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拼到老

在字句里看过去现在和未来
个人资料
chunfengfe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往日珍馐道道忆(6)--霉鱼

(2013-08-17 21:48:03) 下一个
上次忆文提到小时候,母亲会在年关或者家中有喜庆时节调羹。让年幼的风风享受一番喜庆的实质性味道,给平凡的人生增添了许多鲜美的回忆。其实一个人,拼死拼活地工作做生意挣钱,图的是什么?还不是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其中吃占一条。中国人法国人都比较重视享受饮食,除了填饱肚子之外,饮食也是一个桥梁,运输着思想和感情。当然慷纳税人的钱,慨自己的利益不在风风文题之中。

海外的华人上网逛论坛,除了说吃之外,还愿意舞文弄墨,写点艺术化的文字,譬如诗歌、博客和杂文,贴点艺术照片、视频和制图,更有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者,不惜与他人大动干戈,口水四溅。不过风风觉得比较有意思的还是想想如何改善一日三餐的食物质量,增添食物的品种和花样,让在海外好山好水好寂寞的客观环境下,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吃货,比纯费口舌、毫无意义的网上争论来得实惠。都是成年人了,世界观人生观哲学观和道德伦理观情商值都基本定型,还有什么好争吵的,还不如多花点时间,炒炒菜有价值。文学城首页新闻里不是说得很明白么,夫妻天天吃煎饼,活到一百岁嘛!吵不如炒,虽同音但是人生的意义和结果相差万里。

风风通过捡拾以往美食,重新装饰现在的食物构架,正能量精神的颠簸,抚顺一个吃货对食物的不断追求。今天风风要与大家分享的一道美味就是霉鱼。“沈腰懒得白云闲,才挂相思小月弯”,虽是风风以前的旧作,放在这里倒是非常形象地表达自己现在的心态和目的。

母亲要做霉鱼的季节,都是在年前。那时父亲在银行上班,每到春节来临,单位都会分一些年货。风风家住的县城地处山区,附近有一些水库。水库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旱、灌溉农田和发电,同时也会放一些鱼苗。所以到年关时,水位很低的水库冬季正是捕鱼的时候。大水库一般好几年才会捕鱼一次,小型中型水库倒是每年都有人下网。父亲一般都会要一种叫着鲢鱼的水库鱼。这种鱼长得很快、个头也大,一般都在十斤以上。因为鲢鱼肉质柴,母亲认为鲢鱼性邪,不如草鱼和大头鱼性正,所以一般都不直接做菜吃,而是用做霉豆腐的办法,做成霉鱼。

一条十几斤重的鲢鱼,收拾起来也是颇费工夫。除了去鳞等简单的活风风可以一露身手之外,其它要求高的步骤都是母亲和姐姐她们把关。母亲最后用那把大砍刀把鲢鱼剁成方块,估计有半个巴掌大小。不能小了,否则以后煎炸时,很容易煎碎了。块好的鱼,晾干后,就整齐地码放在干净的抽屉里,每层用枯干的荷叶,或者箬叶隔开,所以一个抽屉可以放很多的鲢鱼块块。那时的冬季真得很冷,现在的冬天就像那时的春天,这个地球肿么啦!所以鱼块霉得静悄悄、羞答答,但是也很彻底。霉得越彻底,到时味道越地道和回味无穷。只要做过霉豆腐的人都知道,霉豆腐霉得不彻底,只有外面变软,里面还是实心,吃起来里头味道如同嚼蜡。

天气寒冷,霉鱼不容易失败,也不会腐坏变质。等霉得差不多了,母亲就会准备好拌料,主要成分就是辣椒末。辣椒被碾磨成辣椒末,而不是辣椒粉,因为风风家里是用碾槽碾碎。当年的红辣椒晒干后,还要在炭火盆架上烘烤至响干。所谓响干就是一拎起一袋辣椒,稍微晃动,就听到沙沙响的声音;用手一捏,就崩碎在手心里。碾槽是生铁翻砂而成的,就像一条独木舟上宽下窄,另外还有一个碟形的碾盘,盘沿略显锋锐,盘心处一边一个把手;在槽里推滚碾盘,响干的辣椒就噼噼啪啪地化为碎末。碾辣椒的活都是母亲完成,因为辣椒很辣,母亲在碾磨时,戴着棉纱口罩,也不让我们接近。时常听到母亲从口罩透出的沉闷的咳嗽声,辣椒真得狠辣。母亲做事非常麻利,很快就完活,因为响干的辣椒很容易碾碎。前期工作很重要,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辣椒不干透,吃苦得还是自己。所以每次烘烤辣椒,母亲都要严格把关,尽量缩短碾磨时间。

记得母亲用三份辣椒末一份食盐的比例混匀拌料,然后让每块鱼滚满拌料,放进干净无水的瓦罐、陶瓷瓶、或者玻璃瓶中。在封口时,多少加一点食用油,再撒一些辣椒末。风风一般不会惦记霉鱼,因为春节期间好吃的东西太多,不但有新鲜的菜肴,还有腊制的香肠、猪肉以及各种零食糖果。一般要等到春节已过,桌上没有什么荤菜和油水时,母亲才会想起霉鱼。

风风一般喜欢煎霉鱼吃,毕竟煎炸的霉鱼非常香;有时母亲觉得煎炸的食物太“热”,就在蒸饭时,用瓷碗盛几块霉鱼放在蒸锅里蒸半个小时,鱼肉非常嫩。风风的老家在冬天也有碧绿的青蒜,冬雪考验过的青蒜,绿得让人感动,骨髓里充满的芬芳,只有吃过的人才能品味出其中的真谛。母亲常常抵不住风风的死搅蛮缠,所以风风总能如愿以偿吃到煎炸的霉鱼。

母亲一般都会多煎一些,看到孩子食量大增,是天下所有母亲的欣慰。霉鱼经历了一个春节,盐粒都化了,细腻地渗透了每一个鱼细胞;丝丝的家乡辣啊,也低调了那一份粗旷的刺鼻而来的疯狂,隽永地固守那一份辣的同时,文雅了辣的分寸。在热油的煎逼之下,鱼的香,辣椒的激情,霉解蛋白带来的馥郁,卷着冬天的气息,冲击着鼻息,诱惑着味蕾的开放。母亲总是小心地翻着鱼块,因为霉鱼质地比新鲜的鱼要松散。煎好一块,就铲起来。全部煎完,就可以爆香青蒜,下一些肉汤,加些老抽和料酒。开锅后,放了煎鱼块,汤收前,撒些姜末,就可以装盘上桌了。

霉鱼煎后,集香、鲜、味辣、肉外焦内酥于一身。这是一种与新鲜的鱼肉口感绝然不同的佳肴,充满冬季特色。在保持鱼肉味道的前提下,眷顾了霉制风味的精华,鲜味之中有霉酥、嫩滑的舌感,一扫鲢鱼肉瘦质劣的弊端,而成为风风年少时一份不可多得的下饭佳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chunfengfe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eonyInJuly' 的评论 : 是有些复杂,还是想点别的法子,来的方便些。
PeonyInJuly 回复 悄悄话 大概看了一遍, 太复杂了。 看来俺们学不了。 咱冰箱存的大鱼们,倒是还有个办法, 跟老美学的, 要么smoke the fish, 要么直接装罐头。 谢谢大诗人指点!
chunfengfe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心雨烟尘' 的评论 :

多谢心雨来读。到时风风亲自下厨,得几盘年少佳肴,飨心雨思绪味道!
chunfengfe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leepBeauty' 的评论 :
!!!
心雨烟尘 回复 悄悄话 在好山好水好寂寞的客观环境下,被风风的博文"往日珍馐道道忆--霉鱼"雷得好馋好香好想吃!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享乐在风风吃的情趣与风尚中。
SleepBeauty 回复 悄悄话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