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鱼符

(2014-12-02 21:23:36) 下一个

秦汉时期都是虎符,而唐代采用了十二生肖内位于虎后的兔来代替,叫做银兔符。不久,又改用鱼符。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取鲤鱼的“鲤”与李姓谐音的缘故。……”到了武则天当朝后,她把鱼符改为“龟符”,中宗年间又恢复为鱼符。

    鱼符一般长约6厘米。宽约2厘米。头部有一圆孔,可以穿绳系挂。分左、右两半,中间有“同”字形榫卯可相契合。

    有些鱼符还在底侧中缝加刻“合同”二字。分开后,每半边符上只有半边字。合在一起才见完整的“合同”两字,所以又称此符为“合同”。

    现在签约,一式两份,中缝盖章,双方各持一份凭据。这种凭证统称为“合同”。“合同”一词正是由鱼符而来。”

    鱼符内侧有刻文,注明佩符人身分或鱼符的使用范围。根据《大唐六典》记载:太子用玉质鱼符,亲王用金质鱼符,一般官员用铜质鱼符。现在传世及考古发现的鱼符大多为铜制品。   同样大小的金比铜差不多要重1.17倍,所以两者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如果认识这三个东西,只要稍稍一想,就能知道其中的奥妙。这金鱼符并不是纯金,而是合金。这些锈状物极有可能是墓室内银器和铜器与墓室内其他物质接触反应,在金器表面沉积造成的,由于墓室内硫的含量较高,我推测,这些锈状物一定是金属硫化物,如硫化铜、硫化银。硫化铜、硫化银是极难溶物质,因此,一般的酸碱或溶剂型的清洗剂难以除去这些硫化物。”硫化物是可以在氧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从溶解反应中产生的硫离子氧化成单质硫,使得溶解平衡破坏,溶解反应不断进行下去,最终全部溶解。”

    “众所周知,金这种材质是非常耐腐的,与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只有腐蚀性极强的王水才能溶解金。有人之前就实验过,使用氧化剂过氧化氢,再添加适当其他助剂,就能够有效除掉这种锈状物,且金饰毫发无损。”  其实鱼符还是很好打开的,之所以合在一起,也是因为有锈迹作用的关系。小心的用工具把鱼符中间缝隙处的锈状物清除干净,到最后,两半边的鱼符就自然的分离开了。

    鱼符内部的颜色和表面可不一样,看起来金光闪闪,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其材质确实用的是黄金。

    鱼符使用的是“同”字形榫卯,在“同”字下面则写着使用者的名字和地位。

    这个鱼符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三子颍王李璬所用。

    这李璬其实还是个挺有能力的皇子,他性格俭率,据史书上记载,他安禄山之乱时,被封为蜀郡大都督,带领将领渡过绵州江时,登上船看见彩席作为地毯,就命人撤去。

    而且,当时李璬初奉命,因为事情仓促没有受节,绵州司马史贲说要让人布置旌节“先驱道路,足以威众”。

    李璬大笑道:“我为真王,还用什么假旌节?”

    不过这李璬这人不知道是没眼力还是有些骄狂,行至蜀都时,当时唐玄宗的宠丞崔圆前来迎接,并拜于李璬的马前。

    李璬也不制止,于是惹得崔圆大怒。虽然,玄宗到成都后,李璬管事两月,人民安定。但后来还是被崔圆所奏,罢居内宅。

    至于个中原因,到底是因为李璬真的做错了事情,还是崔圆因为迎接的事情怀恨在心,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现在看到的唐代鱼符,一般都是铜鱼符,金质的非常少见,而且这个鱼符保存的还非常完全好,更是难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