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的厚古薄今

流水前溪去不留,余香骀荡碧池头。燕衔鱼唼能相厚,泥污苔遮各有由。委蜕大难求净土,伤心最是近高楼。庇根枝叶从来重,长夏阴成且少休。
个人资料
正文

嘉峪关 (图)

(2007-02-11 06:35:08) 下一个
嘉峪关1/14/2007  

冬日的边关,人迹罕至。 

阳光很好,空气冰冷。诺大的嘉峪关关城,只有我和小米两个人,远处西北方可以看到积雪的祈连山。传说中的塞外边关,原来如此地寂寞。 

这个地方,和我们要去的下一站敦煌,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依我的猜测,唐代的边境是阳关以外,敦煌本是关内,所以才有了熙熙攘攘的辉煌。而阳关大约只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边界,内里还是开放的心态。到了明代修建这个具有军事防御意义的雄关,百姓内迁,西北广袤的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荒漠,敦煌的被湮没在所难免。但是辉煌是要靠人的,嘉峪关的雄起并不能阻挡帝国的衰落,一时的此消彼涨,一世的彼此消沉,世事之无常,大抵如此。 

我站在城门楼上,凭吊怀古之际,猛然间惊醒。靠,怎么一不留神,差点儿出溜到余秋雨的路子上去了。我本想痛扁余秋雨之装孙子,结果自己先装了起来,我开始有点儿理解那帮子大师了,想要不装,何其难也。

还是老老实实做我贴图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算了。



呵呵,这个就是著名的嘉峪关。不过千万不要以为盛名之下的天下第一雄关就是这么破落的一个土城门。这是入口,自己人用的。如果西面和北方的敌人来了,看到的会是另一面城墙:



里面也很有规模:




内城的城墙和箭楼:


外城城楼,名为“柔远”:






飞檐朝天:







日将暮于苍梧:






天黑了,叹一口气,走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小米粥 回复 悄悄话 是啊,回头看看我也觉得很亲切。照片都是傍晚照的,不过我们到真的是从早到晚待在那儿,待了一个星期,呵呵。。。。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N年没去过了,看了真亲切,你们在那儿从早待到晚啊,有点儿羡慕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