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

拿得起,放得下。
个人资料
BeijingGirl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回国和爸妈生活的磕绊: 自私的我

(2024-05-18 08:02:07) 下一个

上帝造人是错位的,也是公平的。 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的机会,也要经历他们的困苦。 每一个家庭中也是如此。 朝来寒雨晚来风, 人生长恨水长东,才是生活的常态。 一家人彼此的需要和生命旺盛期有点错位。 童少年孩子需要父母,他们忙; 中晚年父母需要孩子,我们忙。

自从经常在冬天去深圳度假,每次回中国我都感觉身心要被劈成两半。 一半是自己的小家,一半是父母家。 我要抽时间和自已小家的人度假,照顾孩子, 心里又惦记着北京年纪越来越大的父母, 想着能快点回北京。

我爸妈非常理解和体贴。 我在深圳的日子他们并不催我回家。  也许知道孩子就在国内了,心理上有了安慰。 这次等到娃爹一离开, 我火速订机票回了北京。 心里很抱歉没能在落地中国后就飞回去看他们, 觉得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 

坦白说, 回北京我更加放松。 因为那是我生长的城市, 熟门熟路熟人。 加上爸妈家有保姆, 什么我都不用操心。 在深圳我总要安排每日的行程, 怎么坐车,到哪里吃什么玩什么, 水电煤气宽带物业。 什么都得管。 

回到爸妈家我就一大松心。 热菜热饭、干净的被褥和房间,吃完饭一抹嘴,喝水都有人给准备好。 我妈总会买好多零食,好像我还是当年上学的那个女孩儿, 进门大喊“爸,妈,我回来了”。 以前回中国, 我经常喜欢这样回去给他们惊喜。(下图家里的花)

下图是院里院外。 

这次因为隔了5年, 和父母相聚在一起的日子, 感觉特别珍贵。 看着他们老去的容颜,心中酸楚。 但还是觉得他们会陪伴我很久。  不过两代人的思维行为, 再加上中西文化的差异, 还是有磕绊的。 五年的时间, 我有点忘了这种磕绊了。

首先是吃饭。 他们一日三餐都要按点吃, 还特正规丰盛(以我的眼光)。 比如,早饭有牛奶和粥,我妈有时喝大枣莲子银耳羹或黑芝麻糊, 我也跟着蹭喝。 鸡蛋变化花样,煮煎炒。 主食一般煎馒头片, 必得有粗粮 - 紫薯南瓜窝头什么的。

粥也变花样,小米大米棒子面玉米碴子杂米。然后各种小菜和酱肉,炒豆芽炒青菜豆制品。六必居的酱菜必有,我觉得他们吃得太咸,怎么反对也不听。  即使吃包子烙饼,小菜也是必不可少。 感觉生活中老是吃饭,中午不应该吃,垫补一下就行了。 吃得少,人体器官得到休息, 寿命才长。 但他们多年生物钟已经习惯了。 怎么提意见都不听。 

院里食堂每周两次炸油条。 爸妈说油条没营养基本不吃, 我回去如果想吃, 就让保姆去买。 这样的早餐吃了之后, 我就吃不下中饭了。 我会说中午别做我的饭。 这下爸妈就不开心, “这孩子,中午专门做你喜欢的红烧带鱼”。

我自己也有问题。 就是不能开始吃。 如果中午坐上饭桌尝点红烧带鱼,打不住东试西尝就吃多了。 所以我坚持不上桌, 我妈一直叫我“过来吃点儿”, 我爸就烦了。 我只能陪他们坐在饭桌边。 对一个吃货,这得多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不吃啊, 我太不容易了。 

其次爸妈不喜欢我出门, 他们在家的时候我尽量陪着他们。 和他们聊天我最喜欢了。  但他们看的电视我一般不爱看, 我想看的他们不喜欢。 我自己的房间有电视, 但要陪着他们。 以前我在家这种时候会拿着笔记本电脑坐沙发上, 即使这样我爸也不高兴。 他愿意我也和他们一起看。

我爸喜欢体育, 爱看球, 这个我能和他一块看, 他经常有精彩球评。 他和我妈也都爱看京剧, 这个我实在没法喜欢。不喜欢就陪着坐。 我说“这唱得能不能快点,那边曹操攻进来了”,他们就说我不懂,“哪儿跟哪儿啊就瞎说”。

中午他们睡觉,这是我趁机出门的时候。 但是保姆跟我说, 他们起来不见人就不高兴。“老往外跑”。 可我也不能不出门啊。 开始有时候我拉着他们出门散步, 后来也不喜欢了。 院里见着人总要停下来说两句,有人还要问美国人是怎么看川普拜登普京什么的。  

还有我每次离开家的时候, 都会给保姆一些钱。 因为人家的工资是照顾爸妈不是照顾我。 春节期间的保姆是临时顶替家里干了好多年的小李的, 这就得听爸妈的。 给不给,给多少; 我的钱我也做不了主。 这次小李知道我回来, 在她老家过完春节初七就赶回来了。

爸妈心疼我赚钱辛苦,说小李回来没几天我就要走了,给两千可以了。我给了小李五千。 就冲她提前回来的情义。 我爸妈心里应该还是高兴的。 他们看见小李早回来很开心。 爸妈对她的依赖是我这个做女儿的远不能及的。 就是这样和父母“磕绊”的生活,希望以后能尽量地有, 尽量得长吧。  我是一个自私的人, 终不能长久地尽孝二老的膝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4)
评论
烹小闲 回复 悄悄话 看前面有点眼睛酸。老人有胃口可以吃,说明身体很好,消化通畅,一般身体不舒服,第一个反应就是食欲不振了。稻香村确实不好,那些所谓的木糖醇的点心,最迷惑老人。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2022f' 的评论 : 谢谢你的解释, 听起来情节还挺曲折的。 我有时间找来看看。现在看到庆余年第二季出来了。 准备也看看。 第一季挺好看的。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雪中梅' 的评论 : 问好雪中梅, 谢谢临帖鼓励。 是的, 饮食很重要的。 如果没有健康, 幸福就离得比较远了。 :)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ujing' 的评论 : 哈哈, 是啊。 问好 pujing。 你关注中俄公报了没?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所以我不喜欢上来连事情都没搞清,就指责甚至骂网管和小编的人。 这种人不懂得尊重人家的劳动。 当然我也不喜欢整天给别人的文章挑刺甚至骂人的人。 TA不喜欢可以自己写更好的啊, 或者别看。 当然, 很对骂人的自己是不写的。 @野花。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魅力野花' 的评论 : 谢谢野花。 你经常有金句啊。
f2022f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开出租是挺可惜的。 贩毒就是犯罪了, 咋会这样。。。 @f2022f'
================================================================================
她们都是同学。有的当官了,有的开出租了(主角,立了不少功)。有一个继承家业,当了老板,生意不顺时,被迫贩毒,最后自首了。
雪中梅 回复 悄悄话 京妞有孝心,知道关心父母,幸福家庭。平时的饮食习惯很重要。欣赏了,平安是福。
pujing 回复 悄悄话 这个没上热搜
魅力野花 回复 悄悄话 珍惜别人劳动的人,自己也幸福。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柏舟泛流' 的评论 : 问好柏舟。 谢谢临帖留言分享你的两地多城感受。 你去的这几个中国的城市都很有吸引力呢, 尽管一代移民的脚步有不少艰辛。 如果你好几年都没回去里, 肯定会觉得变化很大的。
柏舟泛流 回复 悄悄话 两头跑是不容易。我是在苏州和北京之间跑,一般要么是先在北京停几天,然而再到上海回家,从上海返美。要么是先到上海回家几天,然而到北京再回美。唉,自从父母离世以后,好长时间没回国了,看得我都想回去看看了。问好京妞博主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嗯,碳水的组成不少。 不过是对军人战士干部的。 他们运动量大,消耗大。 战士食堂, 这样的标准是敞开吃,不限量的。 军官要交钱,限量的份饭。 现在军队的伙食都是有营养学家定制的, 讲究均衡。 不是以前了。 看来我得专门写写这个题目了。 对年纪大的和我们这样的, 确实吃不了。 @all1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因为早餐的份饭定例 主食三种,小菜三种,外加一种咸菜、鸡蛋、粥; 那天油条是一种主食,紫薯和小窝头。 每份都是小份量,油条短。 不然肯定吃不了啊。 我家阿姨那天去打一份早饭, 再单买了一根油条是1.5元。 @西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等有机会我也 show 一下早餐照。 @all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过往的西' 的评论 : 问好西。 哈哈, 这个油条不长。 看和盘子的比例就知道了, 所以显的更胖了。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品酒' 的评论 : 呵呵, 照片上没拍很多菜。 也没酒。 谢留言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你说的这个电视剧没看过。 开出租是挺可惜的。 贩毒就是犯罪了, 咋会这样。。。 @f2022f'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2022f' 的评论 : 问好。 现在军队的伙食比以前大大提高。 其实军队的伙食一般都比家里好。 如果不是的话, 征兵就很难了。 记得有人说过, 辽沈战役的时候, 东北大街上的征兵站宣传就是, 来当兵来当兵, 一顿包子两顿饼。 :)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雅佳园' 的评论 : 问好佳园。 现在军队的伙食就是这个水平了。 干部战士一样的。 谢谢佳园的表扬。 只是回去的日子不多。 唉。。。
品酒 回复 悄悄话 一大堆碳水….
过往的西 回复 悄悄话 北京的油条胖成了油果吗。。。。这也太肥了
f2022f 回复 悄悄话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2024-05-19 08:54:52
如果到特种部队, 吃的比这个还要好很多的。 @f2022f
===================================================
特种部队吃的好是应该的。 刚看了一个电视剧“女特警”。 拍的不错。女特警复原后有的开出租,有的去贩毒,真是可惜了。
雅佳园 回复 悄悄话 大院食堂早餐很丰盛呢! 京妞好有孝心, 父母健康也是当孩子的大福气。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刚才去看了孙凤更新了。 觉得孙凤齐啸的爱情故事也是错位了。 :) @小苏。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哈哈, 油条真胖。 当时也把我给看乐了。 作家的话说得特别对, 可能我们想回家, 也是想重温当孩子的甜蜜。 谢谢小苏的问候。 我今天给他们打电话, 我爸从老家回来了, 两人还斗嘴呢。俩小孩。 给我乐的。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哈哈, 油条真胖。 当时也把我给看乐了。 作家的话说得特别对, 可能我们想回家, 也是想重温当孩子的甜蜜。 谢谢小苏的问候。 我今天给他们打电话, 我爸从老家回来了, 两人还斗嘴呢。俩小孩。 给我乐的。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问好小苏。 谢谢鼓励。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我父母原来在军博附近,估计离你父母不远”, 是不太远, 你父母的地点要好很多。 我都好久没去过军博了。 回北京我的时间就不怎么属于我了。 @雪狗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雪狗2014' 的评论 : 问好雪狗。 你还好吗? 我妈妈每次都会给我准备我喜欢的高点, 还有其它的小吃。 但我们现在都不嗑瓜子了。 还记得我们说的话么? 哈哈, 风从来都不会停止。 :)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深感我們的黃皮苟可憐。想逆潮流留下一言,但還是忍了。一個十分的高知,原來如此爛。”。 骂人容易,能忍才是不容易的。 你做的对。 对烂人, 没必要浪费时间。 谢谢你的分享。 @fonsony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onsony' 的评论 : 问好。 谢谢留言分享。 你的话让我想到我被街上被狗狂吠。 :)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第一次看见这么肥的油条,可爱。孩子再大,在父母面前也是孩子。跟父母蹭吃蹭喝,写的温馨。父母健在,开心且感恩。问好令尊令堂。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周游世界' 的评论 : 问好世界。 有几天没看见你, 忙吧? 是啊, 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事情太多了。 尤其对一代移民。 谢谢你的留言。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第一段句句至理,京妞写得好。
雪狗2014 回复 悄悄话 稻香村 太馋了! 我父母原来在军博附近,估计离你父母不远
fonsony 回复 悄悄话 剛才看了一文。萬炮齊轟。深感我們的黃皮苟可憐。想逆潮流留下一言,但還是忍了。一個十分的高知,原來如此爛。
周游世界 回复 悄悄话 估计京妞这篇聊家常的小文,会引起很多海外游子的共鸣。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琪儿' 的评论 : 问好麦琪儿, 谢谢留评分享。 你讲得特别好。 是啊, 我也常想, 现在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 不要等到将来留有遗憾或是后悔。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淡水桥' 的评论 : 问好淡水桥。 京剧的那些西皮系列, 什么慢板啊, 流水啊, 真是咿咿呀呀拖得很长。 有一种唱法”垛板“, 我觉得不错。 :)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彩烟游士' 的评论 : 看到彩烟老师特别开心。 也不是, 不知为什么, 这两个很胖。 :)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泉' 的评论 : 问好老泉。 谢谢留言, 你讲得特别有情有理, 合情和理。 点赞。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太爱北京了' 的评论 : 京京的朋友孝子多。 人以群分, 因为你也是这类人,经常回国陪老人。 那位朋友每年回台湾4、5次看望老爸, 很不容易啊。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因为从基因上说, 不能储存脂肪的人, 灾荒年月会饿死。 只有能储存脂肪的人, 才能扛过来。 @99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m6799' 的评论 : 问好 99. 谢谢临帖留言。 我从来没看过小红书, 也很少看视频什么。 有的人天生是吃不胖的。 不过这种人比较少。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如果到特种部队, 吃的比这个还要好很多的。 @f2022f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2022f' 的评论 : 问好! 军人现在的伙食标准确实不低。 我写的食堂就是一个标准的食堂, 不是特殊的。 当兵的人若吃得不好, 现在真没人会去当兵。 平时他们训练也很辛苦的。 其实一直都是这样的。 现在大家都吃得好了, 部队也是如此了。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以前回家, 父母也经常出门, 有很多社交往来。 这次不太一样了。 不过最近我老爸出门了, 老妈的状态还挺好的。 还给保姆放假两天。 最怕就是他们的健康出问题。 @九头聊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九头聊' 的评论 : 谢谢临帖留言分享。 赞赏你提前退休回家陪老人的孝心。 有人对我说, 陪老人和带孩子一样, 都不容易。 慢慢开始体会。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这个大院我写过专文的。 当时也贴过门的照片。 WXC 京西的肯定不止四个。 只不过不是人人进程吧。 按照个别人的逻辑, 我写的东西只能当小说看, 那TA们就不应该再去搜索什么老巢了, 以前的搜索也就不会是真的事实了。 有些人的脑子转不过来, 自己跟自己闹矛盾哈。 @雨女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雨女' 的评论 : 谢谢临帖留言。 那盆花是别人送给我老爸的。 北京亲戚朋友很多,每年春节都会有人送花给他。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oodWaves' 的评论 : 谢谢临帖留言和鼓励。 不明白爱保姆胜过爱父母的意思。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iceox' 的评论 : 问好冰牛。 谢谢手动点赞。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问好Pika。 我在北京有自己的房子的。 在二环内。 在深圳买房子也希望父母冬天可以过去换个环境。 我爸妈去过深圳两次。 最近这些年没有了。 谢谢 Pika 临帖留言。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我们在外面游荡的人,父母是我们的牵挂,回国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弥补缺憾,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你讲得真好。 作为一代移民, 只能尽量做了。 @康康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问好康康, 谢谢理解和鼓励。 是啊, 我也不太理解回家自己住旅馆,还使劲显摆高级,不回家的人。 也许家已经没了。 其实现在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就是陪伴。 特别我们这样离家万里的人。 你又回去也是为了尽孝啊。 :)
麦琪儿 回复 悄悄话 两代人之间总有代沟,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不同。以前回去时,他们要我按时回家与他们一起吃饭,跑出去多了,他们还要不开心。现在他们不在了,回去的感觉不一样了,再也不是家乡,已是故乡。还是现在乘你父母还健在,多回去陪陪他们。
淡水桥 回复 悄悄话 “这唱得能不能快点,那边曹操攻进来了”,笑死我了。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akinglaile' 的评论 : 问好daking。 你说得对, 听他们的话, 尽量陪着他们。 很多事情他们不可能改变了, 随着他们的心意就好。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谢谢小树分享同感, 握手。 我很羡慕你把妈妈接到你的身边尽孝了。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我爱栀子花' 的评论 : 问好栀子花。 你在妈妈身边陪伴尽孝, 是个好女儿啊。 公园锻炼可以解除疲劳。 你对家乡的生活情况肯定了解很多呢。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ng140' 的评论 : 问好dong。 你挺孝顺的。 回家陪妈妈。 河北喝的地方现在很富了, 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 谢谢你的分享。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觉得没什么可牛的。 就一个院子呗。 @唐西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唐西' 的评论 : 唐西知道甲1号啊。 我已经发了好几个门的照片了。 那一带这样的门很多。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你的女儿很孝顺, 懂得感恩。 也是你教育得好。 我以前回国较多, 每年至少一次,最多的一年回去5次, 当然那也是因为有事。 还有的时候出差。 这次隔得太久了。 如果我退休了, 就可以多回去一些时间。 但老爸喜欢我工作着。 @'太爱北京了'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太爱北京了' 的评论 : 问好京京。 你讲得特别好。 我经常给父母钱, 我妈妈有一个存折, 是专门存这些钱的, 她告诉了我密码, 说以后还是我的。 这让我很伤心。 现在我回家他们经常给我钱, 给孩子。 他们希望孩子多回家。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我生活着' 的评论 : 谢谢生活的鼓励。 我常常自责,觉得对父母没有做到像他们对我这样百分百。 可是也知道, 我对小家也有责任。 无奈啊。
彩烟游士 回复 悄悄话 北京的油条都这么胖吗?哈哈。好久没有吃到油条了,馋!
老泉 回复 悄悄话 看望父母,他们就会高兴。能帮他们的确是有限,因此纠结总是有的。
太爱北京了 回复 悄悄话 我一好朋友初中来的美国,是个大孝子。他妈妈每个寒暑假去他那里住,他每晚都陪着看中文电视剧看的剧比我多,他每天上班开车路上都跟妈妈通电话聊天。我还有个台湾朋友每年回四五次台湾看老爸,我身边好几个男生都特别孝顺。
mm6799 回复 悄悄话 小红书上也有很多国内吃饭/饭店视频。 每次都吃很多种,量也不小。
奇怪, 国内视频里的女孩还是很苗条
f2022f 回复 悄悄话 军队的食堂又便宜又好。真羡慕呀。
九头聊 回复 悄悄话 很有同感。老爸新冠前去世,我提前退休回国陪老妈一年了。两代人的代沟很深,生活习惯不同。刚回来的时候,几乎寸步不离,没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陪老人很不容易!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因为自私的人从来不承认他们自己是自私的。”。 有意思。 @ Mark
雨女 回复 悄悄话 先赞你家的那盆蝴蝶兰。是谁养的呀?真漂亮。你应该还有其他手足在国内陪伴父母吧。不然确实挂心。你说的这些磕绊都有。你以后就顺着他们就好。食堂的菜挺好吃的。我还挺怀念的。你们院那大门口也牛。你就怕人家找不到你的老巢哈。还贴出来了。哈哈。现在文学城京西已经有四个了。一个比一个牛。你们院最西。风景好。天蓝。红山口她们院也是。我记得哪一年还爬过她们院后面的山呢。谢谢分享北京的事。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arkM76' 的评论 : 谢谢临帖留言。 说得我很开心咯。
GoodWaves 回复 悄悄话 图文漂亮。爱保姆胜过父母:), very nice.
iceox 回复 悄悄话 周末好,手动点赞 ^_^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爸妈在北京,为什么要在深圳买房呢?确实有点“自私”:),周末快乐!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京妞孝顺,感觉为父母做的少,才会有自责,不像有的人,回国说是看父母,就看见在哪炫耀吃喝玩乐了,没看见为父母做些啥事。是啊,我们在外面游荡的人,父母是我们的牵挂,回国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弥补缺憾,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dakinglaile 回复 悄悄话 还是幸福,有亲可依。有时候觉得古代的彩衣娱亲也有它的道理,既然只是短时间相聚就尽量放下一切吧。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你说的细节怎么和我以前回国与父母的相处这么相似啊,天下女儿心也好相似哦~~
我爱栀子花 回复 悄悄话 你好幸福啊!我去年这个时候回去陪妈妈,70天,哪里都没去。每天早上准备好早餐,我出门去旁边的公园锻炼,回家顺便买菜。回家后准备午饭。妈妈什么都不想吃,每天得变花样做,想吃什么买什么,不管多贵。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京妞,同感。我和太太98年第一次回中国探亲,先到北京,住了两天,我就跑回河北老家陪母亲了,她在北京陪她的妈妈。
唐西 回复 悄悄话 住在“八大处甲1号院”牛哦!
太爱北京了 回复 悄悄话 在我看来这个年纪应该多陪陪父母,跟孩子们一起的时间还长着呢。我们孝敬父母的钱他们都留着不花买保健品他们也不吃,不信这些东西,我们能做的只有多在他们身边呆几天。那天女儿说今年假期还要回国我心里挺高兴,去年她去了两次北京我本以为她今年不会再去了,她说去年时间紧没来得及给祖奶奶扫墓,她心里记着小时候喜欢糖油饼,祖奶奶嫌外边做的脏专门做给她吃。
我生活着 回复 悄悄话 你已经做得不错了,不算自私,别自责。
MarkM76 回复 悄悄话 如果你总是说你是自私的人,就说明你不是一个自私的人。因为自私的人从来不承认他们自己是自私的。哈哈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是看到WXC 意见反馈中心有人问,为什么自己文中的照片都关闭了。 小编说涉及版权就会关闭。 我的文中没有涉及版权的照片。 那时候有人吵飞机的照片, 机场和飞机都和我们有关系。 不过我从来没说那架喷气机是我家的哦。 自己看差乱讲, 就不要再造谣传谣了。 :)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看到 WXC 有时都关闭照片了, 说是版权问题。 以后要更加注意了。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本文照片都是原创。 转载请注明。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llee' 的评论 : 我也是, 长时间吃不到就会想, 可能也有想家的成分吧。 谢临帖留评。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llee' 的评论 : 给 lee 上茶。
xllee 回复 悄悄话 流口水 好想吃炸油条
[1]
[2]
[3]
[4]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