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中国古陶瓷碗底足的变迁及其原因(上)

(2015-07-10 02:38:50) 下一个

原载《中国陶瓷》 2006年5月第五期   景德镇陶瓷学院  张红梅

【摘要】碗底足的变迁是整个古陶瓷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底足鉴定是古陶瓷鉴定的一个重用组成部分。针对碗底足变化的主要特征和碗底足变迁的主要原因,深入 浅出地论述了碗底足经历的平底和圈足两大发展阶段,以及推动碗底足发生演变的窑炉技术,装烧方法,成型工艺等制瓷工艺原因和社会经济文化原因。

【关键词】:古陶瓷碗,底足,变迁,原因

引言

       民以食为天。汉《淮南王传》注:“食器杯碗之属。”碗,使人们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日用器皿,也是传统陶瓷制品中烧造量最大的一种器物。东汉许慎《说文解 字》云:“碗,小盂也,字或作。”明代罗欣《物原》中云:“轩辕作碗碟。”事实上,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代,距今7000多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河 北武安磁山早期仰韶文化遗存中的红陶碗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碗。战国以后,碗逐渐成为人们常用的生活器皿之一。到唐代时,碗已经成为生产量最大的一种陶瓷日用 器皿。从古到今,不仅碗的形式变化多样,如六朝的青瓷莲瓣纹碗,唐代的海棠式碗,花口腕,宋代的斗笠碗,元代的折腰碗等等,而且碗的用途分工也很多,如饭 碗,茶碗,注碗,盖碗等等。然而,不管碗的功能和花样如何变化,每一个历史时期碗底的造型却基本相似,具有阶段性特张。和其它陶瓷器皿一样,碗的变迁与时 代发展和社会风尚密切相关,碗的底足也随着相应地发生着深刻变化,是历代古陶瓷器物上的时代特征最明显的部位之一。

【转】中国古陶瓷碗底足的变迁及其原因(上)  图1.红陶绳纹碗  大地湾文化

 

【转】中国古陶瓷碗底足的变迁及其原因(上)  图2 彩陶碗   大溪文化

   

    1.  碗底足的主要变化特征

      从新时期时代到清末约一万年的时间里,陶瓷碗的底足演变轨迹可以概括为平底和圈足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平底碗和圈足碗都出现在新时期时代,并且并行延续至今。但他们却在不同历史时期各领风骚。具体如下:

【转】中国古陶瓷碗底足的变迁及其原因(上)      图3   假圈足

 

【转】中国古陶瓷碗底足的变迁及其原因(上)  图4   饼形足

  1.1  平底阶段-新石器时代至唐代初期

    平底碗即实心足碗,其平底是在制坯时对足部平拍或平切而成。平底不仅保罗与碗腹底平齐,无足台的全平底,卧足,还包括突出腹底,有足台的圆形饼足,假圈足 等几种实心底形式。有器就有底。时光倒流一万年,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新阿敏体会着泥与火创造的奇迹,烧制了许许多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红陶,灰陶,白 陶,黑陶和彩陶。古人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根据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来看,这些器物底足的形式十分多样,有平底,圜底,三足,袋足,尖底,圈足等等,尤其以 圜底和袋足器等为多。碗作为最早期出现的器物之一,与其他原始器物不同的是,它的底足造型绝大多数采用了各种厚实的平底,并且沿用了数千年,知道唐代才逐 渐改变成以圈足为主。这期间,先秦之前各种平底碗都有,因地域而不同,三国两晋时期则多为卧足平底碗,有了叠烧支痕;南北朝起以有足台的饼行足和假圈足平 底碗为主,并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

 

  图5  越窑青釉玉璧底碗 (唐中期)

 

  图6 邢窑白釉玉璧底碗 (唐晚期)

 

  图7  景德镇灰胎青瓷碗底 (五代)

   1.2 圈足阶段   --- 唐中期至今

    圈足是指器物底部以一个有一定宽度的圆形圈拖起器身。圈足的出现几乎与陶器的出现同时,早在新时期时代就出现了圈足簋,圈足盘,圈足尊,圈足壶,圈足杯 等。在长江中下游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北阴阳营文化等遗存中都发现有圈足碗,但是直到中唐以前平底一只是碗底的主流。圈足从中唐开始逐渐成为碗底足主 要形式,宋以后大为盛行,成为时代特点。

 

  1.2.1 唐、五代

   唐初的碗仍较多保留了隋代碗的造型:深腹,直口,平底。唐中期以后,开始出现一种足墙较浅,足底边宽,中心凹如小圆圈行似玉璧底足的碗。这种碗晚唐以后大 量出现,并且从玉璧形底逐渐向玉环行底和宽圈足方向发展。五代时,玉璧底逐渐消失,宽圈足占据主流。唐代碗底无釉,有支钉痕;五代碗器底满釉,有支钉痕。

 

   图8  宋初中期青白瓷碗底

  1.2.2 宋代

   北宋初中期:碗圈足足墙较宽,底端烙有支钉痕或垫饼痕。

、北宋中晚期至南宋:圈足足墙细而矮,多为釉底,仰烧的有支钉痕。

 

  图9 (a,b)宋中晚期青白瓷碗底  (c)仰烧碗底

  1.2.3 元代

   碗多为小圈足,器底无釉,以枢府瓷和青花瓷碗维多,底心有明显乳钉突起,且有明显旋纹。

   枢府碗:足径约为口径的三分之一,足壁厚,削足规整。

   青花碗:圈足外墙斜削且往往留有浸釉时手指抓痕。

  图10 覆烧碗底

 

   

   图11  元代  青白瓷碗底

 

   1.2.4 明代

    碗圈足较矮浅,除嘉靖时为上厚下薄的倒梯形圈足外,其余均为底足平削,有跳刀痕,多有乳突,多为釉底。此外,永乐时为极白的细沙底,抚摩之有糯米感,宣德时圈足多有棱边感。

              图12a 明代民窑青花瓷碗底

   

         图12b  明代宣德官窑碗底

   1.2.5 清代

     圈足多为釉底,底端一圈露胎处较狭细,早期圈足足壁内,外斜削且呈尖状,足边大多缺损,从康熙中期开始,足边滚圆的“泥鳅背”盛行。

   图13a  泥鳅背碗(清康熙)

  图13b  泥鳅背碗(清雍正)

 

 

未完待续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荔枝100 回复 悄悄话 很有兴趣,可是前面几张照片显示不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