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022-11-15 07:36:23) 下一个

在台北的最后一天我们决定雇车去台北附近的几个景点看看,首选地就是台湾新北市万里区的野柳地质公园。野柳是突出于台湾北海岸海面的狭长的岬角,背后是阳明山国家公园,是连接大陆福建和台湾高雄海上运输线的重要节点。面临东海,风大浪急,千百万年的海蚀和风化造就了奇异的地质景观。千奇百状的蕈状石、烛台石、姜石、壶穴、棋盘石和海蚀洞让人流连忘返。

登上景区入口处的观景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台下形状各异的蕈状石。逡巡其间的游人或驻足凝眸,或拥立左右摆拍留念。远处深蓝色海面上海浪汹涌,卷起道道浪花向海岸袭来,撞击碣石,掀起冲天浪花,巨大的轰鸣声招呼着人们前往。走下观景台你就置身于这天地千百年的造化之间。

最吸引人的还是公园里的女王头像,这是一座蕈状石。为一睹其芳容,游客们耐心地列队等候着。

虽为岩石,却里里外外地透着雍容华贵的女王气质,不怒自威,让人不禁想匍匐在她的脚下。高雅束后的发髻和惟妙惟肖的脸型让人遐想翩翩,思索是否是女王的再现。那修长的脖颈又让人产生无穷的忧虑,担心一转身女王就会驾鹤西去,丢下千百万子民于尘世。据测算按目前的风蚀速度,女王的头像只能屹立十年。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能让人产生好奇,激发人的联想。我下面把这三年疫情期间去过的地方整理一下(大多是在美国国内的故地重游),把其中的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发出来与大家共享。现在世界大多数地方已经完全开放,而拥抱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天性,让我们去远足,去读远方的诗!

这是位于犹他州纳瓦霍部落边界的一块巨石,这巨石的顶端酷似一顶墨西哥的宽边帽(Mexican hat),这硕大的“宽边帽”宽十八米,兀立在高速公路旁,欲坠而不坠,历经沧桑而不倒。

 

这是离墨西哥“帽子”不远处的另一块巨石,矗立在旷无人烟的沙漠里,状如北京北海的白塔,为穿越沙漠来来往往的车辆祈福降瑞。

南犹他州是世界上石笋石林最集中的地方,其中布莱斯圆形剧场是最大的一个石笋公园,从空中看去如一巨大的古罗马圆形斗兽场,故得其名。经千万年风化雨蚀,形成了造型迥异的大大小小的石笋。当清晨缓缓升起的太阳渐次点亮形态各异的红色石笋时,其震撼场面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在这众多的石笋中我独爱这座宛若北欧神话雷神托尔之锤(Thor's Hammer),托尔锤有好几层楼高,其顶端是一巨大的方形石块,方头石块下是略细的锤柄,恰似托尔锤。红头发红胡子的托尔是北欧神话中的雷电与力量之神,司掌风暴、战争和农业,这巨锤给雷神以万钧之力,所向披靡。

很多八、九十年代的学人如果是在美国驻上海总领馆申请签证的也许还记得挂在签证室内的那张大拱门的照片,你对美国国家公园的了解也许就是从这张照片开始的。这是一个高达52英尺(16米)的自然拱门。那天为了看到半夜星空下和晨曦中的拱门,我们俩人独自依偎在石窟中一直等到繁星满天,沙漠深夜中的冰凉还能忍受,但周围面目狰狞的岩石和出没沙漠中的响尾蛇让我心有余悸,半夜深一脚浅一脚地溜回空荡荡的停车场,锁紧车门,在远处野狼的嗥叫声中度过了下半夜。

这是藏在美国大峡谷一隅的一块绿洲,清清的溪水穿过沙漠,吻别沙砾,似一道白色的幕布飘向谷底,滑过绿绒般的青苔流向不远处的小溪,汇入滔滔不绝的科罗拉多河。要亲睹她的芳容,你需要有強健的体魄徒步穿过大峡谷。这是我2021年夏天穿越大峡谷时拍的。

美国西部不仅有气势磅礴的大峡谷和众多的国家公园,其地下还有叹为观止的地槽峡谷。羚羊峡谷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从地表上看不过是广袤无垠沙漠中宽仅尺许的裂缝,走下去却别有一番洞天。经年累月夹带沙石的雨水经冲刷和打磨,把沙漠的地底下打造成迷人的宫殿,曲折回荡,步移景异。从地槽峡狭窄顶部透进的阳光更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这是羚羊峡中美国鹰头。

狂风中的少女。

 

尼加拉瓜大瀑布是北美最大的瀑布,很多来北美的人都要一睹咆哮奔腾的湖水轰然跌入峡谷时的震撼场面。巨大的瀑布、震天的轰鸣声、冲天的水雾和瀑布中的彩虹令人心跳不已。冬天的尼加拉瓜却是另一番景象,岸边穿上冰袍的树和栏杆向你展示着冷冻的美,冰封大地,冰清玉洁,晶莹剔透,一切似是凝固,时间也似乎凝固,没有昨天也没有明天。2020年初,正当疫情在中国大地肆虐的时候,我们在加拿大度过了一段愉快时光。

颐和园是大家很熟悉的皇家园林。这是我们今天去颐和园看到的十七孔桥“金光穿洞”,这一壮丽的景象只能在冬至前后夕阳西下时才能看到。

记得五、六岁的时候我常一人独坐在家乡村西头的小河边看夕阳西下,看日薄西山,看落山余辉,看太阳消失在山头后的满天彩霞。我满是好奇,脑子里是种种憧憬。我会不停地问自己山那边也有人家吗,也有象我这样的小孩吗,也有花草鸟兽吗,山那边就是天边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到“山那边”去看看,一定要到天边去看看,一定要到世界各地去看看。在当时这些梦想对一个穷乡僻壤的穷人家孩子只能是天方夜谭,可我从来没有放弃我的梦想。当我长大后,一有机会我就要去“山那边”,总想去没有去过的“山那边”看看。我一辈子一直在寻寻觅觅,在找“山那边”,在寻找我的心灵家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