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弱谈北京的综合治理

(2010-04-11 14:24:27) 下一个
北京建城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从元朝开始作为大一统的中国首都以来也有近700年的历史了。近60年来北京的变化可谓是其3千多年历史中变化最大的一段时期,尤其是最近的30年简直可以用巨变来形容。但是北京城作为一个大都市是有其先天性缺陷的--北京自古是一个水源缺乏的地区。因此它的发展是以牺牲周边地区的利益为基础的。水作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是在筹办各种事情之前必须考虑的。我想无论哪个朝代包括本朝在定都北京之前都肯定考虑过这个问题,1949年之前北京的水资源也还能充分保障这个城市的各种需要。但是由于建国之后对首都的一系列有争议的规划与定位导致北京城现在逐渐走向死亡。
可能有人觉得我有些危言耸听。但是不可否认现在北京城1700多万的人口已经使他不堪重负了。全国各地的人口目前还在不断的涌向北京,希望能在这里挤下一个立锥之地。导致这个全国人蜂拥而至的原因都是当年要把首都规划成全国的中心这一政策的后遗症。北京是成也中心败也中心。坊间传说当年定都在这是看了龙脉的,所以明成祖当了皇帝硬是迁都到了这,据说北京这条龙脉比南京那条要硬。当年毛爷爷也是看中了这一点。但凡龙脉都有其龙气用尽的一天,以1949年北京的规模,其龙气正是鼎盛之时,可谁曾想到60年过去了,人口规模扩大了4倍呢,而城市规模扩大了又何止四倍呢。这种状况不可能无限制发展下去。万物的发展都是由弱而盛,由盛及衰,正如人体一样,谁都有生老病死的一天,但是如果能注重养生强身,节制欲望,人的寿命能大大延长。现在的北京恰似纵欲过度的人,看似蒸蒸日上,其实内里快被榨干了。刨去前面的迷信说法不论,确有很多权威说法认为,北京已不适合人类居住了。究其原因,就是人多。没办法,作为首都这里有太多的优惠条件。只要这种优惠条件存在,中国人就不会停止往这里迁徙。20年前虽然已经有人提出了要减少首都的其他职能的建议,而且有些职能已经分给了其他城市,比如金融中心定在上海,但是其他职能的分担却不见多少改变。北京依然是当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教育等等一系列中心。开会,上学,转车,办手续,旅游,等等都得上北京。作为一个有北京户口的人,亦可享受到其他地方没有的优惠条件,最主要的就是上学。很多人往北京挤,宁可在这受气受罪都是为了挣一张北京户口,自己受苦是为了下一辈人能有更多的机会上好的学校。在这里我想说北京作为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没有必要成为所有的中心。要想解决北京的人口问题,把重点院校中的90%迁出北京能解决一半的问题。一个国家的首都完全没有必要成为教育的中心。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的首都具有北京这么多职能的。一旦重点院校迁出北京,北京人也就没有权力继续享受高考分数上的特殊照顾,全国人民也就没有那么大的热情趋之若鹜的来北京定居了。然而我想以当前政府的魄力来说可能没胆量去碰任何人的蛋糕,多半还会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其实这正如得了肿瘤的人,明明知道不动手术就会死,可是没有一个医生愿意操刀,因为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可是这人死了以后大家都得死,因为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国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