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写在各种充满糖果甜点的节日来临前

(2015-10-29 15:18:34) 下一个

进入十月,就走进了甜蜜的半年,万圣节,圣诞节,新年,情人节,复活节,一直要等到5月初才能消停。这半年,是高糖高油的半年,也是容易发胖的半年。甜食,究竟放了多少糖?糕点,究竟能不能吃?等等,诸多问题,纸上谈兵的结果一定是无休止的争论,那么来说一下我在家做的实验,其实是一个乌龙。

忘了是哪年的月饼季节,做了鲜肉月饼不算完,开始尝试做苏式素月饼。大家吃过的都知道,馅料比如有玫瑰豆沙,松仁瓜子,等等。初次尝试,不想搞了很多原料最后又不想做了,那就浪费了。于是拿出一包无糖芝麻糊,就用它来做馅料。平常吃芝麻糊,都是用水冲的象粥一样,加点蜂蜜,因为无糖嘛。由于要做月饼馅,那肯定不能冲成象粥一样,那就没法包了,于是加了一点点水,变成芝麻糊团,加了和平时一样多的蜂蜜,搅拌均匀,尝一下,一点甜味都没有。再加那么多蜂蜜,还是不甜,再加,再尝,直到加到平时用来喝的芝麻糊的5倍的蜂蜜,才刚达到喝的芝麻糊的甜度。这个结果吓死我了,原来固体糕点里有那么多糖啊,简直不可思议,和想象中完全相反。

一直以为汤啊粥啊糊啊之类的,因为含水多,水会把各种咸味和甜味冲淡,所以需要加入更多的糖才能达到想要的甜度。实验下来的结果,却相反,我至今无法解释为什么,但我无法否认这个结果。我后来重新做了好几次,还是同样的结果。

不知道哪位高人能来解释一下这种现象:为了达到同样的甜度,在同等量的原料中,固体甜点比液体甜点需要更多的糖。

后来想起来一件事,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介绍慕尼黑啤酒节的,里面也讲到啤酒节卖的各种小零食,比如我喜欢吃的糖榛子,看了制作过程,从此我再没吃过这种零食:一斤榛子+一斤糖,一比一的比例才能炒出那好吃的糖榛子,妈呀,吓死我了,觉得自己要被糖溺死了。

如果大家今年过节因为看了本文而少吃了很多甜品,那可别怪我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