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兰陵王」:欣赏一首周邦彦的名作及联想

(2010-02-07 14:32:15) 下一个
「兰陵王」:欣赏一首周邦彦的名作及联想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文学史上推崇为「集北宋词之大成」的一代词家,著有词集「清真集」又称「片玉词」。历经宋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官位虽然不高,因在宋代的国家音乐机构「大晟乐府」从事大量音律审订工作,词名极盛。世人对他的词作,褒贬不一,王国维说他「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但他在写词音乐与艺术上的成就,却不容否认,许多作品流传千载不衰。可惜年代久远,前人谱下的优美曲调,今多失传。他填过一阕三叠长调「兰陵王」,韵味起伏,音调铿锵,乃词中名作;用此谱填词,至今尚无人能及。原词如下:

柳阴直,??
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
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识,??
京华倦客,??
长亭路,
年去岁来,
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
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
半篙波暖,
回头迢递便数驿,??
望人在天北。??

凄恻,??
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
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
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
似梦里,
泪暗滴。?

首句「柳阴直」引发的第一段,描叙心绪复杂的「客中送客」离别情怀,遥望故国,回思京华,不胜凄苦。第二段「闲寻旧踪迹」与前段的心情相呼应,「闲」字用得妙,点出曾经「几番」送别,那正是前段留下的伏笔。「梨花榆火」说明送别时的季节,「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显现词思缓急节奏的不同,由此铺叙情绪的转折,牵引出下一段的迷离愁怨,却又让人感到一气呵成的笔意。第三段是全阕精华,由送客而撩起自己的憾恨愁绪,想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的前尘往事,无限凄恻。此片中两个「领句字」:「渐」和「念」,有转折又统摄数句之趣,用得非常好。最後以「似梦里,泪暗滴」作结,留给读者一份哀愁与回味。这种错综反覆心情的表达手法,若非高手,是很难办到的。

「兰陵王」这首词是须要对填词具有相当功力的人来依谱传情的;此词谱韵脚甚密,调长字多,三片各显特色而又必须词意相连。尤其「领句字」,对长调中的转折变化有统摄全句或数句的重要作用,而且必须是仄声虚字,不可和下面其他字混用。功力不足的人,不宜轻率下手,以免徒落画虎类犬之讥。尤其年轻初学的朋友,应知登高自卑的道理,对古典诗词的韵味和技巧,要先下一番工夫,将来无论写传统诗词或者语体诗歌,都有莫大好处。如想填词,最好从小令入手,切忌未走先跑,变成不伦不类,染成劣习,日久难改。做任何事,都要先充实自己的基本功。我以前常劝学生,不妨先背诵约一百首前人的词,然後开始填小令,你一定会觉得下笔有神。当然,如果你要提早尝试,没人可以拦阻得下,那就要看各人的品味和天赋了。不过应该考虑到:等过若干年你更成熟以後,再回头来重读现在写的东西,是否会有一丝愧疚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