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出于义

关注法律 关注历史 关注文化
正文

《论语》:“君子不器”到底是啥意思?

(2014-04-26 13:51:37) 下一个
《论语》:“君子不器”到底是啥意思?

王连成

笔者已经对老子的《道德经》和《周易》作了一些考察,证明从汉到今的许多学者的注释是有问题的。在对《尚书》和《诗经》的初步浏览过程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所有这些都提示我们,我们今天对于本民族传统古籍的整理和研究还存在着一些致命的问题没有解决,这对于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是极其不利的。
对于新一轮的“诵经热”当中的最为引人注目的《论语》,笔者尚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然而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一眼搭上去就可以看出问题来,而且远不是我们今天要进行讨论的“君子不器”一处这么简单!
这四个字当中的难点显然在“器”字之上,难道这个我们日常再熟悉不过的文字当中隐藏着什么奥秘吗?请诸位跟着笔者对此进行一番探寻。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目前通行的解释是什么样的。笔者手头关于《论语》的文本不多,有译文的更少,所以,选择的余地不大,难免挂一漏万,敬希谅解。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译文]
⑴ 杨伯峻、吴树平: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处。”[1]
Arthur Waley: The master said: “A gentleman is not an implement.” [2]

⑶ 南怀瑾:“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 [3]

由以上三例来看,观点是颇为统一的,其中南怀瑾先生联系“为政”进行了一定的发挥,将“器”看成“才能”而且必须是“通才”。字面上这是说得过去的,因为“器”确实有“才能”的意思,我们通常说一个人不成器,也就是说他不成材(才),因为“才”跟“材”互为通假字。[4]
然而,这样的译文不能说不值得可疑:为政要“通才”,但是同时也需要“专才”,究竟要“通”到什么程度才行呢?是“样样通,样样松”吗?显然不行!笔者在解读《道德经》的时候就发现,人们对于老子讲“道德”的专论往往从非“道德”的角度进行理解,以至于出现了笑话。其实,本例说明,人们对于《论语》的解读也停留在同样的水平。
2006年9月,笔者在解读郭店楚简《老子》乙本第9、10、11、12号简的时候发现目前学界对于《道德经》第四十一章的解读存在严重问题,其中就包括对于老子“大器晚成”一句的解释问题——其中的“大器”根本不是“大的制作”或“大的器皿”的意思,而是与道德主题紧密相关的:

大器:“大”读作“太”;“器”非“器皿”之意,而是与“曲”同源,会邪曲不正,理亏之意。[5]可以理解为“心术不正”。

遗憾的是,“器”与“曲”的这个关系在一般的汉语字典里面已经无法看出来了,以《汉语大字典》为例,在“器”字条下没有“曲邪不正”的义项;在“曲”字条下虽然有“曲邪不正”和“理亏”的义项,但已经完全体现不出其与“器”字之间的关系了。鉴于楚简《老子》中这句话被写成“大器曼成”,而其中的“大”是“太”的意思,“曼”又是“无”的意思,故笔者将其译为:

过于心术不正的人无法成就大业。[6]

反观《论语•为政》的“器”,其实也是同样的意思,就是

孔子说:“君子不搞邪门歪道。”

孔子的“君子不器”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老子的“大器曼成”则不同,在被汉人曲解为“大器晚成”之后,这四个字被人们当作形容人们晚年成才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词语,以至于现在它堂而皇之地在各种汉语成语大辞典中稳稳地占有一席之地。
现在的学者普遍采用汉字的现代意义去解释上古的文献,结果是错误百出。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沿着现在的汉字简化的路线走下去,再过三百年,所有的古文献版本都将变成简化字文本,目前的这些错误解释也就取代了现存的文本,而且,我们如今对于某些字句的错误解释将被逐步收入新编的汉字辞书之中,国人将不再有机会纠正古典文献中的解读错误,后人的解读和进一步的破译将成为不可能,这是多么严重的后果啊!
笔者强烈呼吁国家文化部门和党的宣传部门能够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立场上,立即采取行动,抑制胡编乱造的各种典籍解读注释书籍的流传,组织有实力的科研人员对古籍进行恢复性抢救。此举关系民族利益,国家大业,任何部门和领导都肩负不可推辞的责任,推脱是渎职,忽视也是渎职,明知故犯更是罪责难逃。

[1]杨伯峻、吴树平:《论语今译》,齐鲁书社1993年3月第1版,第14页
[2]Arthur Waley: The Analect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17页
[3] 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89页
[4]冯其庸、邓安生:《通假字汇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336页、490页
[5]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1月北京第1版,第185页
[6]王连成:“郭店楚简《老子》乙本第9、10、11、12号简(今本第四十一章)重读”,武汉大学简帛研究网站(http://www.bsm.org.cn)2006年9月12日

[2007年2月4日星期日初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