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归与不归

(2010-08-11 17:57:14) 下一个
最近常常没睡好觉,居然早上四五点就醒了。真邪门,要知道我从前一直是那种到哪儿都能呼呼大睡的人,爱睡懒觉,老婆还曾为此颇为不满了一阵。可现在,看看老婆倒还没睡醒,我却好像挣扎着无法重回梦乡。

怎么会这么早醒的呢?只记得我又做梦回上海了。不能再告诉老婆了,上次随口一提,被她烦了个半死。老婆但凡听到这话,总想搞明白我是否真的想海归,为什么想海归,到底我觉得海归有什么好。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想我无法否认我心里其实是想回去的,可是理性的种种又还在告诫我需慎重考虑,如今拖家带口地动一动,毕竟伤筋动骨,尤其看到天天高高兴兴去上学的小儿时,我便告诉自己:儿子还是呆在这里最好。听说,国内的小学虽然不公开要求学生都去学奥数,但在考试卷里却会放上几道奥数题,不由你家长不送孩子去那些奥数班。再如养猪农妇披露国内的猪普遍每天被喂伴了十几种药物、激素、化肥甚至是有毒的砷的饲料,才从十几斤的小猪在五六个月内长成二三百斤的肉用猪送上市场。这种事听得多了,让人觉得就算不是百分之百准确,也绝不会是空穴来风;想想这些,确实又是对小孩子影响最大。至于国内的许多工作压力要比这里大很多,频繁出差加班更是家常便饭的事实,也是老婆经常拿来问我海归有什么好的话题。

这些显然都是不海归的理由,可我总觉得对大人(比如自己和老婆)来说,应该是海归更好。国内的日子还是蛮舒服的,不是吗?看看我在国内的老同学们,有谁还在辛辛苦苦还房贷?哪一家没有买了两套以上的房子?哪一家没有请保姆钟点工做饭打扫?在上海老同学聚会时我明显感到,就算每月工资不算太高的人对自己生活满意度也还不错。国内人工多便宜啊,哪像这里家里家外什么事都要靠两夫妻自己动手。父母亲朋都在国内,老同学老朋友也都在国内,生活就是不一样,精彩多了;儿子可以经常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送,老人们不定多高兴呢。在这里,唉,两夫妻成天围着儿子的日程转,哪还有自己要过的日子?

看看自己在这里,尽管有房有车,但不管你职位头衔如何,学历能力怎样,其实也就是一在第一线干活的工人,与国内的民工有多少本质的区别?国内的同辈们早就成为中高层的大有人在。这儿自己想都不用想,连想换个工作都得找猎头硬碰硬地递简历,因为没有关系,没有人脉啊。每天两点一线,老婆孩子,周末买菜割草,这日子过下来,真是觉得无聊,好像提前进入了退休生活。

更要命的是,在这里我觉得很难摆脱对雇主(大公司)的依赖。这里连最基本的全民医疗保险都没有,一家子的医疗保险全指着公司呢。人们无法提前退休,往往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得不依靠公司提供的医疗保险。不信?去给五六十岁人士找找医疗保险吧,保费昂贵不用提了,恐怕很多保险公司根本就不要保你的险。

如今回去的人真不少,时不时地听到别人海归的消息。每每此时,我总会下意识地想想自己,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念头。就如网上流传的那副对联,“好脏好乱好快活,真山真水真无聊”,传神贴切之极啊。看着渐渐亮起来的窗外,我依然睡意阑珊,归与不归间,此心千万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