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楼主人

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猫儿就叫春,是先生就说话!
个人资料
正文

我的父母不在了 (我的父亲母亲) (下)

(2023-04-24 06:18:39) 下一个

命运多舛的父亲 3月25日中午时分正在家中准备吃午饭,突然收到在国内大哥打过来的微信电话,说老父亲半小时前已经过世了,尽管我早有思想准备,但还是止不住心中的悲痛,马上上网购买回国的机票,当天晚上就踏上了回国的旅程。(这已经是我一个月内第二次回国了,2月底3月初就回去过一次,见了老父亲最后一面)在回国的飞机上,机舱内一片昏暗,周围的人都进入梦乡,我却清醒异常,父亲的点点滴滴不断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父亲范玮的一生也是充满坎坷,几起几落。他生于艰难,长于困苦。1928年元月12日出生于临川区上顿渡镇城上村,三岁丧父,九岁丧母,靠兄嫂和舅母把他抚养成人。但父亲有一个别人没有的特点,就是喜欢读书,16岁考入临川师范,是那个村子唯一一个靠读书走出来的农家娃子。在80年前的中国,1940年代,在那兵慌马乱的年代能考上师范学校,其难度、其意义不亚于今天考上一个重点大学。他考上师范,走出农村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根本上改变了子女的命运。师范毕业后,父亲就参加革命工作。此后几十年,不论从事哪种工作,也不论在哪个单位,他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中共建政后头几十年,各种运动一个接一个,父亲与芸芸众生一样被抛入时代的洪流,载浮载沉,挣扎图存。60年代初被人诬告说隐瞒“地主”成分,被从抚州市下放到穷山沟的金溪县,多次被批斗,并被戴着高帽游街。在农场开过手扶拖拉机,在畜牧场放过牛,养过鱼,最高光的时刻是当过金溪县招待所付所长,迎来送往的都是地、县甚至省里的官员和高干。后来又在这个岗位上栽了跟头,被发配到畜牧场劳动改造。好在父亲心态很好,尽管得意时有时忘形,但失意时都能及时调整心态,能曲能伸,不会过度地纠结眼下的处境,这是他个性使然,更是他人生几十年锤炼出来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态度。与母亲隐忍、万事都闷在肚子里的个性相反,父亲急躁、耿直,心里藏不住事,不论是对上级领导,单位同事,还是对妻子、儿女, 都是有话就说,直抒胸臆。这种耿直不懂圆滑的个性难免得罪人,使他在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吃了不少苦头,在官场上一直吃不开,得不到重用和提拔。

与母亲生活简朴不同,父亲是很讲究吃喝的。抽烟、喝酒几十年,大鱼大肉,饮食不拘。70岁第一次到美国后在我的劝说下开始戒烟,没想到半年之内他真把抽了40、50年的烟彻底戒了,这也让我对父亲刮目相看,由此可见他是个很有毅力和决心的人。父亲能活到95岁高龄,与他晚年戒烟,少酒,注重锻炼和养生,以及坦荡的个性有很大关系。

父亲也做过一些糊涂事、荒唐事,给家庭带来过不少的麻烦和苦难,但今天回过头来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至少对我而言是如此。如果父亲在70年代不犯错误,不被处理,我不感受那种世态炎凉的气氛而发奋读书的话,我是不可能考上北大的,我的人生轨迹就会彻底改写。苦难使人成长,深以为是!

 

父亲脾气比较急躁,但对我这个小儿子他一直是很疼惜的,关爱有加,印象中很少对我发脾气。我70年代末80年代中上北京读书时,从江西到北京要从鹰潭上车,绿皮火车要坐34个小时。寒暑假每次回家,父亲都会不辞辛劳从金溪(后来是从临川)赶到鹰潭去接送。在北京上大学几年,每个月都会收到父亲手书的家书,一个月一封,有时2封。或谆谆教导,或殷切希望,父爱如山溢于言表。父亲退休后,2次和母亲飞到美国帮我们看顾小孩,前后10年。尽管父母那时已经70高龄,但照顾孙女、孙儿尽心尽力,毫无怨言。

疫情之前,我每年都回国看望父母,2019年更回国了三次。疫情爆发后,只能通过微信视频联系。前2年父亲一切都很好,去年(2022年)下半年开始每次通话都念叨很想念儿子和孙子、孙女,希望尽快回去见一面。特别记得12月中旬与他通话时,他那种希望见儿孙一面的迫切感更是令人心惊。那时他可能已经有某种不好的预感,当时我也感觉不好,但那时中国实行严格的动态清零,我们根本回不去,留下永远的遗憾!去年12月下旬,中国突然全面放开管控,新冠疫情排山倒海的席卷全国,父亲不幸也在年底染上新冠,引起肺炎,元月2日送去医院急诊,不几天又送进ICU, 在ICU躺了84天。2月底拿到签证后我赶回去见了他最后一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老父亲,全身插着各种管子,眼睛紧闭着,我心如刀绞,哀痛不已。我紧紧抓着他的手,喊着 “爸爸,你睁开眼看看吧,儿子回来看你了”。我在他耳边给他放事先录好的孙儿、孙女和儿媳的录音,希望他能听见亲人的声音。

3月29日向父亲最后告别,看到他的遗体推进火化炉,半小时后检出一盒骨灰。生我、养我几十年的父亲,就这样走了,永远离我而去了。6年前母亲走了,现在父亲也走了。我四顾茫然,心中倍感悲凉和落寞。。。

父亲的骨灰安葬在家族的墓地里,与母亲的墓紧挨着。他们生前是70年的夫妻,死后也永相陪伴。

父亲安葬后,我走回父母曾经居住了十几年的房子。马路还是那条马路,店铺还是那些店铺,我孑然而行,走在大街上,突然觉得眼前的一切很是陌生,神情也不由恍惚起来,一时间不知该往哪里走,心里空落落的感觉再次浮上心头。父母在的时候,父母的家就是我的家,父母不在了,人去楼空,这房子也没有留着的必要了。4月6日房屋中介来签售房代理合约,我最后一次来到这个我买的、父母住了有十来年的房子,最后一次向父母的遗像合十行礼,喃喃的说着一些告别的话,告诉他们这个房子要出售了,我要把他们请到美国去居住,请他们安心!然后,收拾起他们的遗像,锁门,走人!

别了!

范琦勇原创,2023年4月23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emei2cccc 回复 悄悄话 节哀!情真意切!逝者安息。。。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范兄节哀顺变!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博主节哀,愿你父母RIP。
vwcheng 回复 悄悄话 RIP
ilovefriday 回复 悄悄话 泪奔,博主节哀!
shine21 回复 悄悄话 nic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