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玺阁主在美國

不要介绍了,就是那个阁主
个人资料
梅玺阁主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下厨记 IX]日式亲子丼

(2021-07-15 21:21:35) 下一个

先说这个“丼”字,先讲个段子,说是有位中文系的才女,反正不是博士就是硕士,有次与朋友一起吃饭,日式餐厅那种,说是她见到了“丼”字,于是愣在那儿,结果被人取笑中文系才女都不识这个“丼”字。

哎,全上海有头有脸的吃货,包括没头没脸的所有日料爱好者,都知道“丼”字念“东”嘛!否则怎么敢在市面上混啊?

那个段子说,当时才女在想的是这个字到底念“井”还是“胆”,据说这个字本来的意思就是“丼”,而“胆”则是东西掉入井中的声音。

以上的文字,是说“丼”字有三个读音,一个日语的两个国语的,我想说的是,在有了互联网后,知道这些都很容易。

“丼”是日语“どんぶり(donburi)”的词头,也是所有日式盖饭的“词尾”,比如今天要说的“亲子丼”,就是“oyakodon(おやこどん)”,全称则是“おやこどんぶり(oyako donburi)”,你不用记得这些,你只要知道所有的日式盖饭,都以“丼”结尾就是了。

亲子丼,是鸡肉与鸡蛋的盖饭,吃着很残忍啊?!是的。那么是不是三文鱼肉加三文鱼子也可以叫亲子丼呢?嗯,真是让我想念红烧带子河鲫鱼啊!亲子丼太残忍了,改吃味噌豆腐纳豆汤吧!

我们说回亲子丼,这种甜甜的盖饭,是大人小孩们都欢迎的,亲子爱吃亲子丼?也可以,求下联!

首先是鸡,日本好象买鸡卖鸡都没有以“只”进行的,我翻遍了十几本日料菜谱,没有找到一道用到整只鸡的菜肴。日本人有鸡汤,但不是用整只的老母鸡炖出来的,日本人也有炒鸡(中华料理),但不炒整只的童子鸡……反正日本的鸡,是分开来卖的,鸡胸、鸡大腿、鸡腿、鸡皮……

因为一样要分割,所以就干脆鸡皮归鸡皮了,其实在美国也一样,有很多鸡大腿甚至是鸡腿都是不带皮的,也正因为如此,菜谱上经常会有“去皮鸡腿四个”或皮“去皮鸡大腿二个”的字样。

日本同样如此,鸡肉都是不带皮的,鸡皮可以拿去做烧鸟的烤鸡皮呀,多好。但是如果做二份单人份亲子丼,用了三只鸡腿,难道把鸡皮也去了吗?好象没这个必要吧?既不影响口感也不影响美观,就让它留着吧。

要把鸡皮留着,得多一个步骤,我们慢慢聊。先来去骨,一份亲子丼用一个到二个鸡腿,都要去骨,用刀在鸡腿上竪着划一刀,沿着骨头划,从顶上一直划到底部,刀要切入肉里,但不要切断,刀锋始终抵着鸡的大腿骨,往下划时不必划到最底下。

右手持刀,左手拿鸡腿,用大拇指和其它四指,将鸡肉捏住,把鸡骨“让”在外边,再用刀从顶部抵着腿骨切入,边转边往里往下切,同时始终把鸡骨“让”在刀锋的右侧,而刀锋也朝右,避免切到手。

一圈转完,鸡腿骨的顶部就露了出来,象是个小鼓槌似的。照先前的步骤再边转边切,直到整根鸡腿骨露出来。这时会有一小圈鸡皮带着白色的硬筋绕在腿骨的底端,把鸡个鸡腿放到砧板上,切断硬筋和皮,就让那圈皮连着骨好了,弃之不用。如果一下子做好多份,把鸡骨收在一起煮个汤底也可以,只做一两份的话,就扔了吧,煮不出啥来的。

如果是没皮的鸡,直接切块,但这是有皮的,要先把鸡皮处理好,直接切块,一烧皮就会卷起来。在平底锅中放一点点油,甚至不放也行,把鸡皮延展开紧贴在鸡肉上,然后皮朝下放入平底锅,用中小火烘煎,待一面金黄后翻个面再烘片刻。然后再切开,切成骰子块,大骰子小骰子都行,按你喜欢的来。

中国市场的鸡腿、鸡大腿一般是有皮的,就照这个方法来处理鸡皮,鸡胸则一般没有皮,直接切块就行了。

鸡腿、鸡大腿、鸡胸,到底用什么肉?亲子丼是没有“标准”的,可能也只有中国非遗的那些菜才会有个行业的标准,由一帮嘴上说着“宏扬传统”的既得利益者来制定,有的为升官,有的为扬名,更多的是为了赚钱,亲子丼没有(行业)标准,要有,那就是哪家店卖得好,就是标准。

就象宫保鸡丁用鸡胸还是鸡腿,成都重庆都不一样,哪来的一个标准?除非你只在上海奉离乡几几世纪的某姓川菜厨师为圭臬。

先兑一个汁,中式白瓷调羹,三勺味醂,二勺清酒,一勺生抽,如果用日式薄口酱油,二勺。薄口酱油是日本酱油,特点与生抽相仿,色淡而味咸,龟甲万就有,龟甲万也有味醂。

味醂有两种,高级的是把蒸熟的糯米与米麴拌匀后加入烧酒后发酵而成的,最终的产品相当甜,并且含有百分之十几的酒精。明白了不?就是个日本做法的酒酿,日式酒酿的老白酒,这种做法的味醂叫“本味醂(本みりん)”,在日料里,但凡加了“本”“真”“御”的,都表示正东西好东西真东西。还有一种味醂是用酒精和糖浆(玉米糖浆、葡萄糖浆)兑出来的,特点是酒精度低,其它也没什么不好的。

龟甲万的产品线很全,两种味醂都有生产,可惜在美国市场只有后者有售,稍差人意。要注意的是,虽然酱油和味醂都是“龟甲万”的,英文都是“Kikkoman”,但它们的商标标志是不同的。前者是六角形的框中有个“萬”字;后者是红色直写的“万上”两字,看上去更象是“万七工”三字,还有,是“万”不是“萬”哦!

在日本,好的“本味醂”不是在超市卖的,而是要到卖清酒的店才能买到。亲子丼本来就是很接地气的一种东西,买最普通的味醂就可以了,千万别用鹅肝去做鸡鸭血汤,还不见得好吃。

在美国,大型超市一般都有清酒,做菜的话,松竹梅(Sho Chiku Bai)就可以了,不过是料酒的价格。在中国和日本,相信用来做菜的清酒,应该更容易搞定吧?

前面说的兑汁,是做两人份的量,掌握了比例,多少人份都不成问题。由于这个东西出菜快,所以要事先兑汁,就象鱼香肉丝,一调羹这个一调羹那个,肉丝就老了,而蛋,要比肉丝老得更快。

不管是半熟的鸡肉,还是生的,撒一点点盐,拌匀,然后起个油锅,炒至八九成熟,怎么算八九成?完全变色。

把火调大,拿两个鸡蛋,快速打散后,倒在锅中,让蛋液铺在锅底,待蛋液底部结起后,舀入三调羹兑好的酱汁,待蛋液表面开始凝结,即可关火。

在盆中碗中盛上新鲜的热米饭,把整锅东西“平移”到米饭之上,盖住,所以叫做“日式盖饭”。

有一些可有可没有的东西,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首先是主料中的洋葱,很多的教程和菜谱中都有洋葱,但实际上是样可有可无的东西。鸡肉和蛋都是不腥的东西,如果你连蛋都觉得腥,那就不必做这道东西了,不管有没有洋葱。在亲子丼中加入洋葱的唯一原因,是为了增加体积,对于店家来说,可以让整成品看起来更充实一些。

其次,是绿葱,要不要放绿葱,完全因人而已,不能说加了或不加葱就不正宗了,这玩意没标准。不象上海人红烧肉坚决不能放葱,那是两个概念。要放葱的话,撒在碗中,而不是放在锅中。特地要说的是,在昏暗的灯光下,拍照可能无法对焦,撒点东西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做法上,也可探讨一下,如果水平不行手脚不够快的话,可以把鸡胸象带皮鸡腿一样,先在锅中烘至半熟,然后切块,切块之后打蛋,打完蛋把鸡肉放在蛋液里拌匀后,一起下锅。这样就不会手忙脚乱了,用鸡腿的也可如此操作。

还有的做法说是要撒上七味唐辛子上桌,那玩意不就和西餐的“桌盐”一样吗?吃日式盖饭不就应该缺省放在桌上让大家自己加的东西吗?想放就放,想放多少就多少。这又不是上海杭州南京的那些怀石料亭,真有人会以为吃街边小餐厅的人也这么笨?会听凭厨师怎么做就怎么吃?会听“女将”“大将”说什么就信什么?

如果你觉得鸡肉加鸡蛋太过残忍,可以做用猪肉、羊肉加鸡蛋做成“他人丼(たにんどん)”,对了,不能放牛肉哦,放了牛肉就是“牛丼”了,我们以后要说的。

好冷的笑话,还好,丼不冷,丼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