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习近平小时人缘不好 “二进宫”后学会搞关系

(2013-11-25 00:33:43) 下一个


习近平小时人缘不好 “二进宫”后学会搞关系

 
金睛

习近平能有今天的地位,除了其父习仲勋一生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做人原则外,和习近平少年时在陕北农村所经历的苦难、以及在逆境中如何成长也有一定关系。

“文革”挨整主动下乡

据《习近平自述》一书描述,“‘文革’中我们家被抄之后,搬到党校里去。到党校后,因我有一股倔劲,不甘受欺负,得罪了造反派,有什么不好的事都算在我身上,都认为我是头儿,我被康生的老婆曹轶欧作为‘黑帮’家属揪出来,那时,我十五岁都不到,他们说,枪毙够一百次了。”

后来习近平被送往少管所,当时少管所设有“黑帮”子弟学习班。去少管所的时候,正好是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毛泽东开始整知识份子:“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在学习班体会到“不自由,毋宁死”的习近平脑筋转的飞快,马上到学校报名,要求上山下乡,说是“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延安去。”造反派一看,去延安基本上属于流放,就让去了。

北京“二进宫”后学会怎样“来事”

刚去延安梁家河村的习近平在村里人缘不好,上下不招待见,与同去的知青不合群。

据习近平回忆:“上山下乡时,我年龄小,又是被形势所迫下去的,没有长期观念,也就没有注意团结问题。别人下去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老百姓对我印象很不好。”

5个月后习近平回北京探亲,又被关进“学习班”,半年后被放出来。正在习近平犹豫还回不回农村时,习近平的姨父给他讲了在困境中怎样得到民众的帮助,谈到当年中共在太行山穷途末路时,“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

少不更事的习近平得此点拨,一下子“开窍”了,在北京“二进宫”再回梁家河后,就像换了一个人,努力跟群众打成一片,上下关系都搞的不错,按现在百姓话——会来事了。

正是学会了怎样“来事”,习近平在其父亲还未平反的情况下,在农村入了党,被当地推荐上了清华,从此在中共内部平步青云。

联络本文作者请发邮件到:jinjingyongmeng@gmail.co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