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秘“不宜发表”照片

(2011-06-02 09:48:25) 下一个





毛泽东与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在一起的照片

《老照片》刊发这张照片时,随附了吴兵先生撰写的解读文字,其中写道:“1951年10月23日政协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休息时,毛泽东从主席台上下来,与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潘光旦交谈。潘光旦上大学时因体育事故,断了一条腿,行走不便。大概是休息时毛泽东见其他人均离席走动,惟潘光旦端坐未起,故特加顾问。毛泽东与别人在一起的照片,大都位置显要,很‘露’脸,而这一张,却是个背影,且站在一旁……”潘光旦见毛泽东来到自己面前,遂拄着拐杖从座位上欠起身,用握着烟斗的另一只手撑着桌面,微笑着与毛搭话……这幅照片以瞬间的定格,反映了特定时期共产党领袖与知识分子尤其著名知识分子间的微妙关系。解读者从照片上“领袖谦恭的背影里”读到的,是建国之初“国家爱惜人才、尊重人才的殷殷之情”。但作者也对短短几年后知识分子即“厄运临头”有所慨叹:连被毛泽东如此礼遇的潘先生也没能幸免!

就是这样一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新闻照片,却因领袖是背对镜头,而被归入“不宜发表”之列,在通讯社的资料库里沉睡了几十年,直到《老照片》刊布后,始以“历史照片”的面目得见天日。




1949年初蒋介石宣布“下野”回到奉化老家祭祖时与蒋经国在山间俯瞰家乡的照片

据照片的提供者、台湾著名老照片收藏家秦风先生介绍,这张照片也因为是俯角拍摄了领袖的背影,被逃到台湾的国民党方面列为“不宜刊布”,直到蒋氏父子离世后,才得以公开面世。




"三五反"期间上海沪光电影院前即景

画面里匆匆走过的那几个哈腰弓背、一身疲惫的中年男子,与背景中那些赫然在目的画幅和标语,构成了一种暧昧且不确定的关系,容易让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






宣传队员在上海里弄里教唱歌曲

台湾的摄影评论家章光和,在《住在巴特、桑塔格、本雅明的照片里》写道:“巴特说摄影家科特兹初到美国时照片遭《生活》(life)杂志拒绝,是因为他的照片中‘话太多’,会引人遐想,也就是说,在他的照片里有太多的可能性,使得观众在影像的表面(假面)呈现上会胡乱揣测其影像的言外之意。”这两幅照片显然也犯了“话太多”的毛病,而一旦“话多了”,与新闻宣传所追求的“旗帜鲜明”自然就大相径庭





1960年代湖南某筑路工地

1960年代湖南某筑路工地,而照片中低着头、徒手走来的一位戴眼镜的男青年,让画面一下子变得有些扑朔迷离,难以定义。





1960年代北京集会游行的场景

1960年代北京集会游行的场景,喊口号者的激情投入与身边人们的木然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了观看者对眼前集会的多重想象。


转自:
http://tuku.news.china.com/history/html/2011-01-14/163311_1631217.ht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