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斯岁月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进来的地方
正文

云中书

(2024-05-14 07:52:35) 下一个

(7)

每每在村中看见山,我都感到自己是被blessed。

村口在坡底下,顺着人家的柏树墙走下去,出村。从五月底走出去,明天就是下半年了。我们这里是北方,今天早晨的气温还只有40°F。每天夜里都有轻雨,像是路过客栈而不留宿的行者。它们悄悄从屋外走过,留下湿漉漉的足印。午饭前路面就干了,可是并不见日头。云牵牵绕绕的不肯离去,等着天黑再来做夜行者。我记了日记的,这些天每晚都有雨。当然,这些天除了夜雨还有些别的。我顺坡走下去,虽然走到坡底就看不见山了,可我知道,我是被神佑护着的。

昨天看了简介版的《我的阿勒泰》。老师传授写作秘诀“去爱、去生活、去受伤”,重点在去受伤,和小托尔斯泰同一说。小托尔斯泰的话是很多年以前古华告诉我的,好像他在鲁迅文学院写作班之类的培训中听来。不知道李娟有没有在那个文学院进修过,王安忆有过。

一直喜欢李娟。写成那个境界除了要有文笔,还要有善良的天性。透过文字你可以看见她的心灵。文学城从前有个花生妹妹,有点像。她模仿过李娟裁缝的故事。后来有wuliwa,也像。花生被封了,小娃的博客还在。有时候我会一个人悄悄地走进她的博客坐一小会儿。她的最后一篇《宛如平常一段歌》,写在去年年初。隐隐残留的歌声让我伤感,五月葱翠的树木绿得简直要沁出水来,也让我伤感。李娟的老家在四川,去了阿勒泰。她能脱茧而出在于她绝无原乡异乡的纠结。

我们也都是远走他乡的人啊。

今天站在坡上突然听见心里有个声音:呵,我的喀斯卡特山。

(6)

啊哈,昨日才提了半句美国的月亮,今天就见文城有一篇资深博主的《美国的月亮不再圆了》,tempo 神合。

李欧梵讲,费正清在哈佛上东亚文化大课,第一堂课放的第一张幻灯片是一片中国的稻田。费氏在幻灯片的投影下道开场白:女士们、先生们,这是一块稻田,这是一头水牛。。这门课向以此开场,被戏称为稻田课。

都是回眸那片土地,我真的很惭愧。

看看我们如何连篇累牍地写故乡,这是小笼包、这是精致的小馄饨,这是烧饼和油条。。眼光落在何处?也不能怪写手吧,故土好似只剩下这些东西啦。也是要怪写手吧,成这个局面。一个台湾人告诉我,陆客参观台北故宫,个个要看翡翠白菜和东坡肉,两件展品前面挤得全是人。问我怎么一回事,而我哪里知道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林徽因在大陆经久不息的热。

写来写去,思索在哪里?

几年前文城有个博主青铜时代,文笔当真好的。有一天她讲自己是无聊了,写起吃来。我也是有够无聊的,且不可救药。

(5)

猪君去南韩开三天会,“顺道”回南京过周末又三天。他要是大禹,洪水早就泛滥成灾了。下个月有端午节,“他家人”送我们一斤云片糕和一盒绿豆糕。妹夫买的糕,他是公认的暖男。妹夫对我谈起岳家从来称呼“他家人”。这里借来一用指婆家。

两种糕,装在一个餐厅打包袋里。袋子白底紫字,一面写紫京园,另一面写传湌家,好巧不巧也是双数。两家餐馆合资订做一种打包袋,这想法好。“湌”字不认识,查了字典读第一声can,意思是“餐”。传湌?袋子上有英文,紫京园 Zijing restaurant; 传湌家“tradition food”,应该解释了传湌的意思。不必笑话南京人的英译,前些时日在电视上看到台湾行政院的正门,中文之下写的是“Executive Yuan”。

传湌家有两家分店,一在阅江楼,一在大锏银巷。紫京园也有两分店,在五台山和环宇城。我对我的本乡并不很了解,四处地方我熟悉的只有五台山。大锏银巷是老街,在《金陵锁志》里遇见过。阅江楼历史上不存在,是二十年前南京造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凭心论楼台造的挺漂亮,不过我对看假古董没兴趣。楼名出自六百年之前的一篇奉命作文,愿楼六百年以后还在,到那时再谈沧桑。

阅江楼在狮子山的山巅。黎元洪在那里监造了张之洞要求的炮台,张勋凭借炮台抵挡住武昌起义革命军的第一次进攻。历史的烟云散去,我不晓得,自己当真站在那里观景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长江从山下绕过,昼夜不息,江水中可看见旧城廓的样貌?多少的水流过去了,多少的苍生浮沉,他们的身影,那些留下姓名的人物,那些无名的庶民,譬如我的先人,都已经湮灭在江水中。

云片糕比我儿时的白软,可能是因为七十年代的米没有现在的品质好。并非现在的都不如从前。长条一块的云片糕是剥着吃的。剥下一片放进口中,熟悉的米和白糖,就像以色列人挂在口上的牛奶和蜜。剥一片绕在手指上玩弄,小时候也这么做,一片新鲜的糕可以弯起来,久置吹干的糕会折断裂开。绕指柔的糕像一片绕在山腰上的云,云在口中化开,淡淡的甜味,一点点桂花香。同学圈传来视频展示其柔软的身段,在跳蒙古舞。好像那边的广场上现在不跳小苹果了,时兴跳西藏舞和蒙古舞。汉人把自己弄得剑拔弩张,现在举国流行到藏蒙文化里去寻找减压的舒缓。小时候我爱毛巾被,我的远大志向是去内蒙古草原放羊,尽管母亲一再解释毛巾被是用棉花织的,不是羊毛。我的志向无疾而终,淡淡的甜味,淡淡的桂花香。想象着去那里的草原旅行,走进好客的蒙古人家,带一条云片糕做伴手礼,和天上的云再配衬不过了。哄骗毡包里的小孩子道,这个糕呀,是摘下朵云来洒上白糖压一压。

现在的云片糕有洒几粒黑芝麻,记忆里的不是这样子,羊群里有一两只黑羊反而显得羊群更白。指尖捏着一片糕,乌兰巴托的夜,那么静,那么静,连云都不知道,不知道。。那个是外蒙古的云啦,外蒙古的歌填上中文歌词,跳舞的同学陶醉在其中,内外不分也不知道:乌兰巴托的云和美国的月亮一样唱不得的。

(4)

有一点我类似平山叔,我也拍了很多树。博客里我有一个目录《树木的影集》,没有公开过,如同平山放照片的铝盒。在东京那样的大城,在我这里的乡下,我们不约而同,拍树。想到过剧本是从那个纽约的保姆获得灵感,她生前拍了十几万张街头摄影,就那么锁在从仓库租来的格子中。

独自,独自从镜头望出去,全心全意的刹那。那个刹那诱惑了一再举起相机的人。那个人一定是个独行的人。

满脑袋人类需求层次和价值实现的大陆人拍不出《完美的日子》那样的影片,因为平山叔活在需求层次理论之外。陈丹燕说,来生要做一棵托斯卡纳的柏树,高高的、尖尖的、像绿色的烛火。我也想着来生做一棵树,或许,我做一棵樱树。光从太阳射来,射中树冠,走了八分钟时间。在我拍摄树木的时光中,我独自端详自己来生的样子。做一棵树挺好的。这一世我经历了太多,来生我要简简单单的。知道平山为什么不说出来吗,我是知道的。让想说的句词变成挂在叶尖的水珠,看它渐渐拉长,坠下,就什么都不想说了。

(3)

继续,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

亚马逊上挑了《Island at war》来看。整20年前的一个英国电视剧集,因为引起争议,拍了第一季后不得不停拍。故事发生在二战,Island指英吉利海峡中靠近诺曼底的Channel Islands.

德国人即将登岛,岛上的议会讨论何去何从。驻军撤了无从谈抵抗,即使没撤也兵力悬殊抵抗不住。撤回英伦本土还是留在离岛,由居民自己选择。留下的有平民也有官员,家家户户挂白旗投降,政府保持运作。合作与不合作,界限在哪里,合作到什么样一个程度?

台海如果打起来,台湾将面临同样的选择。

历史的剧和现实的剧。

Channel Islands和上海孤岛都是被占领、孤立无援的状态,但不是舞照跳、马照跑的态度。议员Dorr先生被迫祝酒时说,为生存干杯。

现实的剧,是远方的人和事。历史的剧,何尝又不是?并无文学与政治的分野。

文学城也是一个孤岛,我们在岛上。

***

一个词在剧中反复出现,civilized,占领者和被占领者都在讲,标榜自己,承认对方。反观台湾立法院,上周那场架打的,丢死人。另一个反复出现的词是fraternizing。剧中不断有人温和地问,Am I fraternizing?没有指责,是自省。想,这个词合适张爱玲。

(2)

鲁迅在病枕上讲,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都和我有关。下面的一段,当真与我无干。是我闲的。看不过去,寒蝉一两声。

是远方的人和事。在5.20台湾民进党新总统就任前夕,大陆国台办宣布惩戒五名台湾媒体人及其亲属。这一回真正是惊到了。

五人都是台湾政论节目的名嘴。因为跟踪了2024年台湾总统竞选,或多或少都在节目上见到过。排第一名的黄世聪没什么印象,不清楚为何他高居榜首。王义川原本是一个土木系教授,好像还是系主任。他是五人中唯一的民进党党员,且是党工(党务工作者),始终保持节目嘉宾的身份。

于北辰是个退役少将,节目上人人尊称他于将军。他有退役的荣金可领,四处上节目是赚外快吧,玩笑话。于北辰讲的一件事非常说服我。他陆军军官学校毕业,讲军校最先设在黄埔,仅三年。后学校迁至南京改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三迁重庆,四迁还都南京,最后被老蒋搬到台湾。他讥讽大陆为了统战屡屡举办纪念黄埔的活动,国民党一众退休将领前去广州捧场。他说,拜庙是因为有神,神在庙在。神不在就只是个空房子而已。黄埔不在广州而在台湾高雄的凤山,一百年来没有中断过。口出此言的人,国台办能不办他吗?!

列第二名的李正皓是十分阳光的年轻人,我算是亲见他的成长。他是个胖乎乎的小伙,咪咪眼笑起来两个月牙弯儿,发胶刷起额前一撮头发朝上翘显得很潮,感觉是从小受爷爷偏袒的大孙子。竞选中先看他四处上节目做嘉宾,他挤兑自己因为计算机没读出名堂来要挣足饭钱。后期他为《郑知道了》生病的节目主持替班,一开始表现生涩,只会点头说是、是、是,但很快变得顺畅。竞选结束后节目改名《新台派上线》,他成为正式的主持人。

李正皓讲,他最佩服的媒体人是刘宝杰,认真、犀利、准确。但那个刘宝杰的主持风格太夸张,我听不得他惊悚大叫,也就体会不了他有多犀利准确。国台办惩戒他我才去看他的节目,撞上他正播放一段百度女副总裁璩静的视讯。年薪一千万人民币的璩静侧看着镜头在骂人,“我不是你妈”。璩静剪时尚短发、着业界达人的时尚衣装,就是影视剧中的白领丽人。刘宝杰大呼小叫地说,他自己已经是够会骂人的啦,没见过这个女的这么会骂人,这么凶悍,一口气骂下去都不用停顿。我看着妆容精致的璩静直感可怕,眼神里的狠像吉列剃须刀片一般薄而锋利,兴手就能拉开对方一道血口子。她在讲你想动摇我的位置没门,我想要搞死你的话轻而易举叫你立马完蛋。我只要写一小作文你就在行业内再无立锥之地。这是熟悉的、大陆女子眼里透露出的狠,章子怡想要藏而没法藏得住的那一种。一女嘉宾谈观感,是个记者。她指出璩静持一个人上人的心态才会这样。另一嘉宾吴子嘉发言,这体现出大陆和台湾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社会。几十年来大陆的道德思想和人性慈悲全部毁灭。吴子嘉长得像郭沫若再世,他长期主持美丽岛电子报民调,据称国际上评论是岛内最准的一份民调。

我们这是离得远了,世上芸芸众生从眼前过,各个国度各个族群,有比较才有鉴别。我让猪君看璩静,他的第一反应是:在美国,再有头面的人物不要说不会这么去想,想了也不敢这么讲出来。社会根本不允许。的确如此,早年我的同事对我说,印本·拉登头像的T恤能在中国卖是因为社会允许。璩静的视讯是她自己发出来的,想表现她为事业有多打拼。视讯流传到海外在国际主流媒体上炸了锅。百度老板娘人在国外,看到后立即飞回去要老公撤下此人。节目的女嘉宾讲,大陆社会内部都在争做人上人,当上了就可以人吃人,把别人踩在脚下。买单的是老大,我有钱我买单,其他人都给我闭嘴。他们没有认识到,正是这种文化让大陆在世界上被反感。文学城也有一则新闻谈璩静事件,大陆人讨论的焦点在所谓企业文化。百度还编了一首歌《简单之风吹满地》,请员工打扮成东北农民跳舞表演。听过歌叹一口气,问题不在大厂小厂,问题在人心失去了善念。再怎么蹦跶也没有用。国台办惩戒五个媒体人的理由是抹黑大陆,罔顾大陆经济发展的事实。真的是巧了,想要知道成功了的大陆人什么样,去看一看璩静那一张脸。

*****

李正皓等一些参加时事政论节目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在高中或大学时代参加过辩论社。我家妹妹中学参加speech & debate,家长不仅要当司机送同学四处去与人“吵架”,还要充当裁判,还要替参赛者写评语。四处,在州内、去邻州、还去过加拿大。几年下来养成我爱看辩论,欣赏正方反方的攻与防。台湾的政论节目就是一场又一场的辩论,所谓的名嘴都有辩才,来宾一定要蓝营找一位、绿营找一位,让他们当堂对阵 -- 他们叫直球对决。比内地的脱口秀好看,我觉得。

从去年底的蓝白合开始,准备看到下周一总统就职典礼落幕。看各方势力角斗,也看大陆做手脚。调度一个郭台铭算狠,惩戒五个老百姓是笨?有名嘴说此举既在社会上杀鸡儆猴,又留出和民进党政府交流的空间。有迹象表明,大陆观看国民党的表现认为近期的未来执政无望,在准备和民进党沟通。若惩戒了人家的官员,怕一时就说不上话了。我则认为,台湾人能够思考出,这是言论自由被惩戒。今天已经5月17,再好的戏也要散场,热闹就要看完。今天回过味来,终归是别人家的事。接下去,我们还是看《完美的日子》吧。

借着写云中书给自己当吃瓜群众的前一段日子做个总结。感谢你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不然我不会写。总结完,

我躲云里去了。

(1)

送你一帘樱花吧,乘风千里。

是我们村子里的垂樱。看着花,我总想到那句“卷上珠帘不如你”。以前英国医生民工说我,怎么一看风景就背诗。我想是因为有一个孤独寂寞的童年,在家休学,读一些诗词打发日子。

好像都隔远了,读诗的日子,写博的日子。山外的人声,隔着樱帘听来不甚分明,久了以后竟觉得渺茫。许久未贴文,都起了疑惑:有什么可写的呢?

据张爱玲讲,英文里有Written on water,她拿来当书名《流言》。解读《启示录》的老师,为了讲述清楚文本有在记录犹太会堂内的众声祈祷,推荐一本《Writing on water, the sounds of Jewish prayer》。五十年代有部电影《Written on the wind》,好像还获得过奥斯卡奖项,被台湾人译成《苦雨恋春风》。隔了半个世纪,《流言》的英译本出版,书名现成是 Written on water;写《台湾人三部曲》的钟肇政结集当年的情书出版,书名取《苦雨恋春风》。

写在水上,写在风中,,允我也借鉴一下,像冯唐借鉴杜牧: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冯唐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不如你。-- 杜牧

网上晤友,见字如面。现代科技让我们置身云世界,那么,云中书。

我写在文里,云中。恕我不回答留言,博客小院的地随你撒种。撒与不撒,请随意;我续笔,化云为雨,也无定。你尽可以无感,我或许无情绪写而躲了,我们都不要有负担。你,也是你们,知道缘由的,偶然路过的;我,可能躲得云深不知处,却终始为孤家。自己做校长也做敲钟人,先充侍童开院门,请进。

(先试一试,看这个办法行不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蔡田田 回复 悄悄话 这最后一句,怎么能收尾收的这么“高潮“~胡琴咿咿呀呀的拉着,说不尽的沧桑,不说也罢,
蔡田田 回复 悄悄话 真好,有了3,今天空巢小组照例顶着高温长走10km,午饭找一家类似食堂的台湾人开的小馆子吃饭,吃饭时正好又听到有人提及张爱玲的Run是开山鼻祖,不禁莞尔。张若不是有夏衍这个旧友(当时的文化部长)帮忙,香港也是去不成的。她当年也是写了“秧歌”那样的东西,企图在上海混下去的。

看到4,哈哈,C'est bon!信奉自然和自然里面的治愈,是日本电影里常常提及的。“小森林”系列如此,“海街日记”那样的也是。树就是自然的集大成者,我可以没有家具,但房前屋后不能没有树。最近开始看盐也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关于托斯卡纳,拿波里,苏莲托,这些地方的故事,开始脱离了旅游的念头,变得生动起来。

谢谢有数字的 文字。小院是另一番天地,愿写者从心,来者遂愿,时起时落,我们两厢自洽。
蔡田田 回复 悄悄话 完美的日子就是热天里有风吹过,打扫厕所的大叔文艺的不行,而东京的厕所像雕塑作品,掌镜的导演是德国人,和我一样是小津安二郎的粉丝,完美的日子是云中书还有2,那么3也是可以期待的。520终于来了,我看到女立委被扛着摔下来……还没弄清原委,哈哈大笑,双方的身体素质都不错。
polebear 回复 悄悄话 读到最后,竟然笑起来了!很久不见,见字如面君。你不出来,于爱你的读者,是多么大的损失……
我读很多乱七八糟的书,可是没有心境写读后感,怕把自己最隐秘的想法暴露出来,这算不算逃避躲避自己~~~
爱你,最美的时光就要来临,知道你在,也是一种安心。遥问夏安,静享为猪君洗手做羹汤的恬淡……
蔡田田 回复 悄悄话 文字飘逸飞扬,试图抓住飞扬里的情绪。到了这个份上,写字应是一件美事,无负担的轻舞飞扬。曾经X上需要注册,一不知为何一下子跳出两个字:张看~那是张爱玲用过的字。

“云中书”这个法子真好,回头再请教你怎么做到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