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那些年被我扔掉的鸡蛋,跳舞的牛奶,和必须的馒头 - 早餐童年篇

(2016-11-23 21:46:05) 下一个

明天就是感恩节,如同往年一样,星期三就是在厨房大干的日子。无论有客与否,我们每年的火鸡餐是雷打不动的那几样。而在一天的忙碌开始前,平时一贯早餐不马虎的我,今早反倒不知道该准备些啥了。微笑

这些年,早餐都吃些啥呢?

成长于物质单调匮乏的七八十年代,我对早餐的记忆却也充满了温馨。

父亲对于小孩营养挺重视,也许基于他对运动的体会,或仅仅是因为他个子不高,并很清晰地将其归咎于他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处于成长时期,却经历挨饿”。总之,他对我们姐妹的早餐是毫不含糊的。可能怕我俩长成小矬子?LOL

从记事起,在许多邻居和同学的早餐还是稀饭下咸菜的时候,我家就为小孩订了牛奶。还记得那种圆形的塑料牛奶币,中间有个孔,父亲用一根粗粗的铁丝,一头弯个勾,将那个月(或周)的牛奶币串成长长的一条,挂在墙上。每天就拿一枚(也许几枚?)去换回牛奶。牛奶会在灶上煮好,好像用的是小铝锅。印象中记得不止一两次,母亲飞奔过去抢救煮得要扑出来的牛奶。:)端上桌的热牛奶盛在小碗里,很快会在表面结上一层脂肪皮。我斜着脑袋,看着奶脂皮的皱纹在灯光下一闪一跳的变换着,对妹妹说:“你看,牛奶在跳舞!”也不知小两岁的她听懂没。

牛奶就着什么喝呢?馒头啊!

虽是生长于祖国南方的天府之国,我却是每天吃着馒头长大的。当然只是早餐。那时,我们住在父亲的单位分配的宿舍,毗邻单位食堂(那时叫伙食团)。伙食团每天供应三餐,特方便。但是,最方便的,恐怕是对于我母亲。乐得她不用天天煮饭哦。母亲会在送我们去幼儿园或小学之前,去伙食团买回几个馒头来喂饱我们。

后来,稍大些,我们就在家喝了牛奶,背上书包自己去伙食团用饭票买馒头。父亲规定了,光喝牛奶不够,必须吃“干粮”,否则撑不到学校的午饭时间。我们就被逼着每天早上一个必须的馒头,价格是“一两面票”。一个星期总有一两天,伙食团会烤蛋糕,就是现在叫的muffin,价格是“一两面票”加“菜票”,买三个蛋糕。我和妹妹就犯傻,既然馒头一两是必须,那么三个蛋糕也是一两,那我们就吃三个蛋糕吧。于是,人们会看到我俩双手捧着三个蛋糕,笨戳戳地边走边啃。

可是,很cute的早饭回忆,在上初中后,开始有波折了。

上初中后,不知为何没有鲜奶喝了。父亲仍然不放弃关于牛奶的信念,买了奶粉,让我们早上冲。那时候的奶粉,也许工艺比较简单,当然估计成分也很纯正,反正就是很难调制。热水下去,奶粉必定成块状,调不散。父亲教,说先用温水慢慢调开,然后用热水冲。

这不是给我早上添麻烦吗?才不干呢!可是父亲很高压的。他每天早上早操,很早就起床。他出门之前,会做如下的事:在小碗里用温水将奶粉调散,放在电热水瓶下,这样我起床后,直接按按钮放热水,牛奶就调好了,温度还适宜;然后就是把馒头蒸好,留在蒸锅里,我拿出来是热的;蒸锅里每天都会有鸡蛋,每人一只。父亲的计划是,我在家喝牛奶,在上学的路上吃馒头和鸡蛋。上学步行40分钟呢,又早,多睡几分钟,也不愿花时间好好坐下来吃早饭。

挺好的安排是不是?时间精确到分钟。可是,可是我还是烦了。原因有二:

第一,馒头,那个我吃了好多年的馒头,被留在蒸锅里,拿出来后,下面会有一层厚厚的,白白的,水水的,东西。恶心。不愿意吃。

第二,是鸡蛋。从来不喜欢吃煮鸡蛋!特别是干干的蛋黄。走在路上,没有水,还要吃硬硬的蛋白,干干的蛋黄?!

于是,这样生出来一件保守了多年的秘密 —— 我每天带着鸡蛋去学校,却从来不吃。鸡蛋去哪儿了?

初一二年级的时候,还像个小孩儿,鸡蛋就放裤袋里。这一放就是半天。那时我还是全校的领操员,轮到我值日,我要在全校2千同学面前,站在台上带领大家做广播操 —— 带着裤子里的鸡蛋!最后一节操是跳跃运动,那颗鸡蛋就在我腿上蹦啊蹦。。。这么危险,那两年中,却从来没有一只鸡蛋当众掉出来过!非常impressive吧! LOL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我那只鸡蛋的归宿不是垃圾堆,就是课桌抽屉。

到高中住校前,我的“每日一蛋”的遭遇大多如此。那时我们每个星期会换一次教室座位。每次轮到我座位的那个同学,会发现抽屉里四五只煮好的鸡蛋,有的上面还画了脸啊,写了乱七八糟的字啊。。。现在知道为啥我功课不好了吧?上课从来不听老师讲,总在开小差画蛋。

那时没能体会父母心。自己做了父母,也对自己的孩子竭尽牛马之力和苦婆之心。能要求回应吗?难。看看当初我怎么做子女的。:)

现在我每天给孩子准备丰富的早餐,还打包午餐去学校吃。她有没有把我辛苦准备的午饭给扔掉一些?我也懒得问了。问了也白问吧?得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