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哲学

在纷繁的尘世中,找一个角落,与自己对话,升华心灵.
个人资料
正文

成功有时挺简单

(2010-06-25 18:19:14) 下一个
我选的三门课,没有一个“重复”的同学,加上我很少主动跟人说话,也就和同学不怎么熟。其实也没时间说话,一坐下就开始上课,下课后又匆匆奔往另一个教室,这不,刚一下课,我就跑到数学实验室,埋头做作业。

           感觉有人朝我走了过来,抬起头,是MARY。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话,所以我很好奇她要跟我说什么。

        “你打算明天去考试中心吗?”

         “是的。我没信心今天考。 想再复习一下,前面学过的,忘了很多。”

          “你根本不用担心,你那么聪明。”她叹了口气说:“上学期我每天都在数学实验室学习,所以数学很好,可这学期我有了工作,早上学习,下午工作,晚上回到家,也没有多少时间复习,所以现在很吃力,我都想要取消这门课。你工作吗?”

          我摇摇头:“感觉上学就象一份全职工作。我每天都在学习,而且还要很努力,如果一天不努力,我上课就感到绝望。”

          她点点头:“微积分老师说每天做一百道题,就会有明显进步,你看我这些作业。”

          我很奇怪她为什么要给我展示她那迭厚厚的草稿,我不是老师,她没有必要向我证明她的确下了功夫。她脸上的疲倦与焦虑让我感觉,她找我说话,可能只是想诉苦,因为压力太大了。

          “我得赶着去上班了。再见!”

          看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我不由得感谢JEFF,让我能衣食无忧地安心学习。

          刚做了几道题,又听到有人在叫我的名字,这次是历史课上的一个同学。我偶尔听到他在海军服役,却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很奇怪他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

        “你也常在这里复习数学吗?你这次历史考得怎么样?”他问。

          “错了四个。你呢?”

           “我错了六个。不打搅你了,明天历史课上见。”

             我很奇怪这个同学为什么对我的成绩感兴趣。以前我在中国时,老师把班里每个同学的成绩都要“昭告天下”,尤其是两头的成绩。表扬好成绩,批评坏成绩。可在美国,也许是要保护个人隐私吧,老师对成绩都是静悄悄的,把卷子发回各自的手里,所以你的考试成绩跟其他同学毫无关系,可以说是“天知、地知、你知、学校知。”

          但总是有其他同学来问我的考试成绩,也许是因为很多人觉得,我在课堂上能回答出问题,成绩也应该很不错。在老师留的提问环节里,我不仅是班里唯一经常提问的亚裔(亚裔学生总是给人留下“听话,但不主动提问”的印象),甚至也是提问频率最高的女生(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脑子里总能很快产生出新的问题)。

        不过,我的问题一般都很简短,因为怕占用其他同学的时间,对于交流切磋性质的提问,我留到课后找老师。正是这种低调的顾全大局,让微积分老师总是主动给我很多机会:“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帮忙吗?你让人总是感到愉快,所以我很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人心都是肉长的,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就会发现与人相处其实挺简单。有一次微积分老师在白板上推理不下去了,但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错,底下就开始叽叽喳喳。我保持沉默,因为当过老师的我,知道老师不喜欢学生在下面交头接耳,再说也没时间闲聊,我在忙着思考问题出在哪里。

    重新研究例题,突然发现我们正在做的这道题其实应该用同一个定理,我们要计算子弹在空中的时间,而例题是计算石头回到月球表面的时间,两个问题应该可以用同一种方法解决,我立刻说:“如果我们的问题和132页例题5的第4个问题是同一个意思,我们是否可以用移位公式来计算?”

          “卡”在白板前的老师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下课后他特意感谢我在课堂上帮他解了围。他向我抱怨那几个总想显示自己聪明的小男生,上课老是说话,提问也不考虑时机,他的思路被打断后,也就容易出错。

           我说完全理解,因为我刚教英语的时候,才二十多岁,背了那么多单词,按道理记忆力应该不错,可我在课堂上却总是忘记自己刚讲过的内容。学生经常说:“你说过、、、、、”

           我却总不认账:“真的吗?我什么时候说的?”

           “几分钟前。”学生的回答让我立刻尴尬地拍脑门:“天哪,才二十多岁就忘了自己几分钟前说的话,将来老了可咋办?弄不好连自己家住哪都想不起来。”

          微积分老师立刻哈哈大笑。他突然变得很八卦,问我怎么来到美国的,问我丈夫做什么工作。

          听说丈夫主动送我来上学,他惊讶地说:“很多中国男人、亚洲男人都有浓厚的大男子主义,无法容忍妻子的学历比自己高。”

        “我丈夫不是中国人,也不是亚裔,他是白人。” 

     “哦。”他点点头:“白人男子相对容易接受女权主义,但能无私地支持妻子读书,也不是很多。回家对你丈夫说,他是个难得的好丈夫, 我感谢他给我送了个好学生。”

        作为学生,我感谢微积分老师的随和、热心和认真;作为老师,他感谢我的勤学,也感谢我在课堂上对他的帮助,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十六年没有碰过数学的我,不仅用短短几个月登上了微积分的台阶,还迅速站稳了脚跟,每次考试的正确率都在90%左右。由此建立的自信,对我的人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一旦把微积分攻下来,物理、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也就容易了许多。

       独来独往的我,没有在人际关系上花一分钱,费一分心,也没怎么花时间,但和所有的老师都交流得很愉快,而同学在主动找我说话的时候,眼神里都流露出尊敬甚至有一丝羡慕。原来担心语言障碍会让我在美国人面前处于弱势,没想到反而很快在所有课上都脱颖而出。所有这些,都需要我每天努力学习才能得到,但同时,又很容易,只需要我专心做好一件事-----学习。

    也许,成功有时挺简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