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能的话

游走在中英文化之间的思考
正文

上不上大学,单说!

(2017-02-08 10:32:20) 下一个

近日有篇文章在微信里传得比较多,题目叫做:读不读大学的差距,悄然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文中提到即使目前来看大学教育的平均回报率只有10%,多年的投入,如无强大的家庭背景,大学毕业后的前景让人甚为担忧,然而,‘倘若因此就去鼓吹读书无用论,那就太过无脑了。’作者总结道:‘因为众多人的经验,以及看科学研究都证明,不读大学,会让人在一生中少赚很多钱,少获得很多资源,少结识很多人脉,除非有人天赋异禀,能力超人,或者拥有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的头脑和家庭。’

接下来,作者用很长的篇幅来说明他的观点,其中特别强调了大学回报受个人能力,学校质量,所选专业,家庭背景的影响。看完我叫上狗,上山溜达,细细地想了想这个事情,越琢磨越感到此言差矣!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如果你问一个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下一步的打算,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说:‘上大学啊。不上大学干嘛去?’为什么必须读大学?个人能力一定要在大学里才能练就?人脉一定要在大学里才能建立?现在供一个大学生,(还别提在国外上学的留学生),所付出的巨额投资,究竟为毕业生建造了怎样的赖以生存的王国?国内国外,有多少毕业很多年的年轻人依然在啃老,依然迷茫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中。前些年中国留学生热衷的商科,或科学类专业,三四年的学习,理论大于实践,就如同闭门埋头在书本上学了三四年的英文,推开门站大街上,完全搞不懂说英语的人到底在叨叨什么。生活不是教科书啊。

这不由让我想起德国的教育,大家对德国制造的,大到汽车,小到厨房用品,DIY工具都交口称赞,我一直好奇德国哪来那么多好手艺的工匠?最近对此做了一些调差研究,发现在德国的教育系统中,有一个强大的相当于我们‘技校’的分支,这样的学校听起来没有大学,尤其是知名大学那么高大上,初中毕业就可以去,然而在德国四十多年的教育改革中,学徒这种工业社会的预备军,呼应现代社会专业化教育的需求,已经被设立为一种比上大学还能获得更高技术能力的人力资源,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因此在德国普遍的现象是,那些去技校学习毕业的,一般都有非常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如果获得相当于大学研究生资格证书的哪怕是电工和水管工都是非常吃香的。(想想我家水管漏了,请人来修,别的不说,工时费是45英镑一个小时,一个大学毕业的中学老师,上一堂一对一的课程,工时费是20英镑。)

十六七岁的德国学生,在上完两到三年半连同当学徒的技校课程以后,可以继续深造,一般都是边工作边学习,获得更高水平的证书。这种学习方式和去大学里学习只是选择不同,无高低之分。这种学徒式学习基本上都是由公司来操作运营的,这些学生一星期有三四天是在公司干活,也就是实习培训,其余一两天在技校学习理论,公司还会给他们开工资。据统计,2015年这些公司平均支出每人每月832欧元。想想,不到20岁的孩子,边学技术,还解决了吃饭问题,多省心啊!同样在2015年,德国有563055个学徒,有522093已经持证上岗,这些资格证书的一辈子都管用,还可以继续深造拿本科和研究生的高级证书,成为高级工匠或国家级技术人员,然后就进入管理阶层或自己开个公司,一样混得人模狗样的,绝对没有谁敢看不起。公司这样出钱出力培养学徒,对公司自身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益处,自己手把手教出来的,熟悉本系统的一切规则,管理起来便方便了很多。正因为如此,德国上大学的人其实不是太多,大家都知道如果你在技校出类拔萃,以后找的工作比大学毕业生要好得多。

其实我们中国老一辈人也有这样的观念:人一辈子手里得有技术,那是吃饭的本事。中国历史上那么多优秀的匠人,世界为之震撼的各类手工技艺,到现如今,能传下去的也是不多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很浮躁,不踏实,讲虚名的时代。谁都想进名校,当CEO。这样的大环境让年轻人成为眼高手低的一代,读书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踏踏实实地学一样本事,手艺,就像现在虚拟的网络时代,都去玩概念去了。我们国家的技校,在我那个年代就是屈尊于大学,大专的三流阶层,到如今,我都不知道还有没有像样的技校了,反正微信上没有人提起的,一般也就没什么地位了。曾经有一个孩子,学习不怎么样,(学习好费劲的样子),但极其爱做饭,中西餐都爱去钻研,他父母向我咨询孩子出国留学方向,我向她推荐法国著名的蓝带厨师学校,也可以拿学位的。他父母像是被打了脸,从此不理我了。

据去年泰晤士报报道,在英国,就业率最低,工资可怜的专业是艺术和文学类。我女儿教母的儿子,哈罗公学,杜伦大学高才生,学英国文学,论相貌,才华,背景,社会关系都是让人羡慕的,出来搞戏剧表演,在伦敦晃悠了9年多,至今居无定所,还是家里在支援他。他前两天到巴斯一间大学给72名表演系的学生讲课,回来私下给他母亲说:‘那么多学表演的,到哪里去找机会和工作?’

说这些,一定不是否定人要有梦想,追求。只是一来梦想无高低贵贱之分,二来为了追求梦想,咱先得活下来,而且宽裕的活下来更有利于轻松愉快地追逐梦想。

不说了,狗狗在路边拉了泡屎,我得赶紧去收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8)
评论
如果可能的话201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hamrock100' 的评论 : 我也听说过南翔,就业率怎么样?在社会上受人尊重吗如果你说你是南翔毕业的。
shamrock100 回复 悄悄话 国内有蓝翔呀。 现在国内的大学生早就不是天之骄子的一代了, 大学入学率越来越低。
如果可能的话201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ucy2001' 的评论 : 说到客气,你和英国人打交道试试?
如果可能的话201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iqiao123' 的评论 : 难得你看到我的用心。最后一句意在说明生活中做铲屎官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Lucy2001 回复 悄悄话 认识一个美国实习生还不错,他在美国生美国长,他老爸是我们公司在美国的厂长,不过是德国人。他准备到慕尼黑工大学机械。最讨厌美国同事的表面客气了。有事说事。表面客气多余
Lucy2001 回复 悄悄话 高中交换生不需要成绩好。 但是家里至少不会差吧,她自己说她在美国成绩不差, 她拿的是基督民主党(是默克尔的党)的奖学金,完全是官方的,不是谁都可以来德国的
我们公司的学徒真的是不错, 交代的事情做得干净利落, 是在想不出美国高中生有这个素质。 以前的一个女同事到美国去作交换生,她的英文考试总是考前几名, 美国人连英文都考不过德国人。原来以为个例, 现在从朋友的儿女,和女儿的朋友从美国回来,都说容易。问交换生为什么考不来,回答太难,在美国没学过。欧洲的教育都不错。德国不是个例
ziqiao123 回复 悄悄话 现在才发现我以前读过你的文章,第一次读就是那篇和弗朗西丝过生日,很喜欢,随后你所有的弗朗西丝文都跟读了,都是温馨生动的好文,这回正式找到家门了:)

这个结束语——“不说了,狗狗在路边拉了泡屎,我得赶紧去收拾。”——逗死我了,随意挥洒,轻松自如。
八音涧 回复 悄悄话 Lucy2001 发表评论于 2017-02-09 03:49:22
家里来了美国高中交换生, 要呆一年。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在差。在美国 比我女儿高一年级, 来德国数学不及格,更不说物理和化学了。德国老师都会英语,不懂你问. 和女儿从头学西班语,老师上课只用西语,又不及格。 交换生已经是属于有志青年了。其他的恐怕更差。德国的交换生到美国真是门门全优。实在简单。德国人嘲笑美国人的无知还是有道理。
---------------------------------
高中交换生不需要成绩好。
你描述的德国和美国的教育差距也太可怕了
新邯郸人 回复 悄悄话 在加拿大,我看到在佛堂里能极其流利同声翻译中(Catonese,madarin)英法4种语言,内容还是艰深佛经,平时的工作就是去餐馆做busboy或扫地洗碗什么的。
Lucy2001 回复 悄悄话 在德国上技校也要有智商的,美国的学校水平不够。更不要说上大学
Lucy2001 回复 悄悄话 家里来了美国高中交换生, 要呆一年。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在差。在美国 比我女儿高一年级, 来德国数学不及格,更不说物理和化学了。德国老师都会英语,不懂你问. 和女儿从头学西班语,老师上课只用西语,又不及格。 交换生已经是属于有志青年了。其他的恐怕更差。德国的交换生到美国真是门门全优。实在简单。德国人嘲笑美国人的无知还是有道理。
如果可能的话201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昭明_watch0' 的评论 : 根据我的人生经验,生活教给我的经验和感受,视野和内容,远远大于大学四年所得。上大学关键是看学什么,有没有好的实践,我在中国读的大学,不仅没有培养出思考问题,观察人生的方法,反而禁锢了年轻人天然好奇的天性,反而是出来后,在社会上不断否定被教育的固态,才开始自由飞翔。
昭明_watch0 回复 悄悄话 如果说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份高回报的工作,那么选专业很重要,从钱的角度来看,非常可能,不上更好。
但如果说上大学是为了使自己丰富起来,使自己的视野大大地展开,上不上大学,完全两样。
如果可能的话2016 回复 悄悄话 不是说读书无用,但国内那种教育,书不读也罢!
如果可能的话201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ollowNature' 的评论 : Good idea! 再带个日本老婆回来!
Wafik 回复 悄悄话 學歷,學位,不等於學識和技能。在於學,而不在於校。
校是一種捷徑。
山地 回复 悄悄话 我朋友的孩子,十多年前还担心他不读书没前途。后来这孩子去做建筑工,现在有一个顾了30多人的公司。开的车就20多万加两栋过百万的房子。
FollowNature 回复 悄悄话 "杜伦大学高才生,学英国文学" - 到中国或日本教英语。 特长就有用武之地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