(《汉书。郊祀志下》)。当羲皇行到渭水与黄河交汇处,他登上高阜俯瞰两水相激、澎湃回荡、波涛汹涌的景象,蓦见一神兽从惊涛骇浪中跃出,龙背马身,生有双翼,体高丈许,身披龙鳞,人惊呼“龙马”,天现祥瑞。“龙马”背负神奇的赤色图点,凌波踏浪,由黄河入图河(今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送庄境内),昂首伫立于羲皇面前。羲皇审视那些图点构成神秘的图案,知是天神的画图,寓天意,是天神的言语。于是,他急忙把那图案仔仔细细描画下来,方毕,那“龙马”长鸣一声,腾空而去,倏忽不见。羲皇立即跪地对天长祷。
 “龙马负图”之“图”,即世所称“太极图”,亦称“先天八卦”,盖谓上天所赐也。世简称“八卦”。汉代大儒孔安国《尚书。洪范》云:“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挂,谓之河图,及典谟皆为历代传宝之。”当时,羲皇得“太极图”,无限感戴天赐神物的洪恩,“以天行托于地行”,敬虔上天的同时,恭谨探索上天启示的奥秘,谆谆体察上天深厚的旨意,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焚膏以继晷,孜孜不倦,苦苦以求。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当他以长线(—阳爻)、短线(--阴爻)取代那些图点画成八卦时,心地豁然开朗,原来八卦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乃分别是指示天(乾挂)、地(坤挂)、水(坎挂)、火(离挂)、山(艮挂)、泽(兑挂)、风(巽挂)、雷(震挂)八种事物,在天为象,在地为形,从而演化出自然、社会万事万物之理。感而通天下之故,羲皇从八挂神秘图像领悟到结绳织网的诀窍,遂广泛教民结绳织网,以佃以渔,从此,狩猎可避免为兽伤害,捕鱼可减少溺水危险;而且渔猎收获丰盛,可以温饱。这项重大的技术创新让人获益非浅,人民对他感激、称颂无尽,都尊称他“皇羲”或“羲皇”。他神智既开,遂从八卦符号颖悟到以“符号记事”,比“结绳记事”简明而易记,于是废除“结绳记事”,推广“符号记事”,民以为大便,皆视其为“智圣”。此乃象形文字之起源,以故,历来尊称羲皇为中华民族文明之始祖。羲皇还从八卦演化、阴阳变幻,“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上》),既预测天气风雨阴晴,亦预测人事吉凶祸福,人们视其为神人。他开预测学之先河,为道家五行说之鼻祖。羲皇还从八卦指事的八种物质相生相克推演中,深知“火”的功能,便把它用到炙烤熟食,避免了因“茹毛饮血”引起的疾病疫疠、暴病身亡的屡屡悲剧发生,从此开始了庖厨养生之事。群众对他感恩戴德,敬称他为“庖牺皇”。
 后世,周文王姬昌被暴君殷纣王拘囚于牖里(在今河南汤阴北),潜心研究八卦,得灵光照耀,推演为六十挂,并撰系辞,基本成就了千古奇书《周易》。而《周易》始祖乃伏羲氏。
 《国语。周语上》云:“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羲皇为古先王中至崇至高者,他是“仁圣”、“德圣”、“智圣”、“哲圣”,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崇信上天,敬祗上帝,民胞物与,纯正忠贞,终始如一。天降祥瑞,神赐景福。《圣经。箴言》云:“追求公义仁慈的,就寻得生命、公义和尊荣。” 《诗篇》亦云:“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你以美福迎接他,把精金的冠冕戴在他头上。”
           羲皇配得荣耀、尊贵、颂赞,配得上帝耶和华赏赐的冠冕。羲皇为中华民族之始祖,中华民族千秋万世,崇祀不绝,敬虔嗣徽。
 
                                                          
       唐尧时,天下发生洪水。《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环山襄陵,浩浩滔天。”汉代学者刘歆《山海经序》亦言:“洪水洋溢,漫衍中国。”洪水之大,田野、村落全被淹没,人们被围困在山岭、高冈之上,整个中原大地成了汪洋泽国。尧帝委派崇山部落首领鲧总领治理洪水、营救灾民的重任。鲧不识水性,一味采用“堙”的办法,“堤工障水”,劳民伤财无算,洪水溃堤泛滥;作“三仞之城”救民,多为水湮城坍伤民众多。九年洪水未治,反耗财无计,伤民近万。时舜主政,对鲧败坏治水十分动怒,遂将鲧放逐羽山而诛之。
      舜选治水之人,四岳共推鲧子禹,言:“禹虽为鲧子,而其德行、才能、毅力都远胜于鲧,且为人虚己待人,礼贤下士,又能吃苦耐劳,让他执掌治水必能成功。”舜遂重用禹。
      禹,姓姒,名文命,黄帝玄孙。他虽鲧子,对鲧硬性治水“硬堵”、“”硬截”的一套甚是反对,他力主应用“疏导”之法。因此,舜帝问他治水方略时,他胸有成竹地回答:“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又言,“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让水畅流。”舜非常赞同他的治水思想。
       禹为成功地完成“疏导”的理想,在与涂山氏女娇完婚的第四日,便毅然决然踏上征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四方万里大考察。他左手拿准绳,右手拿规矩,跋山涉水,观山川走势,测水流深浅;遇灾民就让随从的伯益把口粮和捕获的鸟兽鱼虾送给他们分食,见到平地就让后稷率民开田播种、挖塘养殖;还在居民地区发展贸易活动,互通有无,鼓励民众自救;到邦国协助诸侯治理,出谋献猷。他民瘼在抱,洪水忧怀,日日颠踬顿踣,月月餐风露宿,常年奔波于荒山野岭、河汊湖泊地带,手足胼胝,骨瘦如柴,他依然不折不挠,心刚志坚。他始终牢记父亲失败的惨痛教训,父亲就是怠惰成性,玩忽职守;就是心地偏狭,只顾家门;桀骜顽梗,刚愎自用,以致贻误苍生,罪不可逭!他为此朝夕惕厉,以“人溺己溺”之心,对天发下宏愿,信誓旦旦道:“洪水不息,民生不安,誓不踏进家门半步!”后去龙门山考察,路过家门,正值妻子涂山氏生子,已闻院内婴儿呱呱啼声,他的心一阵剧跳,怔忡一下,急策马疾去。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是以古先哲王,畏上天之明命,循阴阳之逆顺,矜矜业业,惟恐有违。”禹就是这样“畏上天之明命”,“矜矜业业,惟恐有违。”他一心为平治洪水、一心为黎庶、公而废私的事迹,在各部落民众中广泛传颂,人们都尊称他为“大禹”。《书。泰誓》言:“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圣经。箴言》亦言:“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鉴察人的心腹。”上天明鉴,完全看到他的纯正心志,凛然义举,遂嘉其行,赐以祯瑞。当大禹从龙门山南巡,行至洛阳西洛宁县境洛河边时,忽见河底光芒四射,接着腾起一大团水雾,随之浮出一大灵龟,背负洛书以献。此洛书,即世传《洪范九畴》。《易。系辞上》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大禹遂依玄秘的《洪范九畴》治理天下河流。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书。禹贡》),为龙门山所阻。大禹从《洪范九畴》中领悟到神的启示,率众工匠仿照阙门形状凿开八十步宽的山口,让河水汹涌奔泻而下。人们观这神奇工程,都不由异口同声惊呼大禹为“神禹”,称那阙形山口为“禹门”。今俗称“龙门”,两岸峭壁对峙,急湍在狭道中激荡奔涌,连鱼都难逆流而上,故有“鲤鱼跃龙门”之说。
       长江为南方水系之主流,常因三峡泄洪不畅酿成重大水患。三峡以巫峡最凶险,道狭而曲折,是酿祸之源。它就是那“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的峡谷,可想见峭壁耸天,深涧中白浪翻腾、咆哮,在狭隘的水道中疯狂挣扎。当年大禹遵照天神的启示来疏导这巫峡,他望着曲折蜿蜒、遥遥无尽的滔天白浪,一时惊骇的瞠目结舌,愁苦、焦虑地仰天大呼:“奈何!奈何!!”他绝望的伏地而哭。是哀痛过久,或疲劳之极,竟沉沉睡去,梦中见巨人以天火烧巍峨大山,“轰”声巨响,将其惊醒。——原来神启示他以“烈火炸山”,他遂招集众人伐木、凿洞,将阻拦河水的山石炸裂、劈直,以拓宽水路。他又率众铲暗礁、凿险滩,清除水道障碍。他白日下水挖石、背石,夜晚卧山坡草地将息;日日栉风沐雨,年年水中苦作,荷巨负重,以至身病腿残,所幸八百里的巫峡终于畅通无阻、“千里江陵一日还”了。
       随后,禹按《洪范九畴》所预示,将南北各地的洪水分别引入九条河流,再分别汇流于江、淮、河、济四大河,从而导入大海。他又按“九畴”,将赤县神州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开中国行政区划分之先河。诚如《汉书。五行志上》记载:“天兴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 “九类常道”,谓治理天下的九种大法。

      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可谓“忠耿笃,心志永”,故大功告成,垂誉万祀。后世誉为“神禹”,其乃天命治理洪水,拯救华夏族裔,《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陈注云:“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洛出龟书,是为洪范。”显见,禹治水乃为天命,天命所归,故舜殛鲧而用其子禹,天降神物“洛出书”,遂令他建不世之功。禹不敢贪天之功,敬畏天命,瞿瞿恭谨,毕生恪遵天下为先,奉公克己;民胞物与,同民休戚;志虑忠纯,严明公允;闻善则喜,谦光自抑;“思日孜孜”,勤劳国事。功德远播,天下归心。虞舜禅让,遂开夏世六百余春秋。赞曰:煌煌夏祖,韶德高崇;华夏歆沐,天地传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