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情文艺家园

花不醉人人自醉 待得醒时 只怕心儿碎 心碎从来难补缀 花前洒尽相思泪 洒尽相思终不悔 只恨无缘 不恨无情累 我欲问花花欲睡 世人谁解情人味
正文

天上岂会掉馅饼

(2010-12-11 18:00:53) 下一个
        这两天常常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幸亏我睡眠时间少,脑袋一粘枕头就呼呼入睡了,不然真的会从睡梦中笑醒过来。

常言道坐吃山空,退了休,回到国内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退休金,没有医保,什么都没有,有时想起来真是有点惶惶不安。现在好了,坐在电脑前面敲敲打打,轻轻松松稳稳当当一个月就可收入上万元,一年就是十几万,我还要那个退休金干什么?我还要那个医保干什么?

要出门了,先坐在电脑前面随便敲上一二十个字,那坐公交车的钱就有了。敲上一二百个字,便可在小区门口潇洒地扬起一只手,的士就会在你面前恭顺地停下来。我还要那个老人卡干什么?

要去菜场买菜了,在拎起菜篮子之前先在电脑前坐下来;要去商场购物了,在拎起编织袋之前先在电脑前坐下来;要去听音乐会了,在拎起小皮包之前先在电脑前坐下来。哒哒哒哒,十指如飞,财源滚滚。呵呵呵……这日子过得说有多舒坦就有多舒坦。

朋友聚会,或喝茶、吃饭,或泡脚、桑拿,或唱歌、跳舞,都我来我来,我来买单。呵呵呵……这做人做得说有多潇洒就有多潇洒。

可这美事还没让我乐上两天,就被我老婆给搅黄了。严格讲起来,是被嘉欣文化传播编辑部给搅黄了。

这天我和妻子两人晚饭后散步回来,各人一台电脑相安无事。我正“嘀嘀嘀”地跟人聊得热火朝天,妻子却突然叫起来:你看你看!

什么?我刚入港你却来捣乱。我朝妻子白了一眼。

你看看你看看,妻子指着她的电脑屏幕叫道:每万字一千元。我忙凑过去,果然,是个叫什么嘉欣文化传播编辑部的“急聘打字员”,工资1000/万字。我怕搞错了,擦了擦眼睛,伸出一个指头数了数,三个零,没错,是一千元。

嘿嘿!这事儿奇了,上海海洋出版社是每万字五百元,这个嘉欣什么编辑部却每万字给一千元,翻了一个个儿。

我赶快在自己的电脑里打开Google,输入嘉欣什么编辑部,然后便循迹而至,翻阅了招聘细则,居然跟上海海洋出版社的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克隆出来的。

在看上海海洋出版社的招聘细则时,我就有点奇怪,诺大一个出版社,连个招聘启事都写不通顺。病句错别字就不用说了,还颠三倒四,架床叠屋,前言不搭后语。心想,这可能是广告部的人搞的,但你编辑部的人不应该不帮忙修改修改,润饰润饰啊!

现在这个嘉欣什么编辑部更省事,索性来个拿来主义,连病句错别字都照抄不误。不过该编辑部也有自己的特别创意,就是搞了个答应聘者问。非常感谢这个答应聘者问,让我突然醒悟,这是个骗局。因为这里面有两次问到同一个问题,一次是问“你们的诚信如何?”另一次是问“要我们先汇100元快递费,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放心呢?”

而回答者也用在文字上几乎差不多的一句话来回答:“我们是正式出版社,不可能为了你这区区100元钱自毁形象。”

就是这个回答突然提醒了我。一个“你”,只有100元,当然是“区区”。十个“你”,就有1000元,也还可以说是“区区”。那么一百个“你”,一千个“你”呢?那还是“区区”吗?回答者难道只想骗一个“你”吗?那个上海海洋出版社可是要“急聘”一千个“你”的。

既然醒悟到这是个骗局,不免疑问越来越多。

从名称上看,这海洋出版社应该是专业出版社,怎么去出什么小说啊!不过这年头也难说,什么来钱就搞什么,君不见连电影院里都兼营茶座咖啡吧了吗?所以不难理解。

那个什么编辑部是他们自诩的“正式出版社”吗?有用编辑部作为出版社名称的吗?内部出版的资料还差不多。

现在大家几乎都是直接在电脑上写作了。即使不习惯在电脑上写作的,也会在纸上写好后再输入电脑的,再不济也会拿到外面打字复印的小店铺里花几个钱打出来。所以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小说稿需要“急聘”一千个打字员来常年兼职搞录入。按照该出版社的要求,每人每月至少输入10万字,一千个人就能输入1亿字,一年就是12亿字——这还不算那些自己打字的这作品。上海海洋出版社的业务也太红火了吧!

杭州一位美女作家告诉我,一千字五十元跟她的稿费一样多,那这个一千字一百元岂不是比她的稿费还多一倍吗?不过这也不稀奇,当年不就流传着一个说法“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吗?说的是《十五的月亮》这首歌的稿费只有十六元人民币,而某歌星上台唱一下这首歌就是一千元。那可比这过分多了。建议以后出版社碰到那些直接在电脑上写成的作品,将稿费和打字费一起付给作家本人。作家的写作收入立马提高了三倍。呵呵!

为了核对一下我引用的那个嘉欣什么编辑部招聘启示里的原话,我刚才又上网搜索了。还是跟前几天一样,输入“嘉欣”和“编辑部”这两个关键词,可是找不到了,失踪了。我又输入该编辑部的联系人“林嘉欣”,结果出来的是电影明星林嘉欣。呵呵!看来这些人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跟你玩失踪呢!呵呵!你找都没地方去找。 我又补充了一个“打字员”的关键词,这下出来可多了,全部是各种各样的出版社和编辑部“急聘”打字员的。绝大部分是上海的,也有杭州的、沈阳的、天津的、广州的,以及其他各个省区的。那些招聘启事全都是一个模子里克隆出来的,估计不是一套班子几块牌子,就是你抄我我抄你。

假如这些都是真的,那我国的出版事业该是多么的兴旺发达啊!我国的文学创作事业更是欣欣向荣,离诺贝尔文学奖不远了哦!

真想搞个一百块钱试试,权当扔水里了,看看下一步会怎么样。呵呵!

                                                           201011811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Dalidali 回复 悄悄话 哈哈哈! 真让我猜个半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