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生明中将--为"秋收起义"帮了不小的忙

(2011-01-12 07:53:02) 下一个


唐生明,国民党陆军中将,是国民党军队的重要将领之一,备受蒋介石器重。历任师长、代军长、长沙警备副司令和总统府中将等职。

毛泽东和唐生明从小就认识。唐生明早年入湖南第一师范的附小读高小。1920年秋,毛泽东来校担任主事,唐生明与毛泽东相识,两人同榻而眠达一年多,唐生明与毛泽东的关系甚好。唐生明高小毕业后,升入长沙兴中会中学初中部读书,至此两人分别。

1924年唐生明进入湘军第三师叶开鑫部,任上尉参谋。1926年 3月,其兄唐生智投靠广东革命军,他作为其兄的私人代表驻广东革命政府。参加北伐战争,10月到达武汉。在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中任学生队副总队长,不久改任警卫二团团长。1927年春,率团随第四集团军从武汉北上,在河南摞河战役中旗开得胜。

北伐战争期间,唐生明赞同国共合作,与许多共产党人结下友谊。1927年夏,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共产党处于最困难的时刻,他一度以实际行动,表示对共产党朋友的同情和支持。

他先是与陈赓等黄埔军校学生联名发表讨蒋通电。1927年秋,毛泽东准备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但起义军缺乏武器。毛泽东派陈赓、罗荣桓、陶铸,以黄埔同学的关系,同唐生明联系,请求支援。唐生明亲自率领警卫团一个连,由汉口坐火车南下,到浏阳县文家市。送给起义部队“汉阳造”步枪 300余支,子弹近万发,为起义帮了不小的忙。并保护和营救过起义部队的一些伤员。陈赓到上海治疗养伤时,他曾给予帮助。

1930年任第四集团军第八军副军长、代理军长。1931年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1935年任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谋。抗日战争初期,任长沙警备司令部副司令、代理司令。1938年春调离长沙,与常德、桃源警备司令酆悌对调。抗日战争中、后期,他被蒋介石暗中派往汪伪政府,从事策反工作。日本投降后,他仍留在上海。1946年 2月 21日,蒋介石在上海召见他,赞扬其工作很有成绩,委任为国防部中将部员。1948年 3月任总统府中将参谋。

他在上海期间,认识了中共上海市地下党负责人潘汉年,逐渐向共产党靠拢。日本投降后,他见蒋介石一意孤行,有大打内战的趋势,在暗中极力鼓动“共同倒蒋”。1948年 10月,唐生智到南京,兄弟二人经过商议,在上海做策反工作,为国民党高层人士转向共产党方面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共中央了解这一情况后,在解放军渡江南下前夕曾指示中共地下党:“在江南要争取唐生智、唐生明等参加起义。”1949年春唐生明以经商为掩护回到湖南长沙,协助陈明仁起义。他到长沙不久,推荐自己的亲信黄克虎担任第一兵团参谋长,进入起义指挥中枢。他深明大义,暗中保护中共地下党领导人,用计骗过白崇禧,保住了捞刀河大桥,说服并促成湘鄂赣边区“剿匪”总指挥傅正模起义,为湖南的和平解放扫除了障碍。1949年 8月 4日,陈明仁等 37名将领在长沙宣布起义。他参与湖南各界知名人士发表声明,支持起义。8月 6日他作为湖南方面和平谈判团五名成员之一, 迎接以金明为首席代表的第四野战军和谈代表团,与金明在谈判协议上签字,被金明称为“痛快的人”。湖南和平解放后,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员。是年赴香港,对“两航”起义做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956年,他回到北京,被聘为国务院参事。毛泽东批给唐生明 4万元安家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不顾年迈多病,奔走于港、澳、大陆之间,为开展对外贸易和推动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1987年 10月唐生明在北京病逝,终年 82岁。




中排左起:黄维,唐生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