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孤品曾被当床用

(2015-11-13 09:59:53) 下一个

孤品曾被当床用“王世襄先生的旧藏”的图片搜索结果

这对大柜子是王世襄先生的旧藏,曾经在他摆满老家具的北京芳嘉园瓦房里当床睡觉用。

古代髹漆家具中的孤品

这对俪松居旧 藏“大明万历年造”款黑漆描金彩绘青绿山水宫苑人物图龙纹顶箱大柜,每件都由顶箱和竖柜组成,俗称“四件柜”。该柜表面采用黑漆描金彩绘工艺,各部分分别 绘有缠枝莲花五爪龙纹、缠枝莲花纹、山水、仕女、瑞兽和建筑风景图等。柜背黑漆光素,竖柜柜背横额描金写有“大明万历年造”双框楷书款。

像这样的大柜,在中国古代髹(xiū)漆家具里极为罕见,与它同时代有顶箱的大柜子本来就只有60多件,而采用彩绘工艺的,目前所知 的除此之外仅有4件,多为海外美术馆和私人收藏。落有官方款识的明代及清代早期柜类髹漆家具带顶箱柜的就更少,除此对之外,目前已知的仅有3件(对),其 中一件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另外两件被海外收藏。而同时具备了彩绘、官款、顶箱等几大要素的古代柜子仅有此对,显然它是中国古代髹漆家具中的孤品。

曾见证王世襄窘迫人生

除了历史价值,这对大柜子还因为是“京城第一大玩家”王世襄先生的旧藏、曾经见证了大收藏家的清贫窘迫而备受瞩目。

王世襄祖传的北京芳嘉园四合院大宅共有11间房,后变成了八家人共住的大杂院,王世襄夫妇只居住在其中的三间大北房。王世襄穷尽一生之力收藏到的明清老家具堆满了房间,客人来了就只好坐在他那名贵的明代家具上,每天,王世襄还用黄花梨方桌来切菜揉面。

那 三间瓦房冬天寒冷、漏雨,唐山大地震后,这些房子都成了危房,顶棚脱落,地上积水,成了名副其实的“漏室”。唐山大地震期间,王世襄夫妇用这对大明万历年 造的顶箱大柜来当床睡觉,当时,很多来访者都对此留下了深刻印象。黄苗子先生还为这张特别的“床”作了幅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批是 “斯是漏室”。

为买柜子还向友人借钱

至于这对大柜的来历,拍卖方给出了流传过程。1950年代初,此柜到了王世襄手上,而据王世襄推断,此柜很可能是清末民初从故宫逸出,随后落入北京一名医世家。当时,王世襄为买柜子还跟画家惠孝同先生借了200元,两年以后才还清,因为货币已经贬值,王世襄还觉得很愧疚。

文革期间,此柜被迫上缴,1973年落实政策时,此柜还有其他木器尚未退还王世襄,粉碎四人帮后,经过一番波折,由故宫博物院院长吴仲超主持退还。

由 于王世襄家中实在局促,拍照不方便,所以他1985年出版经典著作《明式家具珍赏》以及1989年出版《明式家具研究》时,都没有收录此对大柜。直到 2008年《中国古代髹漆家具》 出版时,这对俪松居旧藏“大明万历年造”款黑漆描金彩绘青绿山水宫苑人物图龙纹顶箱大柜才编入书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