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丽人

旅行足迹,健康生活,饮食营养
个人资料
白水之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丽人随笔】罗贯中坑了中国的知识分子

(2016-09-21 07:41:04) 下一个

记得第一听《三国》,单田的评书。那是70-80年代,很多家庭还没有电视,收音非常流行。只要评书时间一到,卖货的小,,逛街的民众停下脚步 的主妇止住了手里活计, 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除了收音里的《三国演义》,好像没有其它的声音 不管是大人孩子,都坐在小小半导体收音机,细心聆听那些古代风流人物的故事。

后来出现了不同版本的《三国》影视作品,叙说着同样的演绎故事:备仁义,有胆有识;诸葛亮风换雨,料事如神;关羽武艺超群,忠心义气;曹操阴险奸诈,好弄权术随着年代的推移,三国》里的人物也在悄悄的变化。2010年新版《三国》,为曹操平反昭雪, 由著名演员建斌所扮演曹操,展现出了人物的雄才大,成为历史上少的英雄。

后来看有关学者对三国的评论,特别是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师讲三国知道,实的历史与影视作品的内容甚远,其中最离谱的是有关诸葛孔明的故事。 我们先看看孔明的几个神话。

1.   赤壁之战的主角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

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少年英雄,24岁的时候就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赤壁之战打响的时候,曹操亲领大军,号称八十万,奔江东而来,列阵于现在湖北省的赤壁市附近。当时曹操的军队在长江西北列阵,战舰连成一片,军旗飘拂,虎视眈眈,雄心勃勃。而江东的群臣谈虎色变,胆颤心惊,纷纷向孙权提出立即向曹操投降。当时34岁的青年将领周瑜却不把曹操的几十万人马放在眼里,他头戴青丝做的头巾,手拿羽毛做的扇子,安之若素,指挥若定,将曹操不可一世的几十万人马击退。

2.   空城计的主创属于曹操而不是诸葛亮

历史上有空城计,但不属于诸葛亮。当时曹操和吕布作战,有一次曹操的军队出城收麦子去了,吕布的军队突然开了过来。曹操情急之下,把他的随军家属全部都弄到城墙上去站岗,等吕布来到城前一看,满城都是莺歌燕舞,姣声嗲气。再一看发现,城外有一个树林子,深不可测,吕布想曹操这个贼,狡猾狡猾的,肯定在树林子里设了埋伏,一声令下:撤。撤回去以后想想不对劲,不甘心,第二天他又来了,这回曹操真的把已经调回的士兵埋伏到树林子里了。

3.   孔明借东风是编出来的 

不仅借东风,草船借箭,烧博望,火烧新野等等都是罗贯中编出来的。诸葛亮借东风时,披头散 发,光着脚,穿一身道袍,看似妖人,妖人在当时就是那些装神弄鬼的人。诸葛亮当然不是妖人,不但不是妖人,还是个帅哥。《三国志》说诸葛亮身长八尺,相当于一米八四。而诸葛亮出山的时候26岁,大家想一想26岁的年龄,一米八四的个子该是什么形象?借东风这个事是没有的。其他的也是假的,有兴趣可以参阅易中天的《三国》。

《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历史,作者可以天马行空。问题是罗贯中为什么虚构诸葛亮的故事?或者说他的创作意图是什么?这是我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主要内容。

要从罗贯中本人的经历说起。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 ,并当过其幕僚。史书上说罗贯中这个人有志图王,是一个想出来辅佐成就帝王之业的人。只不过在后来的斗争中,阴差阳错,朱元璋胜利了。失落感,寂寞感可能让罗贯中在塑造诸葛亮的时候,寄托了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

塑造一个完美的诸葛亮罗贯中移花接木,抢操,鲁肃人的功劳,编造了周瑜的故事。其实历史上的周瑜气量是非常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 性度恢廓,就是气量大,品质好;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刘备说他器量颇大;蒋干说他 雅量高致一个24岁的年轻人,担任了一个地方的高级将领,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而且娶了当地最美丽的女孩小乔为妻,连苏东坡提起这件事情,都表现出他的羡慕: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这样的人怎么能忌妒别人呢?别人忌妒他还差不多,他又怎么可能因为忌妒别人而会被气死呢?

古今中外,用人真事,张冠李戴的方式,编小说的人,罗贯中应该是第一人。他的本意也许只是想借诸葛亮这个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但一不小心,给后来的国人,是读书人带来了不曾想到的社会影响。

近两千年来,诸葛亮是中的读书人最崇拜的历史人物之一。作为中国文化人精神偶像的古人很多,为什么惟独诸葛亮在重多读书人心中的地位那么崇高?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所谓的三顾茅庐”。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被请三次才出来的文人。不是, 顾,三顾-请了三回。精彩的是,这种被信,被赋予重的故事,永安托孤达到了高潮。 这不仅仅是罗贯中一个人的梦想,也许是天下众读书人的梦想。

 现实中,很多有才气的读书人自觉不自觉地把自个比做诸葛亮,喜欢端着,故作神秘, 其实情商极低。这些人常常有一个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很想出来做事情,满腹的经纶, 一身的本事,总有一个地方施展啊。也许为自知做不了老板,要施展出来,只有寻找一个好老板;另一方面,又自视清高,但心理比较脆弱,经不得打击,受不了冷遇,不愿意自己腆着脸找上门去,恐遭人拒绝。有老板恭恭敬敬上门去请他出来, 耀。

读书人的这种矛盾心态从古一直延续到今日。记得一次会议上遇见一个老同学。他说刚刚换了工作,现在做得很好,是一个大制药公司的部门主管。原本他并不想换工作,但因这家公司多次邀请,后来几乎是求他,没办法,盛情难却。不想两瓶啤酒下肚,实情一不小心漏了出来:他在原来的公司干了好多年,一直得不到提拔,有了去意,先后发了不少求职信都石沉大海碰巧得知他的一个朋友跳槽,便抓住机会,重礼托朋友举荐。朋友也顶力相助,终于如愿以偿。让人不理解的是,明明是多年积累的人脉,加上自己的实力和辛苦,硬说成是被老板盛情邀请,何必?

大家知道,在北美的大公司里,通常印度人比中国人混得好,究其原因,就是老印知道如何主动推销自己,而不是等着老板去发现提拔。他们很会与老板沟通,要求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我们很多老中只知道努力工作,内敛谦虚,不善表达,这方面常常吃亏。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罗贯中等人虚构的诸葛亮式人物对后人的影响密不可分。

罗贯中笔下,诸葛亮二十几岁被请出山,轻云上,为高管,大权在握。相比之下,那些怀才不遇的高材生能不心生悲哀吗 而众多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的 "千里马",在找不到理想工作时苦叹,世上伯乐太少,刘备式的伯乐少之又少,真可谓,心比高,命纸薄。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读书人,被罗贯中虚构的美丽故事所忽悠,罗贯中真是坑苦了中国的知识分子

我常想,如果自己写一部真实的 "葛亮传",讲他出山以后,长期得不到重用,甚至连自己的办公室都没有,一直作刘备的后勤部长打杂。过了许多年,等到刘备快死了,自己也老了,才被提拔为总管,然后三出岐山”,事无巨细,一个胜仗也没打, 最后理想破, 死在出途中。那天下这些怀才不遇的读书人看了以后,是会跟我急哪,还是会变得更加脚踏实地,活得轻松现实一些哪?

丽人最新随笔:

介绍两种不含咖啡因的天然绿茶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732/201609/1312123.html

品茶-头苦,二甜,三回味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732/201609/1301850.html?

看洋人妈妈管教孩子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732/201608/1226619.html?

 他们为什么那么快乐?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732/201608/1206267.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4)
评论
meldyhk 回复 悄悄话 知道“演义”是啥意思不?想知道历史真实面目,请看《三国志》
kanulove 回复 悄悄话 赞同沈成涵。一个人需要走出自己的文化,才能知道何其为精华,才能弘扬之
白水之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谢谢沈成涵等网友点评,大家争鸣一下,去其糟粕,取之精华。
沈成涵 回复 悄悄话 “儒家的文化必须全部融会贯通 才能体会它的好处,才能发挥作用;否则一知半解 就是半吊子了。”
----茅左之徒是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唯领导马首是瞻。领导说好就好,说坏就坏。某人难道忘了毛伟人的名言“孔学名高实糟糠”了吗?看来你也认为毛是个半吊子?!
amyktao 回复 悄悄话 總好過 說岳全書, 隋唐演義 等的神怪魔幻歷史小說 .
Wiserman 回复 悄悄话 儒家的文化必须全部融会贯通 才能体会它的好处,才能发挥作用;
否则一知半解 就是半吊子了。
沈成涵 回复 悄悄话 很有认同感的文章。罗贯中也是腐儒文化的受害者之一,又在不知不觉中荼毒后人。
yamyam 回复 悄悄话 My pleasure, 因为你的文章写得好,所以才细读。
古龙 回复 悄悄话 Haha
白水之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amyam' 的评论 : 笔误,已经修改了,谢谢指正。
yamyam 回复 悄悄话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家了--小乔初嫁了。
you8280 回复 悄悄话 是这么回事,谢谢分享。
十全老人 回复 悄悄话 不认为罗贯中刻意塑造一个完美的诸葛亮,其实调侃诸葛亮的成份更多,要仔细揣摩才能体会。
kanulove 回复 悄悄话 真是一篇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