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错船 - 历史,经济,艺术

历史,经济,艺术,同人女,上错船的工程师
正文

斯皮尔伯格,斯科塞斯,斯科特...

(2005-07-08 19:04:28) 下一个
Steven Spielberg 在他和Katzenberg, Geffen组建DREAMWORK时,我以为会有无数以视觉效果取胜的影片上市。后来才意识到,从DREAMWORK之后,Spielberg已经从一个导演转成Executive,然后成了一个精明的影视投资商人。好莱坞的电影市场呢,从1999年到2002年都沉闷如斯,倒是经济危机把娱乐业振兴起来了。DREAMWORK插手的片子中,成功率还是蛮高的。 他自己导的影片,山人认为Schindler's List是过誉的片子之一。影片解释Schindler对犹太人的观点转换很生硬,至少让我感到难以被说服。穿梭于纳粹党人的酒会之后,远远看到一个红衣小可爱的身影便突然深感内疚而有所举动,而且是搭上毕生心血,对于一个出场背景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来讲,可信度甚低。历史中的Schindler其人可能有其他动机和原因(辛德勒本人是靠走私,雇佣罪犯起家的,所以不要期望太高),但Spielberg解释给观众的原因太浅显了。美国人,而且是坐在电影院的美国人或许能接受,其他的其他就未必了。Spielberg很天真的把这应继续研究的心理转变拍成了非常戏剧化的一略,更不幸的,那件红衣还成了半个经典。一串蒙太奇的转换就象“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不停出现的四合院俯视镜头一样拙劣,使本来就要身临其境的观众突然跳出影片,意识到:啊,导演要表现压抑的感觉,果然很压抑嘛。大家看懂了,于是很开心,纷纷评论是部好影片。山人对好影片的定义是大家的“沉浸感”(套个VR的术语)很高,少数人或影评人看了很沉重悲哀的片子。那个小女孩把大家从沉浸感中硬生生拉出,罪过不小。纠其原因,Spielberg还是孩子气十足在作怪。在Empire of Sun中,那个为飞机而疯狂的孩子就是Spielberg童年的写照。当那个孩子对呼啸而过的美国飞机大叫,对日本飞行员行军礼时,简单而乐观的国际主义精神使观众深受感动。这是一个孩子眼中的二战,不必纠集其他的细节,这部片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但表现真善美的成人童话的表达方式被应用于Saving Private Ryan中就显得气力不足了。Saving Private Ryan是要展示更深刻的主题的:战争,生命,爱和死亡。想尝试把这些永恒的主题在两个小时内囊括的人往往是一败徒地。画卷的主题太大,画面就只好作管中窥豹,于古典戏剧的三一律类似,但千万别窥到豹屁股上去。Saving Private Ryan窥到了豹身的一斑,美丽但平淡。在“西线无战事”中第一个在银幕上为一只蝴蝶而丧命的战士绝对是大师级的作品,但用滥了就成了垃圾。SPR就充斥着这种意外的死亡,戏剧的生命之类的垃圾。最大的垃圾是主角Captain Miller。Tom Hanks一贯善于表现美国居家好男人。这种样板式的角色一般是一家之主,有个带后院的房子,一家四口加条狗。他爱家人,爱战友甚至爱敌人,忧郁的眼神似乎饱经风霜。佛曰,汝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十全十美的主角是片子的致命伤,除了基督教益片。指望通过这种战争片看人性,一定很失望。不过有一段镜头值得一提。在最后决战之前,士兵们享受着暂时的平静,留声机的田园伴着黄昏的废墟。场景片刻的完美使人黯然泪下。 后记:自打我成为二战“哈德派”后,别说Saving Private Ryan's Ass,就连兄弟连也看不下去了。恭劝诸位,如果要客观研究二战,美国人的材料看不得,还是看英国人的和苏联人的吧。德国资料虽多,但据说很没系统。 但童心未泯的Spielberg在处理Indiana Johns系列时就游刃有余了。Indiana Johns象TOM猫一样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百折不挠而且乐观无比,当然还具备好莱坞经典动作片男主角必不可少的神速恢复能力。再夸张一些,他完全可以在被一个熨斗压平之后抖两抖,蓬,完美如初。同James Cameron在动作片(相对严肃些的经典,T2一类)中的表现一样,Spielberg绝不会在这里令观众失望。 Martin Scorsese 说来心虚,Scorsese的片子我没有看多少。因为立场原因,还把Kundun归入了在主题上哗众取宠一类,因为摄影实在平淡。同样的立场原因,我倒蛮推崇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原作是对传统基督教(也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无数分支教派)的一刻薄的嘲笑。但谁能说清Christ上十字架前的心情呢?我不相信作者和Scorsese是反基督的。影片只是展现了一个新视角而已。记得一个影评说Scorsese擅长拍中下阶层的苦难生活,Robert De Niro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成了Scorsese的标志。当 The Age of Innocence出来的时候,大家惊叹,原来他拍上层社会的奢华也如此得心应手。可是我看起来,也不过是很多没有联系的静物镜头的堆砌而已:银质烛台,烫金餐具,眼花缭乱的绫罗和May手边永远的铃兰。Daniel Day-Lewis倒是蛮随意的享受着这刻意造出的华丽。尤其是他弯腰点雪茄时,他不动声色的作给观众看,“礼貌上升到意识阶段是道德,上升到潜意识阶段是修养”。 James Cameron Cameron是很奇怪的导演。不知好莱坞还有多少这样“少产”但质量颇高的造钱机器。他导的影片用一双手可以数清,但都是经典中的经典:Terminator I/II,Aliens, The Abyss和Titanic。我是Cameron的Trademark的崇拜者:他对脚的专注不亚于吴宇森对鸽子的专注。所有的Si-Fi作品中,都笼罩着深蓝的色彩。 Titanic?不提也罢。一生英明毁于一旦,全是拜男女主角所赐。。。。。 Ridley Scott 此人是一个善於用对比的大师。在Gladiator中第一场战斗里,灰兰的天幕下,无数火箭从站得纹丝不动的罗马士兵头上呼啸而过,愈显得战争机器的挺拔和坚若磐石。可怜张艺谋在“英雄”中调动了解放军若干个旅,学了半天“古代箭阵”的气势,竟然没有学会动静对比才能造出震撼-秦国大军僵硬如亚运会场上的太极拳表演。 Scott最近的几步片子有“哽咽于喉,有口难辨”的感觉。首先是“黑鹰坠地”。他不耐其烦的表现美国大兵的勇武,伴随着如苍蝇般成堆倒下的索马里人。与挣扎着交共和党费的美国士兵相比,索马里人的生命如此之轻,使观众不由怀疑,导演到底要说什么?是十几条人命和一千多具死尸的对比?还是索马里力对生命的理解本来就和好莱坞的理解大相径庭?Scott本人似乎还不甘心,又拍了部Kingdom of Heaven。这次,他很坦然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十字军和穆斯林,没有完全正确,也没有完全邪恶的一方。(十字军的长袍把大家的身材都趁得歧长,从未见过如此精悍的重骑兵。感谢服装设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