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摇铃尊

(2014-12-03 12:26:44) 下一个

纸槌瓶,又称摇铃尊,为康熙官窑的创新式样,平底内凹,均有款,所见多为青花及釉里红两个品种;凤尾尊为当时的流行式样,因其口、足外撇形似凤尾,故名。它是从花觚演变而来的,线条优美,舒展流畅。多是康熙中、晚期产品,无款居多。
纸槌瓶造型俊俏挺拔,直口丰身,全身花饰繁密,层次丰富,口沿绘卷草纹,其下绘以三组折枝牡丹纹,肩部分绘卷草纹与覆莲纹装饰。

    纸槌瓶折肩以下高凸,绘有缠枝花卉纹与腹部下缘的缠枝花卉纹相应,腹部突起十组开光,内绘各式折枝花卉纹,绘画笔触娴熟,青花苍雅深沉,颇见永宣遗韵。圈足处亦绘卷草纹,与口沿、肩部的卷草纹上下呼应。

    另外,此瓶的底部有青花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

    如果从此瓶器型的规整以及画工、清花色泽等方面来看,这只纸槌瓶无疑是件官窑的精品,但就是瓶底的款识,使得它露出了破绽。

    款识的字体初看起来端庄工整,雄健有力,字与字之间距离比较大,很像是真品的款识。但细看的话,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因为,如果是真品款识,那么每笔都应该有顿触,而且“年”字最后一横在上部,中间一竖脚很长。

    但眼前这只纸槌瓶的款识,显然并不是这样的特征,那么,瓶的款识肯定是有问题的,既然款识不对,那么这只瓶子真伪也就不难确认了。

    这只纸槌瓶的式样,肯定不是康熙年间的产物,写康熙的款识,明明就是张冠李戴。这只纸槌瓶纹饰的特色与绘画摹求的效果,其蓝本显然是来自永宣窑器,然而现今所存的永宣御物未见此造型,与之相近的只有永宣青花直身水注,我怀疑应该由此转变而成。”

    “但以现存实物来看,这种纸槌瓶的造型应该是乾隆朝所新创,嘉庆和道光官窑也有烧造,就是青花色泽、纹饰精致程度与前朝相去甚远。乾隆创烧的东西,却被按上了康熙的年款,这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