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国民党支持者不知为何而战

(2010-02-06 14:43:07) 下一个

  国民党1月9日3席“立委”补选全军覆没,写下5连败惨淡记录,民进党选票未有大幅成长,显示蓝营支持者热情不再,国民党中常会检讨絮絮叨叨,厚厚的一本检讨报告很多言不及义,总归一句就是败在支持者“不知为何而战”!

  从去年到今年,国民党在台北市大安区、台中县、台东县等铁票区都选得非常辛苦,有的险胜,有的败在绿军手下,蓝军支持者大量流失,面对团结的绿军,年底五都选举岌岌可危。其实,国民党现在与其支支节节去找败选的原因,不如换个角度,先去看看绿营支持者凝聚力何以如此之强,即使陈水扁巨贪都撼动不了。

  冷眼旁观绿营的团结,其实是以意识形态、路线区隔(个人政治利益)两大因子贯穿其中。否则,民进党执政那8年,政绩有比现在的马政府好吗?出的纰漏有比现在的马政府少吗?都没有。蓝军支持者现在对马政府炮声隆隆,但我们回顾那8年期间,绿营支持者纵使对扁政府有意见,也很少表现在外面,遇到蓝营人士批扁还会立刻跳出来扞卫。

  民进党这种以意识形态凝聚支持者的做法与效力,在一般现代化社会并不多见,最极致的例子就是陈水扁竟可以台独做为贪渎遮羞布,由此可见那威力有多惊人。扁成为阶下囚后,民进党其实还是在复制同样的路线,只要把支持者的意识形态紧紧捆绑,不须要政策,不须要理想,也不须要清廉,照样可以拿到选票。更神奇的是,即使民进党选举时稍稍向中间靠拢,还会让深绿支持者深信那是玩假的“两手策略”。

  所谓路线区隔意即与国民党走不同路线,其中最明显的是两岸政策。台湾政党政治经过这一、二十年的激烈翻滚经常有些商业逻辑在里面,举例来说,今天一条街上如果有10家餐厅,其中9家卖面,1家卖饭,这家饭馆生意一定特别好。国民党主张与大陆紧密交流,民进党若采同样主张,底子又没人家厚,肯定拚不过蓝营,为了要凸出,只好在两岸政策走跟国民党不同的路。因此,我们都看到了,很多绿营人士其实很清楚台湾未来的方向,特别是地方首长,但为了选票只好说一套,做一套,表面很绿,实际上也很希望为地方引进“两岸交流财”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解析绿营凝聚支持者的这些路数,可以给国民党一个很好的启示。现在在台湾,蓝绿执政最大不同就是两岸政策,其余的并无明显差距。绿营懂得以不同于国民党的“主权”观”将支持者牢牢绑住,马英九却为了争取绿营支持者,故意模糊化国民党原有的两岸路线,难怪蓝军支持者会心灰意冷,票愈选愈少。

  换言之,民进党一直让支持者坚定地知道他们是“为何而战”,扁执政期间更砸下无数的公帑去推销深绿主张。反之,马英九以为他做“不沾锅”就可以成为“全民“总统”,绿军选民也会支持他;如今显示,许多蓝军选民已经被马搞得晕头转向,才会沮丧到票都不想投,绿军选民更不可能转向支持马。

  对比民进党以意识形态与路线区隔来凝聚支持,马英九现在是连路线都没办法好好地与民进党区隔。以对美军购来说,那是扁政府时代以追求两岸“一边一国”为前提的“大菜”,如今大陆、台湾都已经密切交流到这种程度,马政府还是不肯放弃砸大钱买武器。不谈两岸军力比较,光是看台湾有多少人长期在大陆经商、求学、生活?台湾企业在大陆有多少投资?以及两岸通婚案例激增,两岸能打得下去吗?

  马政府两岸政策的保守,牵动到台湾受惠于两岸经贸的幅度,再加上一些内部事务的纷扰,可以预料到在2010年底五都、2012年大选之前,政绩表现都不会太好看。如果马政府到年底前还是拿不出亮眼政绩,两岸政策也无法坚持,让支持者两头落空,台湾蓝绿基本盘大约6比4,只要深蓝不出来投票,浅蓝又因失望转向,一来一往只要有1成选票移动,马英九2012要连任就非常危险了。

  从国民党选后检讨看来,党中央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五连败的问题出在哪里。当下,民进党其实就是国民党眼前的一面镜子,人家为什么会这么团结,团结到陈水扁A钱都还有一大批人出来替他擦脂抹粉;马政府做得不比当年的扁政府,马本人又是一介不取,部分蓝军支持者却选择不投票以示抗议。如果国民党连原因都找不出来,那乾脆就提早承认失败算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