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娃的果园

写痛,你写得过偶么?
个人资料
汉代蜜瓜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外嫁指南》53 北漂 北漂

(2010-04-22 07:29:35) 下一个


第二天上午是个短会,李小曼带着麦奇文一起去。

公司在海淀附近的一座高层居民楼里。李小曼去之前以为是办公楼,当司机找到楼下,确认正是这座楼,她跟麦奇文不禁大眼瞪小眼。

初步印象:公司的资本也不能算雄厚。

等到进了楼,李小曼和麦奇文发现,这栋老楼楼里居民和公司混杂,差不多成五五比例,不禁又是一番感慨。

单元里面别有洞天,原本是厅的房间被隔成一个一个格子间,留出的走道还算能够井小景这个级别的胖子通过,所以李小曼和麦奇文都走得一点问题也没有。屋里已经有了若干人,李小曼拉着麦奇文坐在墙边的椅子上。

有人认识李小曼,探头过来跟她打招呼;也有人不认识,过来问,彼此报上的都是网名,麦奇文很识相地在一边好奇地观察,一边在肚子里直乐。

主编还没到,有些人一个一个被叫进去,再一个一个出来。李小曼也在其中之一。

等她出来,麦奇文好奇地问:“叫你进去干吗?”

李小曼小声说:“趁此机会发粮。”

麦奇文没听懂:“发粮?什么发粮?”

李小曼做了个数钱的手势,解释道:“就是发稿费。以前写的剧本被录用了还没发稿费的,趁这个机会发现金,就不用走银行了。”

麦奇文一听两眼放光,拉着李小曼的机车包要开:“多少多少?给我看看!”

李小曼这个雷啊!这麦董怎么好象一个没有见过银子的农村妇女?

她哪里能理解,作为一个刚刚上路的新写手,赚一百块的稿费能让她比赚一百万的股票投资钱还要兴奋。如果可能,她都想把李小曼打昏,把她包里的稿费打劫到自己的口袋里。

等了大约半个钟头,一个瘦瘦的女人匆匆忙忙地从外边进来,先到里面的房间里,大约过了五分钟后复又出来,坐在外面的房间靠前头的位置,咳了一声。

麦奇文即使不认识她,也明白这是个大人物,立刻坐直身子,不再发声。

屋内一片寂静。

那女人环顾四周,目光里一片威严。她显然认识里面的大部分人,一个一个打过招呼。有几个不认识的,报上笔名,她立刻能说出那人写过一些什么被公司录用。

目光扫到麦奇文,李小曼连忙解释:“我这朋友文笔不错,也想加入,所以我让她也来听听。”

那女人点点头说:“现在新人真年轻,后生可畏。”

麦奇文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说她呢?她还年轻?有人说她漂亮有人说她能干有人说她厉害就是没人说她年轻。她都三个孩子的妈,眼看奔四十的人,也能算年轻?

尤其在中国社会,她还算年轻?麦奇文断定,这个女人很会说话,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老江湖。

李小曼小声对麦奇说:“这是主编。”

麦奇文仔细看过去,只见这位主编大人干瘦干瘦,头发没有任何发型地在脖子上方梳了个平铺直叙的马尾,一根黑色橡皮筋算是完成任务。她的脸跟头发一样朴素,素面朝天,没有任何化妆;脸色发黄,皮肤干燥,一说话,嘴角处都是泛起阵阵涟漪。

T 恤衫牛仔裤,一双平底鞋,唯一能让她看起来有点文学艺术气质的是左手食指上一只银色的骷髅头戒指。

看上去大约四十左右的样子,比麦奇文更像棵风干的胡杨树。

女主编开口:“今天叫大家来,是有关我们正在已经在做的系列单本剧和正在策划的新系列剧。我们先说说正在做的系列单本剧,最近被电视台方面枪毙的本子不断增多,既浪费了大家的心血,也浪费公司的精力。开始之前我们先放几个通过的本子。”

于是靠近电脑的写手做了志愿者,接过主编递过去的光碟插入主机,调试到最大化,开了音箱,大家全都把椅子转过去对着那台电脑聚精会神地观看。

这是一种类似上海台《老娘舅》的纪实风格的单本剧。一个主持人用类似说故事的形式,演出一些市井八卦,民间故事。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真人真事,因为有些栏目的结尾会号召市民,若身边有类似纠纷解决不了,可以打栏目组的专线电话。

这个时候麦奇文才明白,原来这些所谓的“发生在市民身边的真人真事”全是李小曼们坐在家里编出来的。

为了了解李小曼的外快事业,麦奇文专心致志地看片。作为港人,让她完全懂得里面的一些地方土语和大陆的专有名词还有些困难,她看得跌跌撞撞,连蒙带猜。

三个短剧,有些不错,有些一般。演出完毕的时候,主编轻咳一声把众人的吸引力集中到她身上,开始讲话。

一开始无非说些剧本的问题。她说剧本的内容不要太超前,不要引用最时髦的概念,因为现在的电视台负责人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家,对于太超前的概念不能理解,不能理解的东西当然会被他们枪毙,这样不光公司浪费时间,大家也浪费精力,比如不要写办公室地下恋情,因为这些老人家都走过计划经济的年代,那个年代,单位不仅仅发工资,还分房子分福利包医疗甚至负责给单身职工介绍对象,最好自产自销,肥水不流外人田,根本不理解今天为什么大部分的现代公司不鼓励一个公司相关利害职位的员工发展恋情。

人家说:“这是好事嘛,为什么不鼓励?”

于是公司和作者的心血都付之东流。

她强调了几点——不合谐的不能写,婚外恋的不能写,悲剧不能写,腐败不能写,黑暗不能写。要写小误会,误会不能一直误会下去,最终要误会化解,展现人家真情,夫妻情,父子情,母女情,婆媳情,朋友情甚至邻里情。

总之人间时时充满爱,处处洒真情。疙瘩是难免的,误会是暂时的,真爱是长存的,世情是温暖的。

希望大家抓住主题,围绕主题,多写好剧本,减少枪毙率,加强通过率,这样公司和作者才能比翼齐飞,共同发财。

好剧本都不一定能拍成好片子,坏剧本肯定拍不成好片子。

众才子才女纷纷点头。

点评完剧本,主编话题一转,开腔来了另一番说辞。她先通报了自己跟地方台的沟通,说为了这个会,自己昨晚连夜乘高速火车返回,车上没有座,站了半夜才到。她说她一切为了工作,跟作者没有个人恩怨。她也希望作者写的本子个个都能通过,通过的多了,公司赚钱也多。但是通过不通过不是她能说了算的,审查权在电视台手里,不在她手里。她希望各位都能明白这一点,不要再去向她的领导反映什么情况,因为这些情况最终还是要归结到她这里来,白白浪费大家的精力大家的时间。与其在这里花心血搞小动作,不如大家多费些心思多写好本子,通过了对作者有好处,对公司也有好处。

她重申,平白无故地毙了作者的本子,于她个人没有任何好处。

主编说到激动处,双手不停地变换手势,用右手不断地转动左手食指上的戒指。

麦奇文多多少少懂得一点心理学,知道那是愤怒、焦躁、不安的一种潜意识的动作。

这番话她翻来覆去地说了好几遍。

散会之后,李小曼跟麦奇文出来,坐在车里交流意见。

麦奇文问:“她最后那一番话是什么意思?她好像很生气。”

李小曼解释说:“听她话里的意思,好像一些作者因为剧本没通过,认为她假公济私,打击报复,故意为难,告状告到公司老板那里,所以她很生气。”

麦奇文没想到平常公司里的勾心斗角,居然在这种松散型的,靠网络联络的公司里也有。看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生命不息,斗争不止。

人都在斗争中成长。

李小曼神秘地问:“你猜这主编多大年纪?”

麦奇文说:“跟我差不多,四十左右?”

李小曼摇头道:“错!她才三十出头!”

麦奇文咣当一声倒在后座的靠背上:“天哪,她,她怎么看上去这么老?”

李小曼道:“她也是北漂。在影视圈娱乐圈混的北漂都不容易。有些歌星影星成名前都住地下室呢。她好歹是电影学院的硕士,在这么个小影视公司做,工作繁重,看人脸色,还要组织联络作者,压力特别大,被人背后捅刀子,当然气。”

麦奇文还张着嘴,没从震惊中清醒过来。

李小曼接着说:“影视圈竞争太激烈了。刚才的那些作者中,坐在我们右边格子间的那个男的,是戏剧学院的博士生;坐在我们对面的几个年轻女孩,是小北漂,白天打一份工,晚上写剧本,还有精力搞阶级斗争,真是精力充沛。主编说的大约就是她们俩。现在的小女孩特别厉害,比我们这些老一辈厉害多了。所以主编对我还算和善,因为我从来不在背后搞她,她请我帮忙改剧本从来不推托,也不跟她斤斤计较改编费。”

麦奇文看看李小曼。李小曼的神情分明在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再想做北漂了吗?压力太大,搞不好未老先衰,早早去见上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花雨101 回复 悄悄话 "像棵风干的胡杨树"? k, 还是胖点吧,即使不好看,但至少比较幸福的样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