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狼的嗥叫

土狼游走四方,现今在美国乡村自我放逐。喜欢边走边写边拍。 爱美人爱山爱水爱人间情愁最爱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美国人民银行

(2023-05-05 05:07:57) 下一个

今天是5月5日,是Cinco de Mayo。是墨西哥的一个节日,对于逢节就喝一杯的我,再次举杯。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自然不可能有类似“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存在。但其实这人民这词在美国其实用的一点儿也不比中国少。林肯的三民主义里面就用了三个人民,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这个说法来自1863年11月19日林肯总统在盖底斯堡的演说:“愿这些死者不会白白死去——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领导下重获自由,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会从地球上灭亡”。

这中文一翻译就简化了,把人民这个词的人省略了,成了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没有在美国生活,或者对美国文化不了解的人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使用人民这个词。再次特此解释一下。美国的官司,只要是政府公诉的,都是The People (of xx State) 对 某某。

今天要聊的不是美国的政体,而且美国近来几家银行接连破产被政府接管的事儿。从硅谷银行到关于第一共和银行破产,本豹已经早有预料,也在今年3月15日写过文章发在文学城里。今天从美国人的性格谈谈。

虽然电视媒体上的美国人都是口若悬河的辩论家,但他们只代表美国的一小部分。多数的美国人,普通白领和蓝领都很节制地表达他们的观点。因为说出来的话,总会有一部分人不喜欢听,甚至招来麻烦。现在除非是很近的朋友,普通美国人之间都不太会谈敏感性的国际大事和国家大事。这样也自然给不了解情况的人一种美国人现在沉默寡言的印象。

随着我们在美国生活久了,了解多了,身在其中才知道他们表现出来的样子和他们的内心差距很大。美国人很实际,重里子不太在乎面子。诸如大喊大叫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事儿,在美国文化里玩不转。因为看见的人只要报警,让警察来解决就好。毕竟现在早已不是单挑的时代了。即使退到西部牛仔的年代,你在西部片里看过几个牛仔只骂人不动枪的?也就是说,从那个年代开始,美国人解决问题就直击要点。

说到银行倒闭的事件,我在从前的文中分析过的,没有一家私人商业银行可以经得起大规模的储户挤兑的冲击。银行的准备金能有10%就算不错的了,因为银行赚钱就是靠房贷和支付储户利息间的利息差。所以,银行必须要把尽量多的钱借出去,这样才可能产生资金回报。剩下的准备金就是为了散户平时来银行取现金准备的。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下,散户间有人存钱,有人取钱,基本可以平衡。再加上一些准备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这波银行倒闭潮来势汹汹,你要说背后没有推手我不会信的,虽然我不知道推手是谁。这一波的银行倒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某一家或两家银行被挤兑,大量的储户要一下子提走很多钱。就这一招就屡试不爽。连宇宙第一大行摩根大通出来托着第一共和银行都不管用。这波风潮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把盯上的银行搞垮,不达目的不罢休。这两天新的目标银行出现了,太平洋西部银行和第一地平线银行又遭受重创。银行板块表现烂的不能再烂,连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这样巨形银行市值也被拦腰斩断(离历史最高股价)。根据今天的《今日美国》(USA Today)的一篇报道,美国接近190家银行可能会倒闭。以下是链接: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close-190-banks-could-face-163717073.html

大规模挤兑的也包含着广大的美国人。他们不懂深奥的金融道理和华丽的名词,他们却很懂真金白银。人家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存在银行里,那是对银行有信心的时候。这一波看不懂的操作让普通的美国人对银行的安全深感不安和恐慌。他们就有默默地用实际行动来表示自己的愤怒。他们不抗议,不谩骂,一言不合就取钱。每个人的钱不多,许多人加起来就是很多的钱。现在的情况是被这一波盯上的银行的储户都处于逃生模式,已经不考虑理性了。在现实生活中,人多的场合大家这些恐后地逃生,极其容易出现踩踏事件。在银行储户挤兑的场景下,倒是没有踩踏情况,但银行恐怕难逃倒闭的命运。而苹果公司推出高利息的美国版余额宝,更在这一波里起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很多储户从银行取钱转到苹果的账号下,为了高利息。

的确,在和平时期,在政府屡屡表示经济没有衰退的年代,在没有“外部势力”干预的情况下,完全就是自己内卷的结果。这几家银行就像看上去的健康人,现在分分钟血管爆裂,尸横街头的操作,换了谁敢相信呢。真的不能怪普通的美国人。存钱利息本来就低得可怜,现在到了超过25万FDIC保险上限的钱分分钟灰飞烟灭的情况,这些银行还能跟别人唱理想情怀吗?有人说这一波是大银行在割韭菜,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难保这把火不烧到大银行自己身上。虽说是“大到不能倒”,但真的是这样吗?谁敢打包票?哪一家银行在倒闭前会认识到自己会倒闭的?

美国人民很厉害。美国人民很行。 忽然我发现,这“美国人民很行”几个字怎么看都像是“美国人民银行”。对不?莫不是我的视力下降太厉害了吗?

终于我在喜欢使用“人民”(people)的美国,找到了一家“美国人民银行”,只是写法稍微改一下,写成“美国人民很行”。

豹子土狼 2023-5-5 写于 Virginia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土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虎上山' 的评论 : 这个很难说,每次都是危中有机。但太平盛世却隔上10来年来一次波澜,也是心惊。谢谢老虎上山评论!
土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武胜' 的评论 : 嗯嗯,也是。但涓涓细流集腋成裘嘛。谢谢评论!
武胜 回复 悄悄话 个人有25万以上活钱在银行里的是极少数,应该以商业储户居多,所以挤兑的人民性不强啊。
老虎上山 回复 悄悄话 那你觉得经济危机是不是要来了?
土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irefox01' 的评论 : 谢谢火狐兄鼓励!
Firefox01 回复 悄悄话 实在人,实在文,文如其人。谢谢分享!
土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完全同意你的分析。主因是政策层面造成的,挤兑只是骆驼背上最后一根稻草。谢谢新林院的专业评论!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在和平时期,在政府屡屡表示经济没有衰退的年代,在没有“外部势力”干预的情况下,(银行倒闭潮)完全就是自己内卷的结果。】
如果内卷的定义是“行业内互相倾轧”的话,“内卷”并不是这次银行倒闭潮的主因。
这次银行倒闭潮的直接主因是利率快速上升。在利率快速上升的大环境下,当存款人要提款的时候,银行要把手上的国债债券在市场上卖掉以换取现金,其价格会低于面值。SVB因此损失了100多亿美元。
这次银行倒闭潮的间接原因是拜登上台以后通货膨胀率快速上升,美联储为控制通货膨胀率,不得不快速加息。
拜登给各种各样的人撒很多钱,可能是出于“乐善好施”的好心,但发钱太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储蓄缩水。所以,光凭“好心”治国是不够的,还要知道出于“好心”的撒钱措施会带来什么副作用。
观察这几年通货膨胀率,就可以看出拜登2021年1月上台以后,美国通货膨胀率就开始急剧上升。
2020年 1.2%
2021年 4.7%
2022年 8.2%
土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好像是这样的。谢谢京妞鼓励!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这一波不光是储户提款。 还有更正要的是银行本身的债务。 狼博这篇写得有意思。 点赞。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美国人很实际,重里子不太在乎面子。诸如大喊大叫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事儿,在美国文化里玩不转。因为看见的人只要报警,让警察来解决就好。毕竟现在早已不是单挑的时代了。即使退到西部牛仔的年代,你在西部片里看过几个牛仔只骂人不动枪的?也就是说,从那个年代开始,美国人解决问题就直击要点。 ”。 很赞这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