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晓荔的比利时日记------结束篇

(2010-01-31 20:23:06) 下一个

晓荔的比利时日记------结束篇

Sunday, January 31, 2010 | 0 comment | 38 reads


晓荔的比利时日记------结束篇
2010年1月8日飞机上记
 
早上六点起床。
晚上,我要上闹钟,小波说,“别列,我能-----起来!”结果,我每两小时醒来一次,而她每分钟醒来一次,都昏昏沉沉的。
吃鸡蛋牛奶。
(早餐厅,永远都是我们最早,一是因为时差,二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来的永远都这么认真勤劳吧?领导不在,还这么自觉。而且永远都只是我们三个人,好像整个布鲁塞尔就我们三个人最忙,尽管我是被迫的,不过肯定还有烤面包做牛角的师傅们)。

晓波和我拖着行李,在布鲁塞尔的晨雾和稀稀的小雪中走到火车北站。买票,5欧,进道11,赶上正开往飞机场的双层火车。晓波本来怕不认路没准备上车,但最后一秒钟还是决定和我一起走了。在火车上我帮她写下了她朋友和旅馆的电话,和英文的问话。
(就象当年我来美国,谢鸣的外公给我写的那几句一样:“对不起,我的行李找不到了。”果然我的行李几个月以后才到,当时根本就没上飞机。)
其实我真不怕她走丢了,因为这次我真正看到她是怎样在黑天白夜,无论走路坐车,都能在扑朔离迷的外国的,像蜘蛛一样的网路上,准确的辨认方向,带我们回家。她是灵长类,而我们都还都人类。
 
进了火车站,排队,运行李,,,小波开始用我给她的小锤到出敲打着自己。行李超重,不完全是超重,而是正好碰到了一位非常挑剔的瘦高男人,而且上机的行李由来时的两件限制成了一件,我只好把小波不喜欢的衣服皮靴都扔了,包括给她带的三套我穿着大,她又绝对不喜欢的礼服,她顺手就都扔到的机场的垃圾桶。给学生的们带的比利时儿童绘画年历最重,全部塞进我的提琴盒。
重新整箱之后,换了一位非常友善的美丽小姐,她不仅没称重量,看着我手中的琴盒,对我更加善意,允许我把背包也一并塞进去,还给我靠窗的座位,让我好感动。
一切就绪,我把小波送回到火车上。又是正巧有一辆刚要开往市区的火车。(所有的乘车总是让人感到这么巧,这么巧,一分钟都不要等的,,,,,可能是因为欧洲的火车很多,随时都在出发,出发)。
 
难受!
每次和小波分离都特别难受!而这次在异国和小波的短暂相聚更是如此的难解难分。
我想,哪一次旅行没有分离之苦呢?
1997在香港和小波9年后重逢,当小波在机场转身的一刹那,我知道她是乘着她泪如雨下的小船回到香港分社时;而我因为有谢鸣,就没乘船而是坐飞机了,,,,
 
幸好她还有高静,一个很会安慰人的小姑娘,属狗,O型血,我跟她开玩笑说还差一个出生日:6月22日,就和我和朗朗是一类人了。昨晚开幕式结束后,我们才都觉得很饿,快十点了,餐厅还为我们做了热汤面,最后一次听着“亲爱的,你在那里躲藏?”的靡靡之音,高静说,“小荔姐,听你拉琴之后,我才知道你为什么那么自信,那么特立独行,那么与众不同,,,,我拍了很多小波姐给你录像时的表情,她一直在那样的欣赏着你,,,”原来,同样,在她眼里,我是很怪异的。夜宵后,我们一起来到大厅观看开幕式的录像,完整的开幕式我都录得很好,直到该晓荔拉琴了,电视上一片空白,,,,,
晓波还不会用录像机,我2004年送她的录像机她从未用过,想在不知塞哪了?
 
晓波觉得我可怜恨不得把她的好东西都给我,我也一样。其实谁都不可怜,都是因为太爱对方了,尤其是小波对我的爱和谢鸣有的一拼。爱之深,恨之切,因为我离她太远了,她还不能平静地面对已经有20年历史的现实。这让我觉得我这得很亏待她了。她是那么的需要我,需要和我在一起,我的EQ和她的IQ才能使她更完美,更平静放松。
 
感谢上帝让我们这次相见了,我又能怎么祈祷让上帝帮助我们减少分离的痛苦呢?我们对上帝请求是永无止尽的,而上帝却用永远都在帮助我们。每次我都是在观望上帝会怎样帮我,回答我的祈求,而每次的祈求却都因为上帝帮助而是如此的圆满!
 
Viroux Dax 维如克斯 戴克斯,这是我飞机上座位旁边的15岁比利时荷语区少年的名字,纸和笔都是他给我的,他还把他不爱吃的小饼干给了我,而我什么好东西都塞进了大箱子里了,只好把我的黄油让给了他,他的面包吃得好香。我又把咬了一口的皮萨耶让给他了,当然是切掉了一块。
我们在飞机上互教语言,飞行小姐还以为我是带他到美国参加中文比赛的呢。
他是比利时网球少年冠军,现在美国德州进行两年的专业训练,每天打六小时的网球。私人教练,六个月六万欧元。16岁之前大球还不能挣钱,但一到17岁就可以了。每次五万到十几万几十万不等。
戴克斯的爸爸的奶奶是土耳其公主,他的妈妈是收养来的,所以他不知妈妈的来历。
她的妹妹Jayne,是比利时冠军,他自己是世界排名前100。
我们在进关的时候,他说,“喂,一定等着我!”可惜我上了个厕所就再也找不到他了。但愿他在亚特兰大机场没迷路。
 
 
(晓荔后记:我和小波在异国他乡的相聚有着无可逾越的鸿沟,主要是观念上的,影响着我们生活习性的点点滴滴:衣着,说话,为人处事的习惯,,,,北京,布鲁塞尔,都是城市,城市人有着城市人的时髦和潮流,是我们这些硅谷人不那么重视的;所以我们一见面,她就从头到脚把我说得一无是处,两天我都挨说,第三天,我拒绝起床,因为没有她可以看的上的衣服可以穿(开玩笑)。
帮小波她们布展,不仅出力,还出了很多馊主意,让她们觉得,我不尊重她们的劳动;暄兵夺主;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人,,,,,但我的意见被采纳之后,影展变得更出色了!
我独自走在冰天雪地的城市里,穿着为了让小波满意的高跟皮靴,忍受着不能快速随意行走的痛苦,来到了艺术宫,看了从巴黎来演出的钢琴三重奏,十分的受感染;碰到了一位30年前从大连来的,可是已双目失明的大连人,在他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有很多小提琴的古董店,看到了爱不释手的要价一万四千欧元的奥地利小提琴,漂亮极了,音色也十分纯正,我用了一把四千欧元的弓子,在琴店里过了把瘾。
买不起,但可以请老扳带琴到晓波的摄影展开幕式上。有着欧洲人的经济头脑,在第二天的开幕式上,老板居然在我们忐忑不安的等候之中拿着那把古典琴来了,真是令人喜出望外!人能守信用实在是难能可贵!
我就用这把 从来没拉过的但拉起来却那么自如的琴在开幕式上拉了起来,,,,,
和小波一起来的翻译同伴听了我的演奏后说,我现在知道晓荔姐为什么那么自信,那么与众不同,那么特立独行,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她说我的拉琴使她理解了我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
这个星期的经历像天方夜谭,但于我一切却是那么的自然,一切都随着上帝的安排,让我等到了从三千美金降到九百多美金的机票,虽然要在新年的第一天出行;让我听到了两次有意安排都碰不到的音乐会,还有朗朗的钢琴音乐会,爆满,而且掌声雷动,真是我们的骄傲;碰到失明的人,却可以在布鲁塞尔的迷宫般的小路上指点我这个睁眼瞎;和小波观念上的分歧不影响我们姐妹间的亲情,分手了还是忍不住地要掉热泪,很难过。很多亲情都是在一起的时候不珍惜,分手的时候却又无法挽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