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树下

走的多,见的就多,见的多,想的就多,想的多,悟的就多
个人资料
正文

【回顾与展望】我的TOP 4 Day Hiking

(2017-02-04 23:13:13) 下一个

2106年正值美国国家公园百周年纪念,为了积极响应“去探索你喜爱的国家公园”的号召,三四月间走了犹他大环线,九十月间完成了加州秋日行,去了向往的地,走了该走的路,心愿满足。遗憾的是,两趟旅行的游记尚未完成,如鱼在哽。现在坛主号召大家回顾,比起游走世界各地的坛中各位,八方四顾,心汗颜。想想这些年走过的路,就回顾一下个人的徒步经历吧。求本溯源,我的徒步应该始于多年前在北京机场候机时买的一本书,“云南天堂”,副标“自游主义者的暴走圣经”,我读了,被吸引了。在此之前,我眼中的旅游就是跟着旅行团,上车睡觉,下车照相。2008年回国,怀揣着这本书,背着行囊来到了云南,在随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开始了一种真正意义的旅行和徒步。从那时到现在,八年过去了,我从旅游大巴上的光鲜客,变成了徒步露营的自然男,走过不少山山水水,有了一些难忘的徒步经历。

首先说明,这个TOP 4仅限于本人走过的日行徒步路线(Day hiking)。排名只是基于个人的经历和看法,按照徒步的距离,时间,难度,景色颜值,心理挑战各项综合评分,满分五星。世界之大,肯定还有许多更棒的徒步路线,甚至我都没听说过。我知道风坛里卧虎藏龙,跟那些远足千里的大侠相比,实在不足挂齿,在这儿抛砖引玉了。

TOP 4 Half Dome Trail (Yosemite National Park, USA, Sept 2016)

徒步距离:23-26公里  时间:11小时  难度:**** 景色:*** 心理挑战:****

Half Dome Trail是Yosemite 国家公园内最著名的徒步路线,从Yosemite Valley 一路到海拔8842英尺(2695米)的Half Dome顶上,从Yosemite Valley到Half Dome的爬升高度4800英尺(1600米),公园介绍徒步路线的难度等级:非常艰苦(Extremely Strenuous)。有两条路线选择:14.2 miles (22.7 km) round trip via Mist trail ;16.5 miles (26.5 km) via John Muir trail。Mist trail路短,陡峭;John Muir trail平缓,易行。我们选择Mist trail去,John Muir trail回,全程徒步时间: 11小时(630am发,530pm回)。徒步的具体过程在我以前发的“2016加州秋日行”系列游记中已做描述。

小结:由于秋季枯水期,无法领略瀑布之美,风景颜值打折。徒步最艰苦的一段是登顶前的Subdome那一段“Z”字型的陡路。最后那段登顶的铁索路则是对我恐高心理的极大考验。震撼一刻:登顶下来,由于前面的人恐高大家都停滞下来。这时一位牛人等得不耐烦了,脱离了索道,没有任何保护装置,在光滑的石壁上一步步走下Half Dome。那情景如好莱坞大片般的震撼,亲眼所见,没有特技。

Glacier Point 看Half Dome and Yosemite Valley

Olmsted Point观日落下的Half Dome

Tunnel View看到的Half Dome金身

每个来到这里的徒步者面对的最后挑战

索道上攀登的人们像一串小蚂蚁,我也是其中一只。

TOP 3 梅里雪山 西当-雨崩村  雨崩村-神瀑 (中国 云南2008年七月)

徒步距离:32公里  时间:10小时以上  难度:****  景色:*****  心理挑战:***

那次徒步是我们2008年云南西藏游中最艰苦的一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徒步不是请客吃饭。记得那天,我们坐车从德钦县城到西当村,车上的另外两个乘客,两个年轻小伙,也要去雨崩村。记得其中一个姓陈,一路叫他小陈,他们是那种不多言语的人,在遇到我们之前,他们已经在西藏走了一个多月了。于是我们四人结伴而行,这一伴,一直伴到香格里拉才分手。好心的司机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在西当温泉下车,那里离第二天步道的起点更近。“西当温泉”(当地人称热水塘)仅有一家客栈。温泉不假,就在这几间小屋子里,里面破烂的,流着黑乎乎的水。我们的房间原来在一楼,窗外就是猪圈,幸运地升级到二楼,一开门,扬起的灰尘中窜出一只大黑猫,老婆和黑猫同时“嗷”的一声尖叫,都把对方吓得不轻。客栈,如果还叫客栈的话,也有优点,菜地原生态的厕所,被子虽脏,但没有异味。后来进藏途中住过一个小旅店,被子不知多长时间没洗过了,泛着油腻腻的黑,关键是散发出的味道,那种刺鼻的臭味,醍醐灌顶啊。

第二天,天未亮,我们四人就出发了。路是开板就唱的上坡路,不给你热身的机会。根据网上的资料,西当的海拔2200米,山路的最高点—宗拉垭口,海拔3700米,从西当到垭口大约12公里的上坡路,爬升高度1500米,从垭口到上雨崩村,下坡路,约6公里。那时我对要走的路线和距离稀里糊涂。渐渐我们被两个小伙子拉在后面,那段山路走得叫一个累,老婆后来是一步一喘,十步一歇。在我们拄着棍子在路边牛喘时,看着当地的藏民,男女老少,肩背手拎,说说笑笑地从我们身边轻盈地走过,羡慕嫉妒恨啊。多亏了这个路上的休息站,把我们从苦难中拯救出来。我一次感到酥油茶是这么好喝给力,要不是这个“轻松茶馆”暖暖的酥油茶,我们是没力气撑到垭口的。

一路上,我居然发现了树上挂着“树胡子”。我只在云南丽江的老君山见过这种“树胡子”,据当地人说,树胡子对生存的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只能在空气土壤非常干净的环境才能见到。

这一大片扯满经幡的地方就是3700米的垭口了。小陈两人已经在那儿等我们多时了。我夸赞他们的体力,他们谦逊地说,我们在西藏遇到一位老兄,从北京一直走到西藏,已经走了一年多了,跟那位大侠比起来,我们哥俩就是小儿科。

过了垭口,风景骤然一变,森林、云雾、雪山、冰川豁然从四面八方扑向眼前,占据了整个的视野,强烈地冲击着刚才被单调的山路麻木了的视觉和审美,嘴里不禁发出“啊”的一声惊叹。

顺着一路轻松的下坡路,就可到达美得有些虚幻的雨崩村了。现在去雨崩要买套票,我们那时是不收费的。雨崩村是梅里雪山神女峰脚下的一个藏族村寨,分上雨崩村(海拔3150米)、下雨崩村(海拔3050米),两村相距约一公里。上雨崩通往大本营冰湖,下雨崩则通往神瀑。雨崩村地处大山深处,自古只有一条人马驿道通向外界,堪称“世外桃源”。

在驴友间流传一句话:不去天堂,就去雨崩。

我们中午时分到达上雨崩村,找了间客栈住下。吃过午饭后,看时间尚早,听人说去神瀑只要3个小时,就又出发了。去神瀑要经过下雨崩村,村里的道路非常泥泞难走。出了村子就好了,一路上景色优美,雪山、青草、瀑布、野花。

一路上扯起的经幡,提示我们这是一条朝圣的路。

当地人告诉我,朝圣的人们在河边垒砌的这一个个的小石头堆,是希望自己的家安住在这神圣的地方。

这从悬岩上倾泻而下的瀑布,被称为“雨崩神瀑”,当地的藏族人认为在神瀑下沐浴可以祛病消灾,平安吉祥。

我们在神瀑下还巧遇了昨天送我们来西当的司机一家人。他们可不是来观景的,是来朝圣,转神瀑的。

他们还邀请我们跟着他们一起转神瀑,盛情难却转吧,怎么转?就是一行人走到瀑布底下,让这冰川上流淌下来冰凉的水,劈头盖脸,浑身上下来个透心凉,毫无心理准备的我们立马变成了落汤鸡。望着司机大哥竖起的大拇指,我一脸的苦笑。这么折腾一下,如果着凉感冒,在这儿缺医少药的高海拔山区,得了病可不是闹着玩的。老天保佑,一路上我们身体一直无恙。司机大哥还给我讲了一个真事,一年夏天,一对年轻游客来到神瀑,光着身子在瀑布下洗澡,当地人认为这是对神的大不敬,可他们不听劝阻,依然我行我素,这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瀑布上居然落下一块大冰坨,一下把两个人都砸死了。司机摇头道,我从来没听说上面掉下过大冰块,尤其夏天。我不知道这神瀑是否具有神力,就像那从未被人类登顶的卡瓦格博主峰,一直被神秘的传说和奇异的事件所笼罩,它是藏人心中的神山,中日美各国登山队对它的一次次挑战都以失败告终。信与不信由你,但起码要学会尊重别人的风俗和信仰。

回来的路上,天色渐晚,小陈两人故意放慢速度,和我们我们走在一起。我明白,他们担心我们会掉队迷路。回到雨崩,我们终于得见一直被云雾笼罩的神女峰。人都说,有缘人才能看见卡瓦格博的真容。暮色中飘荡着一股烧柴草的炊烟味道,走在下雨崩的乡间小路上眺望上雨崩的点点灯火,一股淡淡的乡愁涌上心头。 那时陪伴我们的人啊,你们现在何方?

小结:从天没亮走到天黑,跟地主周扒皮家的长工一个节奏。网上的数据:从西当—上雨崩村18公里,上雨崩村--神瀑来回14公里,所以那天徒步距离:32公里。总体上讲,道路并不危险难走,但爬垭口的那段路高海拔高,坡度大,是对体能和耐力的挑战。听信了别人的话,去神瀑三个小时,那可能是单程,我们用了大约6个小时,结果把老婆累惨了,在去神瀑的路上,一度累得快虚脱了。她认为在雨崩的徒步是她的TOP 1。最后说一句,雨崩的美,值得你徒步付出的每一滴汗水和辛苦。

TOP 2 Grand Canyon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USA, April 2016)

徒步距离:23-26公里  时间:10小时  难度:**** 景色:***** 心理挑战:****

鼎鼎大名的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不用多说了,这个被认为是世界七大自然奇观之一的国家公园,每年吸引近五百万游客来访。当年去拉斯维加斯,顺道去了西缘(West Rim)的大峡谷,站在大峡谷的边缘拍了几张相片,就游玩大峡谷了。2016年四月我们一行四人来到大峡谷的南缘(South Rim),这是我们十六天犹他大环线的最后一站,奔流不息的科罗拉多河仍旧塑造着大峡谷的风貌,我从当初峡谷上面的观光客变成了今天下面的徒步者。

徒步大峡谷,是众多徒步爱好者的梦想。临行前我当然做了一番功课。所说的Rim-to-Rim  (R 2 R) Hike,是指从南缘(South Rim)或北缘(North Rim)下,穿越峡谷,上到另一头。南缘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上下:Bright Angel and South Kaibab Trail;北缘只有一条路:North Kaibab Trail。所以R 2 R徒步路线之一:24.3 miles (38.9 km) if you link Bright Angel and North Kaibab Trail; 路线之二:21.4 miles (34.2 km) if you link South and North Kaibab Trail. 通常完成了R 2 R后,需要在南缘或北缘上住一晚,然后第二天搭车回到出发地。南缘和北缘间215英里,车程5个小时,Trans Canyon Shuttle提供这样的服务。有的徒步者选择在峡谷中露营一晚,但是露营需要Backcountry permit,数量很有限。更有牛人走完了Rim-to-Rim-to-Rim,啥意思?从南到北,再从北回南。看看徒步的距离,掂量一下,我们没有时间和充沛的体能一天之内完成R 2 R,看别人的攻略,可以走Rim to River to Rim,即从南缘下到Colorado 河, 然后再返回南缘。公园网站特意强调:DO NOT attempt to hike from the rim to the  river and back in one day! 八年前走梅里雪山时,我还是刚起步的菜鸟,不明路线,没有头灯和登山杖,随便穿了双旅游鞋,也走了。现在了解的多了,反而犹豫多了。临行前我虽然信心满满,但现在也心里没底,大峡谷是我们行程的最后一站, 大家现在的体力和精神恐怕已是强弩之末,难以应付这样高强度的徒步。于是把皮球推给老婆,你决定吧。临睡前老婆告诉我,她想走到Indian Garden 就返回,这些天走下来,累了。

这一夜营地非常安静,我们睡了一个好觉(至关重要)。第二天早饭后,我们和同伴一起搭乘公园内的Shuttle Bus来到了Bright Angel Trailhead(6860 英尺/2019米)。早0840出发了。俯瞰那条蜿蜒而下的小径,那就是我们要走的路了。

Bright Angel Trail虽然路程长,但平缓,下山龙的老婆,劲头十足,一路上除了骡子队,全超。路上迎面而来一位女牛人,居然光脚走在碎石的路上,让我对她留在地上的“牛”脚印一番仰慕。地图显示:Bright Angel Trailhead to Indian Garden 4.6 miles (7.4 km)。远处峡谷中那一抹翠绿的颜色就是Indian Garden。 

终于那一抹绿色不再是远处的一瞥,变成眼前实实在在的树木花草。望着远方苍凉的红褐色岩壁,这里的郁郁葱葱让我有些恍惚,Indian Garden仿佛是大峡谷中的一处伊甸园。这里是途中休息的好地方,有厕所,饮水,和露营地。我们看时间尚早,体力充沛,就临时改变主意,继续前行。我们的同伴从此返回。

再往下走,路变得崎岖,周围光秃秃的,没有绿树遮阴。我们一鼓作气,不到中午12点钟,就下到了河边。小插曲,我的登山杖下山时不幸折断,上山时我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在河边休整后,我们沿河继续前行,来到River Trail Junction(2440 feet/744m),Bright Angel Trailhead to River Trail Junction 7.8 miles (12.6km)。从这里过桥可以前往幻影牧场(Phantom Ranch),能想象到这么荒凉的峡谷中会有个饭店吗?幻影牧场够虚幻的。河对岸Bright Angel Campground有水源,当时我们觉得剩下的饮水还够用,为了节省时间赶路就没过桥补充补水。我们下山时,天气不热,体能消耗不大,没感到口渴而已。这是我们犯的一个错误。其实我们所做的准备只是走到Indian Garden ,两瓶运动饮料750毫升/瓶,4瓶矿泉水,总计:3500毫升,这么长距离的徒步,还不足一个人的需用量。路上遇到的一位独行老人,这样的上下他已经走了N多次了,还好心提醒:South Kaibab Trail上没有水源。

两座铁吊桥横跨科罗拉多河上,R2R的徒步者就从这里过桥横穿峡谷。此处的河水清澈舒缓,诗情画意,还没露出它汹涌咆哮的面目。

我们已经踏上South Kaibab Trail了,下面的科罗拉多河渐行渐远。从河底到顶上的South Kaibab Trailhead距离:6.3 miles (10.1km)。

South Kaibab Trail虽短,但更陡峭,暴晒无阴。一路爬坡,汗越出越多,水越喝越少,脚步越来越慢。只好躲在岩石下有限的阴影处休息一下,暂躲避头上的炎炎烈日。这个躲在阴凉里的小家伙好奇地看着满面通红、一头汗水的我。

与Bright Angel比,这条路线清静,少人走,也没有骡子对扬起灰尘,但没树荫和水源。此处只有厕所,让你只出不入。为了节约饮水,我们每次只是小口小口地抿,湿润干燥的喉咙和嘴唇。

这里居然有紧急救援电话。现在还是四月初,走在如果炎热的夏季,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我现在明白为为什么公园警告游客:不要试图下到河岸当天往返,如果准备不足,体力不支,是会有生命危险的。

下方的科罗拉多河已经成了一条绿线。这一路上的景色,高低远近,层次变化,非站在峡谷上面所能看到,体验到的。如果你想真想领略大峡谷的风采,就下来,行走其间吧。

登山时使用登山杖可以分担对腿和膝盖的压力,现在我手里没有登山杖,就全凭腿力了。不何时起,大腿内侧肌群开始出现痉挛疼痛,迫使我不时停下来,缓解一下肌紧张。徒步这些年,矫健的双腿也没出现过这种状况。我意识到这可能是由于日晒、出汗、缺水,导致离子紊乱,而产生的肌肉疲劳和痉挛。两瓶可以补充离子的运动饮料早已喝光,剩下的饮水有限。水,这个时候,在我的眼里弥足珍贵。老婆后来告诉我,为了让我多喝水,她只好眼巴巴地望着挂在背包边的水瓶,咽口唾沫,望梅止渴。不知这是什么植物,威武地傲立于天地之间。我真想把它当甘蔗啃了。

这上坡路没完没了。下山我们一路超速,现在反被人超。口渴和抽筋如影相随,我已经没有心思左顾右盼欣赏风景了。老婆也累得气喘吁吁,她坚持把登山杖给了我,我大腿的肌肉痉挛才得到缓解。在这艰难的时候,绝对是亲老婆!

在一处景点我们遇到了一家人,父亲、儿子和女儿,他们从上面下来观景。看我有些一瘸一拐的样子,就关切地询问,惊讶我们走了这么远的路程。在明确了离缘顶的距离后,我们不再保守,把剩下的大半瓶水都喝光了。在最后一段的路途中,肌肉痉挛大大缓解,腿力开始恢复,行走的速度也快了起来。晚上1830我们终于回到了南缘的South Kaibab Trailhead,全程总计10小时。在饮水处,我们击掌庆贺,开怀痛饮。在shuttle bus站等车时,又遇到了那一家人,儿子对我竖起大拇指说,You are my hero today! 让我虚荣心的小尾巴着实翘了一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小结:大峡谷的路并不难走,只是我们犯的错误加大了难度。经验之一:路线选择错误,应该从South Kaibab下,从Bright Angel上,这样回程的路不会走得太辛苦,因为Bright Angel路上有树荫和水源。经验之二:事先准备不足,临时决定,没有准备足够的水和食物,导致了缺水的和腿部肌肉痉挛,让我经历了那种从未有过的心理挑战,吃一堑长一智。感谢老婆坚持到底的决心,让我愿望实现,没留遗憾。

TOP 1 Lake O’Hara Alpine Circuit (Yoho National Park, Canada, August 2013)

徒步距离:不详  时间:10小时  难度:***** 景色:***** 心理挑战:*****

如果说加拿大最美丽的风景是在西部的落基山脉,那Lake O’Hara就是其中一颗最靓丽的风景明珠,它好似一处人间秘境,隐藏在Yoho National Park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加拿大最美的湖,把之一去掉。2013年八月我和同伴有幸来到这里。还记得三个月前,我们几个人打了大半天的电话,终于在下午接通,幸运地订到了进山的Shuttle Bus和今晚的营地。如果没有订到公园的Shuttle Bus,就要步行13公里进山,一路没什么风景可看。现在可以网上预定,听说同样难。

进山前,车上的工作人员讲了一大堆注意事项,反复强调这里生态环境脆弱,要珍惜爱护。营地只有30个露营点,但设施完善,这是营地入口。

Lake O’Hara就像一位高傲的美人,费劲周折才能得到她的垂青。可第一眼看到她,就被她超凡脱俗、出世般的美丽所打动。

这些天没少见大小湖泊,难比她独特的气质。如果坛里的哪位摄影大师在,定能拍出大片来。

环湖一周的小路不到3公里长,原本打算走完回营地休息,可觉得时间尚早,余兴未尽,于是我和老婆告别同伴,走上湖边一条通往Lake Oesa的路。路上遇到一个徒步者,说只需要2个小时的往返,容易啊,我们全然不知将要开始一次艰苦难忘的徒步历程。盘山小路蜿蜒而上,我们时而走在荒凉的高地上,时而穿行于嶙峋的岩石中,小溪,瀑布,雪山,青草,就是没有美丽的喇嘛庙。

一路上有四个大小不同的冰湖依次呈现眼前,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惊喜,那清澈的湖水纯净得能洗去心灵的尘埃。

Lake Oesa是最后一个,也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在Lake Oesa湖边,烟雨蒙蒙中,我们遇到了最后一位徒步者。他可能是日本人,英语讲得不大好,身上挂着攀岩的绳索和钩子,一脸的疲倦,他说他刚从上面的雪山下来。我们请他为我们照了一张合影。正是他孤独行走的背影,在回程的艰难路途中激励我们向前。

我们从Lake Oesa可以原路返回,但发现还有一条路,往更高处去,我们决定不走回头路。路越走越荒凉,坡度越来越高。有时需要手脚并用,爬过大石头,或小心翼翼地紧贴石壁,绕过巨大的岩石,流淌而下的山涧增加了脚下的湿滑。一路上,我们充分感受到高山地区的气候多变,云来了,带来一阵风雨,云走了,留下一片晴空。有时候“路”似乎消失在大山中,让我们困惑前进的路线。后来老婆发现了岩石上出现的蓝色双条标记,才给了我们明确的指引。

我发现这是一条穿行在陡坡山脊上的高路,有时还需越过山峰。走了几个小时的路,我们已觉疲惫。早餐早已在肚子里消耗殆尽,背包里除了水,没有一点食物。我们有些后悔选择了这条路线,可想想那个独自攀登雪山的日本人,比起他的艰难,这还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在陡峭的山坡上,看见一只觅食的动物,浣熊般大小,白色和褐色相杂的长毛,拖着条黄色的长尾巴,身形矫健而灵活。第二天,我问湖边小屋里的工作人员,她说这不会是狼獾,因为狼獾是一种行踪极为隐秘的动物,电影X-Men里的金刚狼,其实就是狼獾(Wolverine)。我们所见到的很可能是旱獭 (Marmot)。

然而大自然没有忽略我们的辛苦。行走于高山上,落基山脉壮丽的风光尽收眼底。从高处眺望,从Lake Oesa到Lake O’Hara,五个形状大小不同的冰湖,高低排列,蓝的绿的,像颜色不同的玛瑙宝石镶嵌在覆盖着积雪的群山环抱之中。那种视野的开阔和视觉的震撼,在下面的湖边无法想象。宁可让身体下地狱,也要让眼睛上天堂!徒步爱好者的座右铭。

我们走上一条高高的山脊,第一次在那里看到一块竖立的路牌:Wiwaxy Cap (海拔2532米)。Lake O’Hara此时已可尽收眼底,可还是可望而不可及。

在寻找前方的路线时,我们又陷入了困惑。按照地上小石碓的指示(在路上时而出现的路线标记),需要继续向上,攀过上面的山峰(事后地图上看到,那就是Wiwaxy Peak,攀岩爱好者的喜爱)。我试着向上爬,前去探路,难度很大,而且根本看不到熟悉的蓝色标记。看看表,已经晚上7点多了,根据这几天的经验,9点以后,天就会完全黑下来了,天黑了,走这样的山路极危险,如果我们找不到回程的正确路线,今晚就会被困在这大山里了。焦虑和对未知的恐惧袭上心头,伴随着饥肠辘辘和身心的疲惫,从大自然吸取的正能量和行走的美好感觉开始被滋生的负面情绪所替代。好在老婆的小宇宙爆发了,她一扫前几天徒步的衰态,一路上精神抖擞,给我以鼓舞和斗志。最后我决定从一处陡坡下山,虽然那里没有任何的标示,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彷徨迷茫的关头,一个果断英明的抉择真是关乎成败。下坡处光秃秃的,没有任何能够抓住的草木和岩石,陡峭处,我们只能屈身坐下,双手扶地,屁股一点点地往下蹭。疲劳的肌肉,加上恐高的心理,我的小腿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大脑此时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可还要绷紧神经,提防一个不留神的严重后果,这时我才深刻地体味到什么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好在我们相互扶持和鼓励,度过难关。如果你想真正了解未来的伴侣,就一起来一次徒步旅行吧,艰苦的环境才是对人性最好的考验,大自然会扫掉一切表面的粉饰矫情,还原一个人的真实面貌。

当我们又看到岩石上出现的熟悉的蓝色标记时,那种兴奋就像看到了中奖的彩票。小路沿山腰间蜿蜒而行,忽高忽低,Lake O’Hara湖边的小木屋越来越清晰了。可是“望山跑死马”,我知道还不是放松的时候,我们还处于高坡上,还没进入湖边的松树林带呢。可举着希望的火炬前行,心情就放松了。

当我们最终穿过湖边的松树林,重新踏上环湖的小路时,已晚上九点钟了,迎接我们的是湖边落日的余晖。

天空、山峰、树林一起被落日倾倒在宁静的湖面,清澈的湖水把真实和映像调绘成一幅近似虚幻的画面。

一个男人独自坐在湖边的椅子上发呆。突然间,我的脑中莫名其妙地想起新东方教科书上俞敏洪的名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小结:后来我才知道,我们那天走的路线是Lake O’Hara Alpine Circuit的一段。正确的方向应该是顺时针走,从湖边开始,先上Wiwaxy Cap,然后去Lake Oesa,因为走下Wiwaxy Cap的陡坡更危险。我们正好反了,无形中增加了难度和危险。不过这次意外的徒步,不但让我收获了无敌风景,更是一次难得的心路历程,在高山上困惑、焦虑、恐惧、恐高、疲劳、饥饿,无不挑战了我体能和心理的极限,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Lake O’Hara我心目中的 TOP 1,我为你倾倒。

2017年展望:为了庆祝是加拿大150岁的生日,今年国家公园对所有游客免费。响应政府的福利,打算夏天去一趟东海岸的Newfoundland 那里有Gros Morne National park。旅行不是完成任务,世界之大,风景之多,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结缘而行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