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我所知道的屠呦呦

(2015-10-05 05:25:27) 下一个

2015年諾貝爾獎生理或醫學獎由屠呦呦等三人分享。(圖片來源:AFP)

第一次见到屠呦呦是1988年在中医研究院。我和我的老师杨贵贞教授讨论中药抗艾滋病的课题。她说可以借鉴青蒿素抗疟疾的路子,并带我去见了屠呦呦教授。两位老太太讨论的很热烈,我只是在个别地方插了几句言。特别好奇在当时特殊的经济和政治条件下,一群非顶尖的科研人员为何取得重大性的原创成果?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协作攻关;任务导向,没有论文考评指标;利用中药优 势,承古融今……答案不一。但是,屠呦呦个人能力不能否认。“她是一个执着的人,业务基础好,获奖是名至实归。当时做青蒿素的时候她自己也没有把 握,但非要攻下来不可,亲自到海南岛疟区恶劣的环境里搞实验,经历了多次失败。无论外界环境重视不重视中医,她自己都坚持做下去。”

据她讲,青蒿的水提物,抗疟效果不明显。后来去问老中医,被讥讽 ‘不会读原文吗?’。屠呦呦正是从《肘后备急方 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中受到启发,古人为何将青蒿“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了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水煎剂无效、95%乙醇提取物效价仅30%—40%。1971年,屠呦呦本人的一个关键作用是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其提取物抗疟作用达95%—100%,这一方法的提出立即导致发现青蒿的高效性。1971年10月4日,在经历了190次的失败后,屠呦呦终于获得了对动物体内疟原虫抑制率100%的青蒿中性提取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6)
评论
白梅笑寒 回复 悄悄话 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教授!
谢谢你的分享!
swj2000 回复 悄悄话 所以,第一个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44年前就应该有了。
船歌悠扬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国公。曾经看到有人在文学城上把中医喷得呀,快成了下九流了。现在好了,不用再诋毁国之瑰宝了。
国公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wj2000' 的评论 : 心平气和,才能高寿。她老人家,听到获奖的新闻,如清风拂山岗。
swj2000 回复 悄悄话 多谢国公的介绍。屠呦呦44年前就发现青蒿素作用了,如果她没有这么高寿(85岁),不就错过了诺奖吗?
TJKCB 回复 悄悄话 诺奖感慨:我们早有阴阳和和散,何必稀罕那买春的伟哥汤!
(2015-10-05 10:03:33)下一个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frontend.php?act=article&blogId=64021&date=201510&postId=204508

我们的祖先为了试药尝药,付出过很多代价。而这些不良后生可畏,不珍惜,糟蹋东西!



西方人不管有多笨,也没有把上帝的启示当儿戏。我们东方的聪明人,怎么能把祖宗的启示当儿戏呢!



壁虎的断尾再生,对于现在整形外科断肢再植,能够忽视吗?这是一个比如啊!
万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zhz' 的评论 : 是
czhz 回复 悄悄话 白求恩的?
秦臻 回复 悄悄话 值得尊敬的屠教授。
国公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农家苦' 的评论 : 谢谢。老了。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下一位我相信是国公兄!
SDUSA 回复 悄悄话 祝贺!
rongrongrong 回复 悄悄话 祝贺屠教授!
诚信 回复 悄悄话 祝贺屠教授!
国公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幸福剧团' 的评论 : 我已经等了多年了,哈。喝一杯!
幸福剧团 回复 悄悄话 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