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海外遗珍——皇朝输出的“中国制造”奢饰品

(2015-11-12 04:21:57) 下一个

东方文明的海外遗珍——皇朝输出的“中国制造”

博物馆藏17 世纪荷兰油画,上面的盘子都是中国的出口名牌

与大量白银流入大明相对应的,是同样价值的货物出口到海外。如果仅看白银的全球之旅,那些如潮水般涌进中国的银子,几百年后已经跟着退潮的海水消逝得无影无踪。整个时代的货币遗存主要就体现在一些文字和数字上,只有少量古旧银币可供考证。但是从贸易发展史的角度看,白银时代却给后世留下了一座实物丰富的贸易博物馆。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们开始珍视自己的历史遗产。俄罗斯和东欧诸国近年来都出现了一个相同的潮流:到往昔贸易伙伴的家里去寻找祖上的传世珍宝。中国人也一样,他们在西欧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宝贝,那就是明末清初留在洋人手中的 “中国制造”。

在查看出口的那些实物之前,我忍不住想先说说从白银时代开始的中国文化出口。应当说,西方的传教士和早期到来的葡萄牙商人,相当成功地把中国无形的传统和人文风貌变成了有形的文化输出,最有代表性的形式当然就是书籍和版画。据 1800年在伦敦出版的《中国简史》的列表,截至18世纪末期,西方出版的中国主题的学术性图书已达80多种,各种游记、笔记更多如牛毛。

1719年,第一本关于中国探险的小说已在英国面世。孔孟及春秋各派学说都被翻译成西文。对经典的严肃解读和道听途说的神灵故事,同样在欧洲的上流社会广泛流传。

东方文明的海外遗珍——皇朝输出的“中国制造”

▲中国大门打开的时刻:绵延的田野与神圣的光芒

上边这幅画是1655 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的首页。这16 幅地图的制作,是基于明代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和实际的测量,页面40cm×60cm。它制图精美,印刷考究,今日翻开仍然让人凝眸屏息,叹为观止。明末清初的中国,就是以这样的非凡气势被介绍给了西方。

明末清初器物的出口,使原先西方对中国的凭空想象逐渐有了实物的载体。最早从事大规模中国商贸的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在今天的阿姆斯特丹,站在市内连接着海洋的运河港口,回味当年满载中国货物的商船靠岸的场景,作为一个中国人,内心仍旧充满了自豪。对这个由7个小小的地区组成的联邦共和国来说,商船卸下来的不仅是利润,也证明着遥远的东方帝国的确名不虚传。

首先,明末中国组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令西方人深感惊讶。这种生产并未超脱传统工艺,也未出现新的生产关系,好奇的西方人称之为工业性革命(industrious revolution),以别于后来的英国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1976 年,在英属圣赫勒拿岛的附近海域,发现了一艘1613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白狮”号。它满载着来自中国的商品,但不幸的是没有能够到达目的地。根据有关的装船资料,它运载的是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和东南亚诸国出产的香料。从海底打捞上来的一大批青花瓷,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光洁釉亮(现保存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除了损毁瓷器的碎片,这一艘沉船清理出的完整无损的瓷器,比400 年来西方保留下来的同时代瓷器总量还要多。据另一记载,17 世纪初年,一个大型贸易船队平安抵达荷兰,他们带回的瓷器共有1 万多件,总重超过50 吨,可见中国生产能力及出口规模之巨大。

 

东方文明的海外遗珍——皇朝输出的“中国制造”

▲沉船打捞上来的明末出口瓷罐的盖子,可以想见商船运载的货物规模

明末出口的商品品种极为丰富,应有尽有。有一段记载是:当年在春季季风吹来的季节,30~40 艘中国式帆船满载丝、棉、瓷器、火药、硫黄、钢、铁、水银、铜、面粉、栗子、茶叶、风干食品、家具及其他珍奇物品,排山倒海般地从福建港口驶向菲律宾的马尼拉。在那里经转载后,欧洲人的商船从

马尼拉驶往远方新兴的消费大国,包括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一位荷兰的富商赞叹道:中国的货品既可以满足一位百万富翁的独特需求,也可以满足百万家庭的普通消费。

不少出口物品被西方人一代一代保留下来了,如瓷器、彩绘的墙纸、雕漆家具,但大部分物品被消费或后来损毁了。今天去访问一些保存较好的欧洲中世纪的贵族城堡,可以看到在一两个房间内摆设着精美夺目的大件瓷器,四面墙壁都是用中国风情的壁纸装饰的,还有许多明末清初匠心独具的实用家具。和清初康熙朝相对应,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就特别着迷于来自中国的物品与文化,在巴黎皇宫里还修建了中国庭院。

除了规模,“中国制造”备受青睐的是它们独特的材料和上乘的质量。最近有英国友人来访,大家谈起中国人现在是西方名牌的粉丝,不知何时中国名牌能够打入西方的消费市场。其实这件事,400 年前中国人的老祖宗就已经做得非常漂亮了。比如明末生产的青花瓷器,牌子就可以叫“景德镇”,在荷兰、英国、法国的市场上都很吃香。拥有这个牌子的壶碗瓶盆,就是身份的象征。它们还会成为油画题材,进入艺术的殿堂。1590 年出版的一本书叫《哈克雷游记》,作者在景德镇亲自采购,他以权威的口气评论道:“这是世界上陶土制成的最棒的器具。它们有三个品质——纯净、优雅和结实耐用。”明代匠人肯定也没有料到,他们的手工制作流传至今,竟成了价值连城的古董艺术品,而且和金融资产配置扯上了关系。

▲流传到伦敦的明代瓷器,别有一番品相

有了中国人的用具,随之而来的是引入中式生活习惯。尽管英国人在对华贸易上落后了葡萄牙人、荷兰人100 年,但他们在移植中式品位上却开风气之先。比如, 英国东印度公司1637 年开始在印度做中英转口生意,它把中国的喝茶情趣带到了英国,“茉莉花茶”是其中的一大名牌。从17 世纪起,下午茶成了英国人的特殊爱好。据东印度公司的运输记录,为了迎合英国民众的兴趣,东印度公司在采茶季节要保存近一年的茶叶库存。不论是社会的上层还是普通家庭,英国人都会在家里放一套“康熙年制”的瓷器茶具,有些甚至还为茶叶盒上了锁,很时髦也很考究。许多绅士还会像中国文人那样穿上一件手绣的丝坎肩在街头炫耀,那感觉恰似今天淑女手中拎了个名牌包。

透过明末清初民间贸易的窗口,输出的不仅是强盛东方帝国的物质文明,更提升了欧洲人对中国文化与传统的推崇。那些参与到东方贸易的人说:商船到达中国之前,曾在海路上见到许多其他亚洲人,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文明独立、政治管理制度如此完善、社会伦理与文化具有如此久远深刻的渊源,中国城市街道宽阔整洁,牌坊高大气派,百姓健康平和。法国的著名启蒙大师伏尔泰受到传教士的影响,在他的《哲学辞典》里不无憧憬地说:“我们跑到中国寻找瓷器,似乎我们就没有瓷器;我们用他们的丝绸做衣衫,似乎我们就没衣料;他们的中草药放在水里喝,好像我们这里不曾出产过这些植物……”对西方人而言,如果没有与明清的贸易交流,对东方智慧的了解就无从谈起。

在白银时代,皇朝输出了“中国制造”,换回了大把外国货币;用祖宗的文化“入侵”了欧洲,同时屏蔽了任何西方科技思想在民间的传播。这种不对称的交流为日后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埋下了伏笔。国公 编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