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期待有智慧,有魅力的中日外交 -从这次钓鱼岛扣押中国渔船事件想起的

(2010-09-25 07:20:38) 下一个
看到国内的网上的言论,觉得后生可畏,很恐怖。
平和些的也是主张抵制日货,或者以些经济,政治压力逼迫日方接受中方的主张。叫嚣战争的人也不是极少数。
先反驳最极端的,叫嚣战争的人。说这些话的人,自己可曾想过付出生命的代价,可曾有想要维护的父母,家人,子女。王小波说过,活得不舒服的人期待战争。正好可以用于这次的叫嚣战争的狂人吧。中国历史证明这类人之无知,不负责任。1931年,抗日战争初期,有人痛彻张学良不抵抗丢失东北,号召立刻与日本作战。这个人是后来投敌的汉奸汪精卫。甲午战争之前,很多文臣鼓动教训日本。对双方实力知己知彼的武装部队实际指挥李鸿章被逼的在不利情况下作战。这场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之后的50年来内忧外患,生灵涂炭。
我并不是说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回避战争。但现在显然离危机情况很远。日方所为可以说稍微出边,还不到引发战争的过分程度。生命是宝贵的,今天的生活不完美,也有珍贵的和平。如果中日真的只为了钓鱼岛一战,生灵涂炭之后,过后谁都会觉得这不值。这点日本已经有二战的惨痛的教训,不需对他们说了。中国这方面,实际上教训很多,却无人总结。最近的对外战争想想和越南作为战友和敌人的长期战争,对内的想想1967年的武斗。

主张以经济,政治压力强迫日本接受中国观点的人,请想想台湾,朝鲜,越南的例子。朝鲜经济规模应该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对大陆的依赖远胜于大陆。即便如此,朝鲜也难得照顾中国的利益。台湾,越南也是这样。
很难想象经济大国如日本会真的屈服。使人感受屈辱,对胜者也只是一时的满足。这被一战的对德国的屈辱条约导致二战爆发而证实的。

本质上这是个外交问题。外交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欣赏借他人之力维护自己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网上的类义和团有把日本至于永恒的敌人,非一战不可解决的地步。他们已近乎得逞。我不禁为中国忧虑。
日本nhk播放了一个回顾20世纪历史的纪录片。回顾了日英关系,充分展示了英国的外交老道,纯熟,深以为该为中日外交人士效仿之,特详细描述。在19世纪末期,远东的形式是俄国的崛起。俄国从全球各方面挑战英国的优势。对朝鲜半岛,中国东北,新疆有领土危险。英国为了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主要目标是维护在中国的商业利益和阻止任意一个大国对中国的独占),又节省自己的人力财力,英国选择了与日本结盟。这也符合完胜甲午战争,想迈入一流大国日本的利益。有英日结盟的帮助之力,日本赢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在一战的途中,日本出船,流血为英国对德国战争做后勤支援的时候,时任英国大臣的丘吉尔冷静的判断出远东出现日本有独占中国之企图,应该争取摆脱英日同盟。
以后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了。英国使自己体面而不得罪日本的方式废除英日同盟。为抑制日本的远东势力联手新崛起的大国美国对日本石油禁运。终于二战爆发,美英联手曾经,以后的敌人苏俄,击败近期的强敌德国,日本。日本人所作的记录片并不怨妇一般的抱怨英国的无情。外交就是如此吧。

回过头来看这次的中国外交事件解决。虽杀敌3千,也自损5,6千吧。比银河号事件任由美国公海搜我民船当然是外交胜利。但赢得很艰辛,赢得有后患。日本虽不是超级大国,也算一流强国了。与之为敌,不智。日本虽为美国盟友,也没有蠢到如100年前会为了他人的利益流血出钱的程度,中国不该把日本往这条路上送。
最后回到钓鱼岛本身。中国,日本都有很多解决领土纠纷的经验。中俄的黑瞎子岛,中印的藏南,中越的陆上边界。哪个的利益都不下于钓鱼岛,有些甚至是有鲜血的冲突历史,中国一样有退让,妥协。日本数量虽少,也有经验。日俄的北方四岛,和韩国的竹岛。解决领土问题只有2种办法,战争或者谈判。对于钓鱼岛短期这都不现实。中国在台湾问题都没解决之前,无力解决台湾的附属岛屿如钓鱼岛。
在问题解决之前,都该维持现状不变,不要破坏双方的共识,哪怕这个共识只是隐含的。这也是各方解决争端的常识。钓鱼岛的现实是,
1,日本有管辖权,中国基本默认这个事实。中国官方舰船,包括这次危机中,从不侵犯日方主张的领海就是证明。还要指明的是日本对中国反映极其克制。比较其对台湾渔船的逮捕,罚款就可以看出了。
2,中日各自主张有领有权。日本不官方占有,不对中国行使主权。
这次日本若只驱除渔船,而不试图行使裁判权,应该就没破坏上述现状。日本欲形式裁判权,造成第一个先例,对于中国是很危险的。结果而言,日本对情况判断失误,盲目行动,先强硬,后屈服,自取其辱,是最大的输家。
中国调动众多资源,不过回复原状,使美国明确表示钓鱼岛属于美日安保条约对象,还结怨于日本民间,政府上层,很难说是大胜。
美国巩固了美日关系,明示恩情于日本,强化了日本的归从感。而且,于中国,强调不介入钓鱼岛的领土纠纷,劝服日本释放被拘船长,居中把平中日纠纷。最大的赢家非美国莫属。
日本的错误不想说了。身为中国人,以为中国这次属于用大炮打死了个蚊子。虽不为败,不够智慧。外交过程粗暴,感情化,伤及潜在的朋友。
我身在日本12年。参加过日本友人的婚丧嫁娶,与他们有过共醉不归的经历。 我印象里的日本人知书达理,富有,讲礼貌,重情义,信义,体贴他人的想法,利益。这样的民族值得我们尊重,学习,交往。至少远好过中国曾经或正在交往的反复无常,为很小利益反复无常,或孤家寡人的独裁国家。
国家的交往有时也像人交朋友。多个朋友绝对好过多个敌人,而且你肯定有需要朋友的时候。中国没有强大到不在乎忽视日本的程度,也不会一直不需要日本的协作。
学学英国,美国智慧的外交吧。

我深爱中日两国,都是我的故乡。我希望日本能把自己的实际形象传达中国的普通大众。希望中国大众能过上普通日本人一般的富足生活,能有机会来亲眼看看与我们类似又不同的有魅力的日本文化,正确认识日本的现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